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礼明(1888-1911) 籍 贯: 广州新华镇大华大队兴华店 生卒时间: 1888——1911-4-27 徐礼明,1911年3月29日参加辛亥革命,广州黄花岗起义时,在进攻督署衙门的战斗中,冲锋在阶前中弹牺牲。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大华村 大华村位于建设北路两侧,面积约...[详细]
徐临端(1874-1911)广东花县三华村人,1911年3月29日参加辛亥革命,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在进攻督署衙门的战斗中,徐临端脑涂甬道,壮烈牺牲。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详细]
徐满凌(1861~1911年),广东省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三华村三华店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1911年3月29日参加辛亥革命,在广州黄花岗起义牺牲,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出生于1861年,素以种田为业,是一位有领导指挥能力的革命农民。黄花岗烈士十之七八是青年,而满凌参加191...[详细]
徐茂燎,籍 贯: 广东花县人 生卒时间: 1885——1911-4-27 于1911年“3.29”之役,攻两广总督署转战至二牌楼华庆里,被敌围困,被流弹击中牺牲。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是花县籍十八烈士之一。大华村 大华村位于建设北路两侧,面积约4平方公里,下辖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详细]
许鑫梅, 教授, 1995年起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消化内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中医学会内科脾胃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广东分会脾胃专业委员会委员,《新中医》杂志常务编委,从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至...[详细]
徐佩旒,1911年3月29日参加辛亥革命。于1911年“3.29”攻总督署后,跟随徐维扬在司后街、大石街迎敌,展开拉据式战斗,转战至二牌楼等处负伤,后来维扬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嘱咐佩旒等六人,扶伤回乡将养。他们沿着粤汉铁路慢慢行走,走到江村高塘火车站附近铁路桥时,忽遇敌兵,这时弹尽人伤,已无法与之...[详细]
徐培添(?-1911),广东省广州市花城区人。曾入番(禺)花(县)同盟分会,充干事员。 1911年(宣统三年)4月27日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时,随攻督署,不避艰险,奋身死战,牺牲于高阳里源盛米店。葬于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大华村 大华村位于建设北路两侧,面积约4平方公里,下...[详细]
徐日培烈士 (1882——1911-4-27 )广东省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三华村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1910年(宣统二年)11月13日,孙中山、黄兴、赵声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开中国同盟会骨干会,决定再次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黄兴担任总指挥,在越华路小东营五号设立起义总指挥部。1911年(...[详细]
徐容九(1872年-1911月4月27日), 男,汉族, 新华镇三华村三华店人,革命烈士。 于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3.29”攻总督署,转战至小北直街高阳里口盛源米店,垒米包作掩体,拼死抵抗,坚持一昼夜,弹尽爬墙突围,重伤至残。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是花县籍十八烈士之一。三华村 三...[详细]
徐松根,出生于广东省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安南(今越南)华侨,工人。1911年4月27日(辛亥,宣统三年三月廿九日)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发动后,黄花岗之役为徐维扬支队队员,随徐维扬支队攻打总督府战斗,血战一夜,后转战各处。第二天,行至高塘被清兵所执,直言革命,宁死不屈...[详细]
徐应安(1911-4-27),新华镇五华村东华庄人,1911年“3.29”参加辛亥革命,在广州攻打两广总督署、转战飞来庙,不克,越岭至三元里负伤,于高塘大东桥遇敌遭杀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花县籍十八烈士之一。五华村 五华村会位于花都区花城北路88号,下辖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400多人,...[详细]
徐昭良,籍 贯: 新华镇大华村兴华庄 生卒时间: 1887——1911-4-27 于1911年“3.29”之役,随徐派扬攻总督署,转战飞来庙,不克,负伤,至高塘大东桥遇敌,遭杀害。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是花县籍十八烈士之一。大华村 大华村位于建设北路两侧,面积约4平方公里,下辖9个...[详细]
杨海燕教授,1982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后留校工作,从事外科工作22年,专攻乳腺疾病15年。15年来一直在临床第一线,对各种乳腺病从鉴别诊断到诊断、从中医治疗到中西医结合治疗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验,并把教学、科研与临床与专科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临床服务。多年来乳腺专科门诊病人呈稳步上升趋势,尤其是2...[详细]
杨海韵,主任中医师、教授 ,骨伤科主任中医师,佛山市中医院副院长,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骨伤学会委员。从事骨伤科临床医疗及科研工作20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科研能力。擅长治疗各种骨与关节急慢性损伤、各类软组织损伤、骨质疏松、骨伤康复及骨伤...[详细]
杨洪涌,男,42岁。1983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和瘀血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活血祛瘀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详细]
杨群玉,主任医师,教授,广州市名中医,1966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六年制本科。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获广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广州市名中医及广州市先进中医工作者称号。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四十多年,并多年应邀到香港大学讲学。主持省、市及医院科研课题四项,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详细]
叶伟洪,骨伤科,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星期二、五上午出诊) 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批准为“有突出贡献自然科学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我院骨伤科学术带头人。先后发表论文 30多篇,出版专著一部,获科技进步奖多次,由他主持的省立项科研项目《创面...[详细]
叶献民 (1958—)广州人。擅长水彩画。自学成才。广州画院副院长。作品《老人与黄牛》获第二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优秀奖,《场内得分场外欢》获全国第三届中国体育美展铜奖,《屋角》获首届中国青年水彩画大展学术奖,《老屋》获第七届 中国水彩画大展优秀奖,油画《思》入选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展,《古陶》之一...[详细]
袁冬生,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肝脏病学会理事,广州市科技评审专家。1986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医医疗专业;2001~2004年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攻读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医学博士。袁冬生教授长期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和中医药治疗肝病的科学研究,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胆囊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