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庚,1922年出生于王召乡马铺村。1937年10月入伍,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过党领导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延安整风以及延安保卫战。历任通讯排副排长、三五九旅八团四连副连长、连长。部队进军新疆时任二营副营长、教导员等职。1953年在南京高级步兵学校学习。1956年毕业后,任南疆...[详细]
陈发科(1887一1957)字福生,温县陈家沟人,陈氏十七世。发科自幼练拳,技艺渐入化境。1929年受侄照丕推荐赴京传拳。 陈在京教授弟子很多,著名的有沈家祯、顾留馨、洪均生、田秀臣、雷慕尼、冯志强、李经悟、肖庆林等。其中不少人今尚健在,皆为当代有名的老拳师和各武协组织成员。1963年人民体...[详细]
程守贵(1940—)回族,河南焦作人。擅长中国画。1968年结业于北京钢铁研究院。历任开封市群艺馆美术部主任、河南汉-鸟画研究院院长,中国美协河南创作 中心主任,河南省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二级美术师。曾多次策划、举办全国性美术大展,中国画三百家画展评委。作品《春寒料峭》、《山花》、《春正...[详细]
陈光先(1922-1981),修武县东板桥村人。由于家境贫寒,只在本村半耕半读、时断时续地上了5年小学。 1938年2月,日军侵占修武。3月,八路军到修武县太行山一带开辟工作,建立抗日根据地。麦收后,游击队到东板桥村宣传抗日,号召"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并向地主送条子,指名征集抗日救国军粮。...[详细]
陈桂荣,女,1917年出生于紫陵乡东窑头村。1937年入伍,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宣传员,沁源县牺盟会协助员、区秘书、县委组织部长、区长、县政府生产科长等职。1944年在延安中央党校六部学习后,历任民主建国军总政治部-中校干事,解放军后方总医院科长,华北军区卫生部协理...[详细]
程万富(1915—1947)中共党员,山西昔阳县南界都人。1945年调温县任五区区长,领导群众运动成绩显著,《新华日报》(太行版)曾报道其事迹和经验。1947年3月30日,大屯战斗后,转移中被敌俘获。万富在狱中常把所分食物分给其他难友,并主动承担全部责任,以解脱被俘民兵。对敌人的严刑逼供,毫不屈...[详细]
程修德,1915年生,孟县西虢乡西逯村人,自幼双目失明。青年时期,在中共孟县地下党员姚守禄等人的帮助下,逐步树立了共产主义人生观。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并在党的领导下以占课算命为职业作掩护,担任孟县地下党的交通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走乡串户,出生人死,忍辱负重,为党为人民做了许多工作。...[详细]
程毅(1883-1908),原名秀申,字翘轩,修武县城内新街人。父名石玉,以教私塾为业。毅幼年随父读书,19岁考取秀才。后因废科举、兴学堂,乃先后就读于河朔学堂(武陟县木栾店镇)和河南高等学堂。 程毅在河南高等学堂求学时,正值帝国主义对中国多次发动侵略战争,腐败的清政府对外-投降,对内残酷镇...[详细]
程志英,女,1925年生于陕县,孟县城关乡北街学校教师。从1981年以来,多次被授予省、地、县"模范教师"、"少先队优秀辅导员"、"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程志英几十年盘如一日,热爱教育事业,以校为家,爱生如子,一心扑在教学工作上,1984年县教育局给予她在小学进行思想品德课教改的任务,培养学...[详细]
陈焕廷(1915~),阳庙乡南西尚村人。1949年入伍,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曾任陕西省农业改进厅小麦专业指导员、陕西咸阳花纱布管局组长、兴平农场场长。1949年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农业厅周至农场场长、农业厅农政科副科长、陕西省农牧厅高级农艺师。...[详细]
陈金声(1902-1976),修武县蔡坡村人。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受命组建方庄供销社,担任该社主任和党支部书记达20多年,为发展和活跃方庄一带的经济,满足山区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方庄供销社是陈金声和他的同事们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建立、并付出巨大的艰苦劳动才...[详细]
陈廉如(1916一1942)原名陈振方,温县陈家沟人,中共党员。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任八路军修械所教导员。在严重困难形势下,艰苦奔波,以劫获敌人运送中的物资自济。初建两月,完成手工造步枪百余枝,并为部队修复多件武器,受到朱德总司令嘉奖。1940年春,日寇残酷扫荡时,陈坚持游击战争中搞生...[详细]
陈思义(1934~),寨豁乡茶棚村人。194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入伍。曾任博爱县委秘书干事、宣传部干事、县委秘书,焦作市食品公司副经理,地委财贸部干事,新乡市农委副科长,延津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地委农工部干事,地区办公室副主任,新乡火电厂办公室主任,新乡市郊委副书记,市农委办公室副主任...[详细]
陈王廷(约1600一1680)字奏庭,温县陈家沟人,陈氏太极拳创始人。 陈王廷早年学习家传拳术,练就一身武艺。他惯使大刀,有超人的轻功绝技,是当时有名的拳手。明末曾在山东从事武术活动,后回乡任本县乡兵守备。 清初,陈为县学武生,但因进不了仕途,遂匿伏敞里,发奋造拳传世。依据祖传拳术,博采...[详细]
陈万通(1917~),上庄乡苏察村人。1942年毕业于甘肃医学院。1949年入伍,1980午加入巾国共产党。历任助教、内科医师、县卫生院长、哲卫生防疫处处长、防疫站站长、主任医师,并担任《甘肃省黑热病》编委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甘肃分会名誉理事。...[详细]
陈修道(1922-1966),沁阳县西向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沁阳县三区区委秘书,四区区委副书记、书记,县委-委员会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县委-书记,县委副书记等职务。1964年12月调任修武县委副书记。 陈修道为人耿直,光明磊落,坚持原则,艰苦朴素。19...[详细]
陈瑶生(1906——1979年),名国琪,字瑶生,王召乡东王召村人。系全国艺林画坛名家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瑶生自幼天资聪慧,酷爱绘画艺术。当时,家贫无钱购买笔墨纸张,他就用香头、木炭、红土在沙盘或废纸上练字习画。农村没有良师指导,他就从邻村借了几本破旧的《芥子园画谱》视为珍宝,朝夕临摹...[详细]
陈照丕(1893—1972.12.30)字绩甫,温县陈家沟人,陈氏十八世。他21岁时到甘肃、河北等地教拳,1926年返家。是年,温县成立国术馆,他和其三叔陈发科担任教习。1928年秋,北京著名药店同仁堂东家乐佑申和乐笃同兄弟托人聘师陈家沟,族人公推其前往。 陈到北京后,河南同乡会的清末翰林李...[详细]
崔长永(1893.12.~1982),郊区龙卧村人。自幼家贫,12岁到哲美森矿井下拉筐,受尽剥削和欺压。1925年初,他到福公司秘书瑞尼士家当厨役。此间,他和英人格拉斯的厨工冯金堂分头串联30多户英人家的雇员,为"五卅运动"中的上海-工人募捐。几天后,他俩将兑起来的50元钱如数交给地下党组织,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