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达 [呜哇山歌传承人]

  • 陈世达(呜哇山歌)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陈世达,男,瑶族,1940年出生,湖南省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草原村人,小学文化。15岁加入共青团组织,1954年起,负责村里财务工作, 1985年从村干部岗位上退休。 8岁开始学唱呜哇山歌。2001年加入虎形山民俗表演队。...[详细]

陈新宪 [公元1907年-1999年]

  • 陈新宪,别号海如,笔名欣然, 1907年12月7日出生于宝庆三溪三都太芝庙(今太芝庙乡庙边村)一书香仕宦世家。陈新宪1924年在长沙兑泽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国民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投身革命。192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3月任青年团湖南区委宣传员、中共兑泽中学党支部书记,9月受湖南...[详细]

戴碧生 [呜哇山歌传承人]

  • 戴碧生(呜哇山歌) 湖南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戴碧生,男,瑶族,1949年12月出生,湖南省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草原村四组人。6岁开始读书。 11岁开始学唱呜哇山歌,至今已有48年技艺历史,会唱山歌近2000余首。起先在本地唱山歌为村民干活加油鼓劲,后因名气渐大,和师...[详细]

邓辉楚

  • 邓辉楚,雀塘镇半边街村人,1944年1月生。1967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原首都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湖南省直书画家协会名誉主席、湖南书画研究院特聘画师。其作品追求大、清、厚、蕴的艺术品格。有《为了一个数据》、《潇湘四季图》等多件作品参加全国美展,获省文艺创作奖。有《领袖的足迹...[详细]

邓普辉

  • 邓普辉,酿溪镇人,1930年11月生,中共党员。1953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1986年任新疆农业大学教授,1989-1991年任动物医学系主任、硕士生导师。他是全国著名兽医病理学家,中国兽医病理学研究会创建人之一,先后编写全国农业高等院校教材4种逾90万字,参加编写《兽医病理解剖学》、《兽医病理...[详细]

邓星艾 [武冈丝弦传承人]

  • 邓星艾(武冈丝弦)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邓星艾,男,汉族,1940年8月出生于湖南省武冈市龙溪镇石洪村。1957年武冈二中初中毕业后,被招进县文工团。1959年转入县祁剧团从事音乐(音乐创作和乐员)工作。1960年7月,开始跟随“武冈丝弦”老艺人杨瑞祥学习“武...[详细]

丁志凡 [城步吊龙舞传承人]

  • 丁志凡•城步吊龙舞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丁志凡,男,苗族,高小文化。1937年11月出生于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镇下团村第四组,现在在家务农。1996年和本村村民兰立校组建“下团苗乡飞龙队”。 丁志凡是一个非常老实本分的人,因为祖辈都是舞、扎吊龙的传人,所以受到...[详细]

奉雪妹

  • 奉雪妹,女, 1959.4出生,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瑶族乡万贯村人,现年53岁。奉雪妹自八岁起师从母亲学习挑花技艺,因天资聪慧,且对花瑶挑花格外钟爱,不到一年就能挑出精美的挑花裙正品。到十一、二岁时已是方圆村寨里小有名气的挑花能手。十五、六岁时,开始义务辅导村里村外的花瑶姐妹们学习挑花技艺,特别是...[详细]

付金林 [洞口木雕传承人]

  • 付金林•洞口木雕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付金林,男,1952年生。1962年至1964年师从父亲学艺。1964年至1969年先后在韶山、清水塘(长沙市)第一师范毛主席早期革命地工程,塑造毛主席在写“湘江评论”大型雕塑及复制泥塑《收租院》工程制作。1969年至198...[详细]

高腊梅 [滩头年画传承人]

  • 高腊梅•滩头年画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高腊梅,女, 1933年12月14日出生,汉族,初小文化,居民,家庭出身贫农,湖南省隆回县滩头镇人,从小随母学凿花,13岁做童养媳并随夫钟海仙从事年画制作,从此与滩头年画结下不解之缘。 1940年-1943年在滩头镇读私...[详细]

龚杰

  • 龚杰,坪上镇百一村人,1928年1月生,大学文化,1949年参加工作,1950年入党,先后担任衡阳地委《岳南人民报》、《湖南农民报》副总、《新湖南报》编委、新华社湖南分社办公室主任、省委-书记谭余保的秘书、中央监委驻中南局监察组二级研究员、郴州地区农办副主任、郴州地区计委主任等职。1983年4月...[详细]

龚日升 [邵东木偶戏传承人]

  • 龚日升·邵东木偶戏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龚日升,男,出生于1927年12月,湖南省邵东县杨桥镇杨新村人,为邵东木偶戏“清武班”第五代传人,现已传承下代暨第六代。据考证:“清武班”创班于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从创班第一代班主龚长仁始至今传承谱系未断,并一直在本地...[详细]

何东祥 [白仓高跷传承人]

  • 何东祥•白仓高跷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何东祥,男,1967年出生,初中文化,现住白仓镇白仓村14组。他从3岁开始随父亲何开科(何开科解放前是白仓“高狮会”的武术教练)练习武艺。 1985年随曾志玉学习踩高跷,由于武术基本功扎实,很快学会了高跷中扭、跃、跳、平衡等...[详细]

胡光旦 [七江炭花舞传承人]

  • 胡光旦•七江炭花舞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胡光旦,男,汉族,1947年11月出生,湖南省隆回县七家铺村二组人,6岁开始读书,初中毕业后听祖父口传,开始学习炭花舞,至今已有47年的表演历史,会舞炭花动作10余种,在生产队曾担任过队长、技术员、农业机械技术员、大队红砖...[详细]

蒋良寿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人]

  • 蒋良寿(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1951年,蒋良寿出生在邵阳县五峰铺镇,当时在古老的五峰铺镇大小蓝印花布作坊十多家。从记事起,他家就能织染十多个花色品种的蓝印花布:被面、床单、桌布、门帘、窗帘、头巾、包袱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逢上机印染的时候,...[详细]

蒋孟引 [公元1907年-1988年]

  • 蒋孟引(1907~1988) 历史学家。原名德恒,湖南新宁人。民国22年(1933)毕业于中央大学历史系。民国25年赴英留学,获伦敦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在西北大学任教,后到中央大学任历史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英国史研究会会长。1984年参加中国...[详细]

蒋兆鸿 [中国"岩鹰拳"宗师]

  • 蒋兆鸿,湖南省新宁县人,生卒年不详。出身武林世家,其父曾是云南护国军蔡锷部下的一名军官。 抗战时期,蒋兆鸿曾率本乡尚武青年,据险抗敌。1935年,蒋兆鸿在湖南国术馆高级竞技班担任教官,在一次较量中,因失手打伤当时军中一位重要人物,-避到邵阳隐居。这期间,蒋兆鸿长期探索研究,在精通鹰拳、鹤拳、...[详细]

蒋振西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人]

  • 蒋振西(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蒋振西,1949年出生在邵阳县五峰铺镇。自古以来,五峰铺镇就有纺纱织布,开办家庭印染作坊的传统。小时候的蒋振西每天都在母亲的纺纱声中睡去,又在吱吱呀呀的纺车声中醒来。这成为他童年最深的记忆。 蒋振西的家乡盛产一种...[详细]

简怀玉

  • 简怀玉,新田铺镇小江岭村人,1962年12月生。1983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数学系,1994年获清华大学应用数学博士,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研究所博士后,2000年7月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清华大学首批教学科研系列责任教授,曾获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荣誉称号。他主要从事非线性偏微...[详细]

廖怀章 [孙氏正骨术传承人]

  • 廖怀章•孙氏正骨术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廖怀章,男,汉族,1964年12月出生,湖南省新邵县酿溪镇大田村人。骨伤科主任医师,博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现任邵阳正骨医院院长,兼任新邵县政协副主席、湖南省中西结合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