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机樟(1902~1980),平江县嘉义镇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6月参加红五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军司务长、连指挥员、事务员、管理员、管理主任,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司令部管理主任、供给处处长,鲁西军区后勤部部长、冀鲁豫军区八分...[详细]
吴磊伯(1914~1984),今临湘市长塘乡人。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1936年,在北大加入社会主义联盟、共青团和中国共产党。1938年在昆明西南联大复学毕业后,进入以地质学家李四光为所长的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生、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多次随李四光、张文佑等著名地质学家赴粤...[详细]
吴礼人(1906~?),又名俊,别字掀揭,别号季康,湘阴县人。中央军校第六期步科毕业。民国18年始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一团连长、营长、团附。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央军校第七分校第十五期第一总队二大队大队长,第三十四集团军一师二团团长,第一师一旅副旅长,第五十七军八师副师长、师长。参加鄂北会战、...[详细]
湖南两百年文章之盛,首推曾吴”(清·郭嵩焘语)。曾,指的是曾国藩,吴,便是吴敏树。 吴敏树(1805—1873),字本深,巴陵铜木半 湖(今岳阳县友爱乡)人,因有书斋建于故里南屏山,遂自号南屏,学者称南屏先生。他自幼才智超群,见者惊叹以为非常人。8岁入塾,拜乡儒秦石畲为师,受读《五经》、《四...[详细]
吴盛明(1906~1997),平江县思村乡人。1926年参加革命,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班长、排长、连政治指导员、营教导员、红军总司令部协理员、野战军政治部巡视员、新华日报华北分社材供部副部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在铁道战线上奋斗了25个春秋,曾任-兵站...[详细]
吴士迈(1811~1870),字巽行,号退庵,今岳阳县鹿角镇人。清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攻抵长沙,湖北巡抚常大淳命他招募水勇千余人,在湘阴一带堵塞航道以阻太平军北进。水军多为巴陵义军晏仲武部属,为响应太平军义举,一触即散。吴败不甘心,私游长沙窥察太平军态势,向清廷献策,未被采纳。遂回乡收集...[详细]
吴师孟(1899~1942),平江县人。1927年秋收-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会计科科长、经理处处长、军需训练班主任。1941年任新四军第二师军工部部长,因积劳成疾,1942年8月于盯眙县翟庄病故。 ...[详细]
吴维岳(1889~1967),名光勋,字嵩高,平江县龙门镇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考入湖南高等学堂,三十三年留学日本,三十四年回国,入长沙雅礼学堂读书。民国1年秋赴美留学,6年毕业于伊里诺斯大学电机系,获硕士学位。后入康南尔大学,8年毕业于电机物理系,获工程硕士学位,再入哥伦比亚大学,10...[详细]
吴晓霞(1919~1993),湘阴县人。1946年7月毕业于湖南兰田国立师范学院。194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岳阳总支宣传委员、中心区工委委员,为岳阳的解放作出了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岳阳市一中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教育局副局长、市政协副主席等职。他从事教育工...[详细]
吴锡照(1908~1968),平江县童市镇人。曾任湘桂黔总司令部作战总监部参谋长、交警第十四总队队长、交通 总局参谋长,少将军衔。1949年在成都起义。童市镇 地处平江县腹地。乡域清代属太平乡5都,民国属5区三联乡。建国后隶钟洞办事处、钟洞区、钟洞公社(后复为区),地名未变。1995年4月由...[详细]
吴益三(1902~1984),平江县嘉义镇人。青年时代参加农会和赤卫队。192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7月参加红军,历任班长、副连长,参加中央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斗。1933年,由党派往苏联国际列宁学校东方大学第六部学习,曾获斯大林奖章。1937年11月回延安,历任抗大中队...[详细]
吴岳斌(1908~1933),乳名恕秋,平江县三市镇人。1926年参加农会,北伐军攻克平江后,入国民革命军,参加过攻克贺胜桥等著名战斗,曾任排长。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回家乡组建平北游击队,任副队长,参加平江“三月扑城”等战斗。192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平江警卫团营长。1930年...[详细]
吴子炉(1925~1988)汨罗市李家塅镇人。在湖南大学理工学院化学系就读时,经常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毕业后,先后在四川犍为焦油厂、云南酒精厂、中央氩肥公司等企业从事生产技术工作。 50年代初,参与修复大连化工厂,和章用中、范伯林等技术人员一起,克服图纸不全、工艺落后、设备破旧、器材缺乏等...[详细]
向恺然(1890~1957),原名向逵,笔名平江不肖生,祖籍平江县瓮江镇,出生于湘潭。6岁入私塾,后跟私塾老师学巫家拳。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考入长沙湖南高等实业学校,学习土木建筑工程。二十九年,因读陈天华著的革命书籍《猛回头》,被以“违禁偷阅‘逆乱’之书”的罪名开除出校。三十一年,经上海...[详细]
肖崇道(1882~1954),字名扬,湘阴县青潭乡人。清宣统元年(1909)加入同盟会,二年任汉寿县知事兼司法官。辛亥革命前夕,辞职抵长,响应武昌首义,参与占据军装库;配合焦达峰进攻府署,将清统领黄忠浩抓获斩首。民国1年任桃源县知事兼司法官,后任宁乡、平江审判庭长。5年后任平江、芷江、大庸、麻阳...[详细]
萧靖甫(1918~1983),原名蓝柱林,华容县塔市驿镇人。1930年7月参加工农红军,1934年10月转为中共党员。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红军宣传员、班长、连指导员、团俱乐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一二○师三五八旅连指导员、营教导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山西平鲁、大同、左云县公安局局长,绥远...[详细]
肖九连(1927~1953),今临湘市龙源乡人。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6月赴朝鲜作战。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四七军一四一师四二三团奉命攻占老秃山,肖九连所在九连担负攻打老秃山主峰的任务。该峰驻有美军第一军陆战队第一师1个连,遍布明碉暗堡,易守难攻,被美军称为“攻不破的堡垒”。6月...[详细]
肖授(生年不详——1445年),明代华容籍著名将领,累官至左都督。 明朝宣德、正统年间,在朝廷统治力量相对薄弱,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南方苗民聚居地区,部分部落首领借机聚众作乱。为了加强统治,维护社会稳定,明朝廷一方面采取调停安抚政策,派得力官吏到-地区调解矛盾,安定人心;另方面则动用武力镇压...[详细]
萧正纲(1902~1942),华容县新河乡人。1923年在长沙求学时,与蔡协民、刘革非等来往密切,积极参加-。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毕业回家乡创办农民夜校,成立新河乡第一个秘密农会。“马日事变”后,不幸被捕,后经保释,只身去上海找党,从事地下革命活动。1930年春,受中共中央指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