梅培基(1916~1976),广东顺德人。少时在上海读中学。民国26年(1937年)考入陕北国民西北水利专科学校。新西兰友好人士艾黎先生写信要他到粤北协助创办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以下简称“工合”),他为了发展中国工业,抗日救国,于民国28年(1939年)毅然来到粤北,开始机械工业创业活动。并担任东...[详细]
苗秀(1920年~1980年),原名卢绍仪,三水县籍人,生于新加坡。著名作家,笔名有文之流、闻人俊、军笳、夏盈、苗毅等。父摆摊卖药,母摆档卖烟,家境困窘,仍勉力供儿入学。苗秀自小受英文教育,通过勤奋苦学,17岁便用华文在郁达夫主编的《星洲日报》副刊《晨星》和《星光画报》上发表短篇作品,甚得郁的赏...[详细]
莫若之(生卒年不详),号芳洲,明城镇井山村人。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中举人,任三水县、花县学正。文昌塔坍塌已久,他竭力提倡修复。清道光三年(1823年)参与修订《高明县志》。明城镇 明城地处高明中部,区域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广明高速和江肇高速在工业园区交汇贯通,中心城区和工业园区可以在5...[详细]
莫世绍(生卒年不详),字惇辉,明城镇井山村人。清乾隆元年(1736年)中举人。后来连续参加会试都名落孙山,便回乡侍奉父母,对兄弟友爱。虽然有资格为官却不想当官,州县的人都钦佩他清高。明城镇 明城地处高明中部,区域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广明高速和江肇高速在工业园区交汇贯通,中心城区和工业园区可以...[详细]
莫世忠(生卒年不详),字健辉,明城镇井山村人。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中举人,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中进士,入设于翰林院的庶常馆学习。后来任甘肃成县知县。到任时,刚好又碰上朝廷对四川大金川采取军事行动,甘肃、宁夏、凉州等地的官兵均要取道成县。莫世忠料理各路营盘,运送粮草等井井有条,上级长官...[详细]
莫应龙(生卒年不详),号蜚池,明城镇井山村人。清道光元年(1821年)中举人,清道光三年(1823年)参与修订《高明县志》。清道光八年(1828年)同学约他北上参加会试,他不去。不久,他怀着还没有来得及施展的抱负去世。明城镇 明城地处高明中部,区域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广明高速和江肇高速在工业...[详细]
莫英贤(生卒年不详),字汉简,明城镇井山村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中举人,被任命为山东新泰县知县,后来以奉养父母为由辞职回家。官员们举行盛典,举杯祝酒欢送他叶落归根,大学士张廷玉赠序给他。明城镇 明城地处高明中部,区域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广明高速和江肇高速在工业园区交汇贯通,中心城区...[详细]
莫御(生卒年不详),字扩如,西安街道步洲村人。明天启七年(1627年)中举人,任贵州省清平县知县。其时饥民极多,他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救济灾民。后补缺任太常寺掌管文书册籍的典簿,转任太常博士官,再升为浙江省监察御史。捐款修建鹤山道路,送六只船给学宫,其营运收入专门用于补助参加京城举行会试、省城举行...[详细]
莫子捷(生卒年不详),号远崖,明城镇井山村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中举人,历任湖北麻城县、蕲水县知县、黄州通判(明清设于各府分别掌管粮运、农田水利等事务的官),沔阳州州官辅佐官,应山县知县。清道光三年(1823年)参与修订《高明县志》。明城镇 明城地处高明中部,区域优势明显,交通便捷...[详细]
欧博明(1872年~1942年),河口木棉村人。少习儒学,既长,研究中医,曾修业于广州博济医学堂,毕业于广州公医学校,兼通中西医学。清宣统二年(1910年)任广东司法研究所教官,著《法医学》6卷。宣统三年(1911年)任山东防疫正医官,著《獭疫赘言》1卷。民国6年(1917年)任广东医学实习馆教...[详细]
欧芳(1890年~1974年),原名汉章,芦苞欧边村人。幼丧父母,姑母怜其孤独,携回抚养。稍长,在广州一小店当童仆。18岁时,远走越南。因多年在海外受民主革命宣传影响,当闻孙中山义师讨袁,遂加入华侨 营,回国参加北伐。初任班长,后在姚雨平部任孙中山大元帅府警卫营排长。孙中山逝世后,退伍回乡,在芦...[详细]
欧雁章(1920年~1950年),迳口泽善村人, 1948年参加连江游击队,后任班长。1950年初,调六和粮仓工作。1950年3月,我县各级人民政权刚建立起来,国民党 势力的残余尚未肃清,土匪恶棍仍兴风作浪,打家劫舍,袭击革命政权和武装。六和粮仓座落在六和牛头岗下,原是国民党 派留下的粮食储存点...[详细]
潘恩隆(1924年~1960年),乐平沙头村(今属南海官窑)人。一家十口全赖父亲做木匠维持生计,境况艰难。恩隆只念一年小学,便受雇富家牧牛。1930年,全家迁往广州,以制碱水为业。1938年日军南侵,复返乡居。1939年6月,加入广州市区游击二支队为战士,时方15岁。民国30年(1941年)7月...[详细]
庞嵩字振卿,学者称弼唐先生,张槎弼唐村人(今属佛山市石湾区)。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举人,讲学罗浮山中,从游甚众。后任应天府通判,代理府尹八年,发票赈饥,活民6万余人,调剂苦役,治堤筑防,得田3600亩,移贫民佃耕。尤加意训士,捐出自己的俸给作奖。早年师从王守仁,通晓五经,集诸生于新泉书院,...[详细]
庞大森 1932年9月出生,广东南海人,居佛山城区。历任佛山市彩色印刷厂设计室主任、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庞大森小时随父学艺,长期从事包装美术创作设计,擅长水墨画及书法。书法作品曾入选首届国际书法展览及全国第三届、第四届书法篆刻展, 为各地碑林和纪念馆收藏。 ...[详细]
庞国钟 1948 年2 月生于佛山石湾,居佛山城区。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理事、佛山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庞国钟自幼喜好绘画、书法,美术作品(与朴戴华合作)入选全国美展。书法从唐碑入手,打下扎实的基础。曾经佛山著名书法家林君选的指导,后转益孙伯翔、欧...[详细]
庞尚鹏(1524~1581年), 字少南, 号星庵。南海叠滘村(今佛山)人。出生于经营木材的家庭。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 中进士。历任江西饶州府乐平知县、福建道监察御史、河南巡按、大理寺右丞、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等职。 庞尚鹏关心百姓疾苦,重视民意,做官清廉,为人耿直,不阿谀,不畏豪势。任乐...[详细]
潘光岳(生卒年月不详),字仲瑛,号石闾,熬头村人,祖父迁居佛山。潘光岳于嘉庆十八年(1813 年)中举。次年,被挑选为觉罗官学教习。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中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历任刑部江西、湖广、山东司行走。办案以清楚、慎重为原则,从不草草定案。他当主审时,曾办理山东司一件行劫...[详细]
潘受之(1873年~1962年),字元康,大塘白水塘村人。17岁赴新加坡随父学医,以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乐于为贫苦大众赠医施药而享誉星洲。曾因治愈坤甸埠皇室数位家眷疾病,受苏丹(土王)嘉奖。后开广生堂药房,用祖传秘方配制应急蝠油散、疳积散、仁丹等成药,畅销南洋各地。潘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