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干城(1891~1920),字露保,号干城,派名遵圣,今临湘市城南乡人。民国初年中学毕业。中学读书时,品学兼优,倜傥不群,善作诗对。有诗集一册,毁于“文革”。现存佚诗30余首。 他自幼爱读《孙子兵法》,中学毕业后曾练拳舞棍,武艺高强,跑能超过犬,跳能蹦过风车。民国4年5月,袁世凯接受日本...[详细]
卢竞如(1904~1993),女,平江县城关镇人。1920年入古稻田女子师范学校,后进入平江启明女师学习。192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启明女师四班党支部书记,带领女师同学投入平江爱国群众禁运英国煤油的斗争。北伐战争后,担任平江县女界联合会会长。1931年10月,党组织送她到莫斯科学习,先是...[详细]
罗合如(1899~1980),平江县城关镇人。1926年5月加入共青团,8月转为中共党员。1927年任中共平江县委宣传部部长,“马日事变”后赴上海济难会工作。1928年任江苏省济难会干事、中共江苏省委秘书。1933年任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因叛徒出卖,被捕下狱,但他坚贞不屈。至1937年7月,国共...[详细]
罗纳川(1899~1928),原名河林,今平江县嘉义镇人。1919年在平江县立中学读书时就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3年辍学,回乡开办新学堂,免费招收贫苦儿童入学。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旋至辜家洞纸工中办夜校,并建立纸业工会,领导辜家洞、徐家洞、灶门洞、芦头洞5000余纸工的 斗争...[详细]
罗喜闻(1888~1972),名承鼎,字喜闻,华容县南山乡人。清宣统元年(1909)从湖南西路师范学堂毕业后回乡教书,与同校教员高风创办《华容教育丑史》和《今日之华容》,针砭时弊。民国3年背井离乡,先后到沅江、上海、南洋群岛等地以教书为业。6年8月,与几位好友辗转到广州投奔孙中山未遂。10月,偶...[详细]
罗志道(1917~1937),字撑霆,华容县南山乡人。民国23年入国民党中央防空学校高射炮班学习。25年,任中央防空学校照射第二团照测队队长。26年8月,日机15架轰炸南京,他受命在京郊大校场空防一线作战,沉着瞄准射击,与战友先后击落敌机6架。所剩敌机疯狂报复不幸中弹牺牲。同年(公元191...[详细]
毛全升(?~1867),平江县人。入平江营十余年,骁勇善战,累保尽先副将,记名总兵,赏孔雀翎,赐号毅勇巴图鲁。同治六年(1867),在江西军营病世。 同年(公元1867年)去世的名人: 周保和 (?~1867) 湖南省岳阳市湘阴 方宗钧 (1802~1867) 湖南省...[详细]
毛英奇(1919~1998),平江县三市镇人,1937年5月参加革命,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湘鄂赣军区政治部支书、秘书,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秘书,新四军一支队一团特务连政治指导员,新四军一支队(后改江南指挥部)政治部秘书兼支队直属总支书记,苏北抗日军政学校党总支书记,新四军...[详细]
毛遇顺(1896~1928),字守心,号颖脱,今华容县胜峰乡人。幼年入私塾,1915年进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0年12月同罗喜闻、何坤等赴法,次年1月达巴黎。在法国努力做工,刻苦读书,积极参加各种爱国、反帝斗争,思想不断升华。1922年6月加入中国少年共产党,成为这个组织最早的成员之一。192...[详细]
梅子雨(1877~1929),字卓庭,今临湘市桃林镇人。光绪三十年(1904),参加清末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中秀才。三十一年,考入湖南省立优级师范学校。在长沙加入同盟会,任湖北省特派员。参加黄兴策划的长沙起义,尔后又参加辛亥革命。曾提出废除货币,改为劳动券,实行不劳者不得食的分配原则。民国1年,任...[详细]
聂次荫(1900~1931),字文敏,又名次励,今汨罗市三江乡人。在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毕业回乡组织农协,开展农民运动。1928年在家乡做地下工作,在蓝家洞发展党、团员,建立一支百余人的敢死队。1929年在洪源洞、向家洞、蓝家洞一带举行武装-,建立湘阴县第一个革命根据地。...[详细]
欧阳煌(1883~1917),字斐然,号朗明,今平江县三市镇人。湖南陆军随营将弁学堂、湖南第一期机关枪将校学校、湖南法政学堂毕业。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任湖南中路巡防五营总教习兼帮带,同年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任湖南都督府军务稽查官兼军法科调查员,次年任湖南陆军裁判所所长。民国2年...[详细]
欧阳曙(1902~1932),又名欧阳健,华容县胜峰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华容县万庾区农民协会特派员,国民革命军连指导员、-表,红四军第三纵队政治部主任,红一方面军第十二军三十五师政委、红四军第十二师政委,参加了三次反“围剿”作战。1930年12月,在江西龙冈他和师长率领全师官兵...[详细]
欧阳悟(1900-1927) 湖南华容人。字祖坤,号心吾。1919年,考入长沙育才中学。1921年,转入湖南省立第一中学。在校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担任省学联工农部部长。1923年,任华容旅省学生会干事,创办会刊《华容镜》,向华容群众宣传革命思想,揭露和抨击土豪劣绅的罪行。1924年寒假,回...[详细]
潘鼎新(1884~1943),字祖义,号祝一,又号平界,化名米田三郎,华容县三封寺镇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去长沙读新学,后东渡日本,入士官学校学习,加入同盟会。作为湖南代表参加在东京举行的共进会成立大会,被推举为共进会党务部长。三十四年冬奉命回国,往返湘鄂2省,组织革命联合会。宣统元年(1...[详细]
彭遨(1903~1933),学名同祖,乳名井昌,今岳阳县关王乡人。 1920年初,投奔唐生智部任连部文书,后入长沙公益职业学校,参加省 ,常去文化书社阅读《向导》、《新青年》等进步书刊,晚上还到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听课。不久,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参加了省 发起的裁 动。1923年,日...[详细]
彭承念(1876~1926),字星森,号寅叔,今岳阳县甘田乡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三十一年加入同盟会。是年回国,在岳州与留日同学陶钧、吴友贞毁圆通寺神像,改寺院为校舍,创办县立高等小学,继而又创办洞庭女子学校(县立女中前身)。三十二年,清廷赐进士称号。次...[详细]
彭家煌(1898~1933),字蕴生,号韫松,又名介黄,笔名芳草、韦公、岛西,今汨罗市铜盆乡人。1917年入省立第一师范读书,1920年秋毕业。任教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补习学校,并在北大听课。1924年,只身赴上海,在中华书局《小朋友》杂志任;次年转入商务印书馆,任《小说月报》、《教育杂志》、《...[详细]
彭名湜(生卒年不祥),字鸿川,今岳阳县甘田乡易家园人。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在陕西、四川的营山、成都等县任知县,马边任同知①,宁远潼川任知府,累官至浙江盐运使,逝世于川东道任上。 彭名湜是一位智慧型官吏,遇事沉着冷静,处事从容不迫,指挥若定,关键时刻善用计谋智取,力挽狂澜,出人意外。例如平定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