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三汉 [公元1904年-1928年,革命烈士]

  • 袁三汉,1904年5月生于湖南省资兴县桃源乡一个农民家庭。先后就读于资兴郴侯学校、县立中学、衡阳省立三中。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革命运动风起云涌之时,青年学生这个思想最活跃的群体最早接受了进步思想,并身体力行地参加了不同形式的进步斗争。袁三汉受到湘南 革命斗争的积极影响,在反帝爱国宣传活动、编演革...[详细]

袁贤瑸 [公元1901年-1938年]

  • 袁贤瑸(1901-1938),字镇邦,号银善,汝城县井坡乡云先村营田人。高小毕业后,在邻村古塘教书。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为1团1连学员。毕业后历任排长、连长、第十四师营长。1931年调王敬久第八十七师任营长。1932年参加上海“1.28”抗战,狠狠地打击日本侵略者。不久,升任副团长。1...[详细]

袁子让 [明][明代音韵学家]

  • 袁子让(生卒年不详),字仔肩,号七十一峰主人。郴州(今湖南省郴县)人。明代音韵学家。 万历十三年(1585年)举人,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授嘉定知州,转知眉州,政绩卓著,升兵部员外郎。精于等韵学,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撰成《字学元元》10卷,传于世。详疏无名氏《四声等子》所载等韵...[详细]

曾致远 [公元1889年-1965年]

  • 曾致远(1889—1965),宜章县近城团城厢镇(今城关镇)人。1913年高中毕业。1916年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毕业。1917—1925年,先后任国军排长、副连长、连长、营长。1926年参加北伐,任独立二师补充团副团长。不久任二师六团团长。1928年升二师少将副师长兼六团团长,南京担任...[详细]

张愈惠 [公元1876年-1954年]

  • 张愈惠(1876—1954),号恩溥,世居郴县五里牌乡洞尾村。 张赋性敦厚,年轻时习诗书废寝忘食,长大后,设馆课徒,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满清末年,科举废止,兴办学校,张极表赞成。 清末民国年间,疫病流行,死亡率高,时语云:“有钱钱抵,无钱命抵。”张嗟叹不已,立志学医。他认为,眼睛形同日月...[详细]

张驻尘 [公元1882年-1952年]

  • 张驻尘(1882—1952),郴州市城区人。幼读经史,感人民大众之多病、国家民族之积弱,少年毅然弃文学医,以行医是救死扶伤的崇高职业,潜心钻研≮经》、《伤寒》、《温病条辨》等医学典籍,深得其中真谛,遂卓尔成名。民国5年(1916)应武卫军某部之聘,出任军医,见重于师长陆端荣。1922年,因...[详细]

赵循阳 [公元1885年-1959年]

  • 赵循阳(1885-1959),原名启太,号明亮,瑶族,生于郴县永康乡(今资兴市碑记乡)茶坪村一户贫苦瑶民家庭。其父赵贵杰,以耕作为业,生子三人,循阳居长。循阳在童年时代就失去了父母,全靠祖母抚养长大。赵循阳九岁启蒙于本地一家私塾,四年后,在公馆经读两年,这期间按照农村风俗,拜半都石拱台谢葆...[详细]

周临之 [公元1899年-1969年]

  • 周临之(1899-1969),字子庄,安仁县排山乡人。8岁启蒙,16岁时因家贫而进行半耕半读,18岁在家乡教私塾。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加入国民党,1926年当选为安仁县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委员,后任县总工会秘书、二区农民协会委员长。大革命失败后,周临之到长沙投奔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在湖南军官讲...[详细]

朱焱

  • 朱焱(1907—?),别名朱剑清,生于郴县永丰乡。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朱森为其二哥。朱焱幼年就读于郴县新华高等小学校,1926年从长沙雅礼大学附属中学毕业,先后在金陵大学、圣约翰大学和上海国立医学院攻读理学和医学专业,毕业后从事医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教授、第一代著名的脑外科...[详细]

朱彬 [公元1903年-1947年]

  • 朱彬(1903-1947),郴县大奎上龙形村(今苏仙区)人。1926年秋,被国民党部队抓去当兵10年,任过排长。因不满国民党政局腐败,于1937年秋,毅然脱离国民党部队参加中共领导的南方游击队五岭分队,在汝城一带打击敌人,屡立战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是年10月,南方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朱彬...[详细]

朱青勋 [公元1894年-1927年]

  • 朱青勋(1894-1927),又名孝玥,生于汝城县附城乡联江村一户贫苦农家。两岁时由伯父收养,因伯父家贫,9岁才勉强入读私塾,三个月后便辍学。15岁时,进入县城一家客栈做小工,常将工钱帮乡邻解贫济困。 1923年,朱青勋到郴州北街表兄宋清贤开的“永丰和”客栈当店员,结识了李涛、何举成等人,接...[详细]

朱森 [公元1902年-1942年]

  • 朱森,1902年1月15日生于湖南郴县一个中产家庭。他幼年聪慧,有毅力, 11岁初小毕业后即返家随大哥朱品三攻读中国古典诗词,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历史基础。他一边在家自修,同时亦辅助父母料理家务,所以养成了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他16岁时,直接考入中学。18岁时又插班入中学三年级。至20岁中学毕业...[详细]

朱庭芳 [公元1892年-1927年]

  • 朱庭芳,又名宾龙,字守谦,1892年生于湖南省汝城县附城乡云内村。其父早逝。他姐弟五人,靠母亲抚养,家里生活极端贫困,两个小弟因此不幸夭亡。他16岁初小毕业,曾考入县立濂溪高等小学,仅读一年,就辍学在家务农。 1926年7月,按照中共汝城支部的部署,朱庭芳积极从事支援北伐军过境的工作。经支部...[详细]

朱廷利 [公元1852年-1925年]

  • 朱廷利(1852-1925),又名彦材,乘池,曾用名炳文、研斋,今汝城县城郊乡津江村人。11岁丧父,17岁丧母。7岁时其兄以酒病卒,因而刻指涅墨,誓终身不饮。朱平生崇尚吃苦耐劳,曾以诗自勉:“七尺微躯自主张,天公不必为吾忙,人身‘三宝’饥寒苦,一日能胜一日强”。 他18岁离乡赴闽,初入朱明亮...[详细]

朱显名 [公元1910年-1962年]

  • 朱显名(1910-1962),湖南省永兴县人。生于郴州裕后街,13岁丧父,因家道贫寒母亲改嫁,从此失学。后经同乡介绍到南街祥和馆杂货店当学徒。朱吃苦耐劳,脑筋灵活,做事认真,期满之后,又帮留数年。1932年他22岁时,自己在西街租了一间小门面,向亲友借贷光洋50元,开设了祥光百货店。 朱显名...[详细]

朱志元 [公元1911年-1995年]

  • 朱志元(1911—1995),别名朱志远,汝城附城东溪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擅长中国画。他在入党前就从事革命活动,入党后担任地下交通员,办过交通站。抗日时期,组织上给了他两块银元,他开了个刻印铺,不仅养活自己,还给组织提供活动经费。1943年到重庆工作在周恩来身边。1946年在晋...[详细]

邓秀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学部]

  • 邓秀新(1961.11.11- )果树学专家。湖南省宜章县人。1987年毕业于华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曾任中国柑橘学会理事长、国际柑橘学会主席。中国共产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主要从事柑橘遗传改良和品种选育研究...[详细]

黄克城 [公元1902年-1986年]

  • 黄克城(1902.10.1-1986.12.28) 湖南永兴人,辈名时暄。 1922年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师范。1923年3月参加了三师-,接触到了进步的革命思想,立志为国家、族、社会找出路,于1925年在衡阳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和湘南起义,1926年7月 随北伐军前...[详细]

刘昌孝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 刘昌孝(1942.04.01- )药理学家,药代动力学家。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获学士学位。现任天津药物研究院释药技术与药代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昌孝同志是我国该交叉学科的带头人和开拓者之一,于1968年建立第一...[详细]

刘一祯

  • 刘一祯,1978年12月31日生于湖南郴州,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青年歌唱家。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系、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研究生。 2002年开始,践行“孝亲敬老”的公益事业,获文艺界首届“中国演艺界十大孝子”获得者。 中华孝亲敬老楷模,全军先进老干部工作者,提名全国道德模范,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