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谯刚王司马逊,字子悌,晋宣帝弟魏中郎司马进之子也。仕魏关内侯,改封城阳亭侯,参镇东军事,拜轻车将军、羽林左监。五等建,徙封泾阳男。晋武帝受禅,封谯王,邑四千四百户。泰始二年薨。二子:司马随、司马承。定王司马随立。薨,子司马邃立,没于石勒,晋元帝以司马承嗣司马逊。 ...[详细]
司振桐(1924~),寨豁乡司窑村人。1945年6月入伍,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小学教员、教育科科员、督学、副区长、区长、县政府农业科科长、建设科长、副县长。1953年调河南省委农村工作部任组长。1954年调任郑州砂轮厂车间主任。1956年7月曾先后赴民主德国、苏联莫斯科参观学习。195...[详细]
宋祯,1927年生,武陟县阳城乡老城村人。1938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43年10月加人中国共产党。曾任通信员、宣传员、文化干事、排长、指导员、连长、团作战参谋、师作战科副科长、团参谋长、副团长、福州空军司令部情报处长、福州空军司令部参谋长助理、空军漳州指挥所司令部副参谋长。 ...[详细]
宋道善(1919~),清化镇三街人。1942年在博爱和顺货栈学徒。1946年与程作亮在商邱开设恒源栈并任经理。1954年私营工商业改造后任商邱振兴火柴厂经理。1956年与安阳火柴厂合并后,任安阳火柴厂副厂长。1981年调任安阳市工商联主委、民建安阳市副主委、河南省工商联副主委、全国工商联委员、河...[详细]
宋道行(1926~),清化镇三街人。1947年2月入伍,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部队见习参谋、团部参谋、军区干校区队长、副政治委员。1954年转业后,任内蒙古党校科长、党支部书记、包钢焦化分厂党组织部长、第一热电厂党委宣传部长、包头市建筑材料工业公司党委副书记、冶金矿山机械厂党委副书记、日用...[详细]
宋治国,男,汉族,1942年8月生,原籍沁阳市人,1950年随父迁来中站,曾在李封小学、焦作四中上学。1956年参加工作,先后在中站照相馆、中站钢铁厂、焦北钢铁厂、橡胶厂、市工会、市博物馆等单位工作。1989年调焦作书画院从事专业美术创作。 他自幼喜爱绘画,坚持业余创作,其作品先后在"光明日...[详细]
苏戈(1920一1947.3)原名刘载德,孟县西关堤北头村人。出身较富裕家庭,自幼好学。1937年,抗日怒潮席卷全国,正在中学读书的苏戈毅然休学,奔赴延安。经其叔父刘锡吾介绍,先入陕北公学,后到抗日军政大学四期三大队学习,学习结束被分配到八路军总部工作。1940年,又入邢台抗大一分校学习,此间加...[详细]
苏冠军(1904.4~1964.7)一名师五,温县城内人。1921年考入国立山西大学预科,二年后考入山西大学土木工程系,1927年毕业。1928年到河南河务局工程科工作,1931年2月调任河务局上南分局局长,负责中牟、郑县、荥阳三县境内黄河堤防工作,1937年改河南河务局为河南修防处,改分局为总...[详细]
苏立(968~1042),字挺之,郊区魏村人。弱冠即举三传科,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契丹入侵,黄河以北烽火连起,苏立将家财变卖,招募本地人当兵抵御外侵。此后,任大理寺丞、大名知县、通判州事。入朝,迁任太子中舍、供备库副使。之后又点岚、莫、石、凤、夔等五州,均有德政,升任右麒骥副使,...[详细]
孙宝书,1918年生,武陟县城关乡原庄村人。1937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学员、宣传员、-教员、副政治指导员、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中共焦作市委书记。晋冀鲁豫中央局,华北局《人民日报》社记者、。国务院人事局任免科副科长、科长,军队转业办公室主任,内务部农救司...[详细]
孙其堡,1920年生,武陟县小董乡小董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12月加人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宣传员、文化干事、政治指导员。武工队代理政委,60军卫生部三所副教导员。四川省什仿县县长,重庆市望江机械厂工会主席,工业局农机公司经理、工业局基建科科长,化工厂党委书记,计委工业计划处处长,电...[详细]
孙仁永(1920~1982),金城乡东金城村人。贫农出身。青年时,因生活所迫,到山西解州学徒,1932年返家务农。194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村民兵指导员、村长、支部书记等职。 1959年,百日无雨,孙仁永带领群众兴修水利,使粮食亩产高达271.5公千,比1958年增产20%,棉...[详细]
孙孝康,1924年生,河南省南阳县潦河镇人。自幼酷爱医学。1951年考入河南医学专科学校。1953年到武陟县人民医院工作,历任外科医师、主治医师、外科副主任。武陟县第二、四、五、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五、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孙孝康多年来潜心钻研医学,努力学习新的医学技术。1954年开始运...[详细]
孙言顺(1922~1985),武陟县孙庄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历任晋东南教导队第七旅司令部参谋、第二十五旅司令部侦通股长、吉林省军区作战科副科长、科长、独立第六师司令部作战科长、江西军区司令部勤务科长、江西赣南军分区参谋长、军事学院高级系学员、江西省赣州军分...[详细]
苏绍宽(1928~),清化镇二街人。1946年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太行一分区、解放军61军、华东军区空军司令部、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机要处任机要员、机要秘书等职。1956年调空军政治学校学习,结业后任空军高射炮兵105师干部科干事,527团3营教导员,43团政治委员,15师政治部主任、...[详细]
苏羽(1918——1989年),原名吉学武,紫陵乡东紫陵村人。193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至1937年在家乡从事地下革命工作,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区委组织委员,参加了党领导的沁济-,曾任晋豫边沁河独立游击大队大队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一直在山东工作。建国后,任山东省法院党组书记兼副院长...[详细]
唐风纪(1924~),许良乡唐村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参加工作。历任小学教师、完小校长、博爱县委宣传部干事、理论教员,平原日报、河南日报记者、、记者组长、采通处副处长,河南农民报室主任,河南省新闻学会、记者协会理事。1960年5月出席全国教育、文化、卫生、新闻、体育方面先进单位...[详细]
汤化武,1913年生,原名汤吉昌,孟县东小仇乡廉庄村人。1936年考入北平大学法商学院政治系,接受马克思经济学原理。学习期闻,正是停止内战,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战乱时期,汤化武曾参加学生组织的卧轨斗争-南下-团,蒋介石-接见两次。在上街-中被捕,经保释后到西安西北联合大学,1938年2月,奔赴延...[详细]
汤兰香(1923-1963),女,孟县西赵和村人。幼年家贫,父早丧,11岁在郑州拜豫剧名演员周海水为师。16岁出科,登台演戏,先后活动于开封、郑州、西安、洛阳、巩县、禹县等地。她天赋条件好,扮相俊美,聪明伶俐,记忆力强。多次与常香玉同台演出,戏路较广,不仅擅长青衣,而且小生戏也独具风格,还能表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