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天民(1891~1969),字凤鸣,今临湘市坦渡乡人。早年就读于湖北省立外国语学校,民国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次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连续研究法学6年。回国后,佐蔡元培治教理政多年,曾任-丛书编纂、香港新亚书院教授。1950年去台湾后,任“司法行政部”刑事司司长。“中央政大”教务长...[详细]
余伟(1910~1983),女,平江县木金乡人。1927年9月参加革命,先后任乡农协会妇女代表、妇女会委员长、游击队小组长。1930年4月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县游击小组长、女工部部长,省工会妇女部部长,中央党校学员,政治指导员,协理员,东北军大女生大队大队长,军大组织科副科长,步校直供...[详细]
喻行舟(1898~1934),平江县咏生乡人。1928年,任乡农会主席,带领当地农民参加平江“三月扑城”战斗。1929年加入共产党,任嘉义区游击队大队长,与地主武装展开激烈战斗。1930年,任嘉义区赤卫大队大队长。带领大队积极配合红三军团攻打长沙。在瓮江、金井等地活捉国民党军一个班。1931年,...[详细]
曾金声(1909~1939),原名金生,又名详南,平江县童市镇人。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修(水)铜(鼓)宜(春)奉(新)特委宣传部部长、新四军驻赣办事处少校秘书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部长。国共合作后留驻平江嘉义帮助特委和留守处工作。1939年6月12日在...[详细]
张呈祥(生卒年不详),字露岩,号默村,华容县人。少贫好学,昼樵夜读,无力购书,均以手抄。雍正四年(1726)中举;十三年,充广西同考试官。乾隆元年(1736)授广东信宜知县,后历署万州、儋州知州。赴信宜任时,山水暴涨,淹没人畜无数,他捐俸赈济,打捞尸体购买棺木安葬,帮助修葺房屋;又清理冤狱,整...[详细]
两度出任岳知府,两次大修岳阳楼 举世闻名的岳阳楼,始建于东汉末年。历史上因自然灾害与人为的破坏,屡修屡毁。从查阅现有史料看,宋代有过7次重修,元、明、清600余年间有28次重修,平均每20余年修葺一次。其中清光绪五年(1879年),时任岳州知府张德容组织的岳阳楼大修,工程最为浩繁、最为大胆,...[详细]
张东阳(?~1865),字子晋,湘阴县人。咸丰四年(1854)入彭玉麟水师,旋改隶杨岳斌军,保副将,加总兵衔。粗识文字,读时人诗话,通其意,乃学做诗,岁成百余首。每行军,部署既定,即手捧诗篇诵读,声彻军门外。后调赴甘肃。同治四年(1865)在兰州兵变中身亡。 同年(公元1865年)去世的...[详细]
张发桃(生卒年不详),字晋源,号庄峰,今岳阳县友爱乡人。他自幼敏慧,19岁参加郡试,名列榜首,补博士弟子员。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乡试中举,开始步入仕途,历任浙江天台县、黄岩县及河北元氏县知县和天津正定河厅通判。任期内,他主诉讼,辨真伪,不徇私情,不为奸胥、讼师所蒙,独树一帜,被广为传颂。 ...[详细]
张家彪(?~1852),字晓耘,今临湘市人。清道光元年(1821)举人,考取国子监学正;十三年,补诚心堂学正;十八年,升修道堂助教,兼管俄罗斯学。咸丰二年(1852)授云南马龙州知州,仅数月而卒。他性质朴,博通经史,兼工书法,善诗文。著有《辰厅半学草》、《时艺》。 同年(公元1852年)...[详细]
张吉阶(1892~1935),又名金阶、级阶,华容县万庾镇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1月后,历任中共石首县委常委兼游击队政委、石(首)华(容)联县-委员会委员兼-队政委、赤色教导军第三军政委、中共江南县委书记。1932年5月,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夏曦执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搞内...[详细]
张警吾,又名若清,1901年生于湖南省平江县献钟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6岁入私塾读书,后来转入平江第二高等小学学习,但因家境贫寒,高小未及毕业即从商学徒3年。1915年,他考入县立师范学校,以自己当店员时的收入作为学费,读完了师范学校。毕业以后,他回到家乡献钟小学教书。1919年,他应聘到湖南教育...[详细]
张金楼(1908~1934),平江县龙门镇人。1926年任龙门区农会主席,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7月,任县雇农工会主席。1931年任湘鄂赣省苏执行委员、省总工会副主席。1932年任中共湘鄂赣省委委员、省委组织部部长。执行过“左”倾肃反路线,参与错杀了一批创建红军和根据地的知识分子干部。1...[详细]
张巨卿(1853~1926),又名荫祚,今华容县胜峰乡人。出身于官僚世家。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在湖北任县丞,后升知县,直隶州同知。三十二年冬,奉命办理长江中上游堤防,3年功成,记大功3次,加三品衔。宣统三年(1911),武昌首义成功,潘鼎新、黄荣率革命军攻城,他为内应,活捉知县乔联昌。潘、...[详细]
张奎祥(生卒年不详),字星五,华容县人。雍正七年(1729)授河北迁安知县,制止关吏对商贾的0,促进商品交流。后升沧州知州,缉办盗匪,修筑堤防,深受百姓拥戴,人称所修之堤为“张公堤”。十三年升陕西同州知府,送缴田赋极不方便,他请示上级,将田赋实物折钱征收,解决农户送粮之苦。疏浚华阴方山河河道数十...[详细]
张勉之(1902~1929),平江县龙门镇人。“五四”运动时期,是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分子,1922年5月在湖北武昌大学读书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离开学校进行自学,经常阅读毛泽东创办的《湘江评论》,从中受到启发,忠心耿耿对待革命。他变卖自己的家产购买0,建立农民武装。1926年5月,创办农民协...[详细]
宋仁宗时,临湘聂市出了一位“驸马”,他就是当时大名鼎鼎的张尚阳。 张尚阳(1011-1078),幼时在家乡攻读经史,稍长,随在朝为官的兄长张尚祖赴京,投入太史①鲁宗道门下。因学业锐进,声闻京城,被宋仁宗选为驸马,与仁宗女儿升平公主结为伉俪。 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以龙图阁直学士的身...[详细]
张世光(1907~?)别号适钧,平江县长寿镇人。黄埔军校第四期、陆军大学第九期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师排长、第二十四师连长、第三十九师营长、第十八军旅参谋主任、师参谋处长,第十师副旅长、团长、师少将参谋长,第十四军参谋长,第九十四师师长,第十八军副军长,第八十八军中将军长,中央训练团军...[详细]
张诗奇(?~1868),字澹秋,平江县人。初随千总严有翼入永定营为兵。咸丰五年(1855),从张岳龄防县界。九年,隶湘勇果毅营,以轼保蓝翎把总。十一年,果毅营从总督骆秉章入川。累官守备加都司衔。蜀平,同治三年(1864),从巡抚曾国荃克江宁,超擢游击。四年,复从张岳龄于江西,会广东义军起事,荡...[详细]
张铁珊,亦名铁生,字澍声,号泽霖,1899年8月5日生于湖南省平江县三阳区浊水乡潘坳村。父亲张叔纯是清末秀才,一生从事教育事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本村农民协会会长。母亲李再春和长兄张润生、三弟张生,均先后为革命壮烈牺牲。 张铁珊少年好学,能文善对,又热爱劳动,放牛、割草、砍柴、摸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