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贵臻

  • 郭贵臻,1928年生,孟县南庄乡上官村人。居四川三十余载,现为都江画院指导画师,灌县灵岩画院研究社常务理事。郭贵臻少年喜爱美术,14岁学画,后来受河南著名画家林国选画风影响,学画国画,并悉心钻研中国画大师吴昌硕、徐悲鸿、潘天寿等的作品,广泛吸收四川画家的长处,他走青城,逾三峡,熟悉巴山蜀水,实地...[详细]

郭建中 [公元1903年-1929年]

  • 郭建中(1903——1929年),紫陵乡西紫陵村人。1920年,建中考入沁阳省立第十三中学。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经常阅读《新青年》等革命书刊,思想日渐进步。中学毕业后,到东紫陵小学任教。大革命开始后,建中怀着追求革命的强烈愿望,毅然在家乡偕同本村的郭全隆(即郭济英)、郭舜仁和东紫陵的郭文祥...[详细]

郭兰英

  • 郭兰英,女,生于1951年9月,河南省博爱县阳庙乡沙丘埔村人,初中文化程度,1972年参加工作当清洁工,1985年12月加入共产党。她勤勤恳恳工作在环卫第一线,整年披星戴月,顶风冒雪,为人民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仅1981年以来,她牺牲的节假日和星期天就有200多个,从不计较个人报酬。1976...[详细]

郭立民

  • 郭立民(1918~),阳庙乡鹿村人。1944年西北大学毕业。曾任四川嘉阳煤矿、河南宜洛煤矿、湖北鄂南煤矿助理管理师、副管师,成都大川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东北煤矿管理局、煤炭工业部哈尔滨管理局、吉林煤炭工业管理局高级会计师。1978年任吉林省会计学会常务理事,内蒙煤炭工业联合公司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详细]

郭林 [公元1919年-2015年]

  • 郭林,1919年12月出生于河南省沁阳县,1936年1月加入中国共青团,193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太岳区三地委秘书长,山西沁水县委宣传部长,山西垣曲县委副书记,太岳区四地委党校负责人兼地委宣传科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六大队一中队指导员,福建省福安县委书记、福安地委宣传部部长,华东...[详细]

郭默 [晋][?-330年]

  • 郭默(?—330年),河内怀县人,晋朝将领。官至西中郎将、江州刺史。 郭默年少时地位卑微低贱,以壮勇事奉河内太守裴整,担任督将。永嘉之乱时,郭默带领幸存的士众自己担任坞主,驾着渔船抢劫东归旅客,数年后成为巨富,流民们很多都来依附他。郭默抚慰勉励将士,颇得他们欢心。 郭默妻子陆氏的哥哥陆...[详细]

郭全政

  • 郭全政,1925年生,孟县东小仇乡大宋庄人。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在太岳四分区孟县县大队(独立营)直属连任战士,连部文书,后调大队部(营部)任书记。1946年入党。1947年部队改编为太岳军区步兵第五十三团,在团部任参谋。1948年在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十五纵队四十五旅一三五团后改编为十八兵团...[详细]

郭守业 [公元1907年-1936年]

  • 郭守业(1907~1936),阳庙乡鹿村人。共产党员,沁阳师范学校毕业。他少年时代就热爱祖国,厌恶暴强,对人间不公之事,常鸣不平。1927年和郭风锵在鹿村组织”平民夜校”,并任教员,以教识字为名,宣传反帝爱国思想。后又组织“青年社”,参加者有六、七十人,组织大家学习《新世界》、《苏维埃》等进步杂...[详细]

郭舜仁 [公元1909年-1933年]

  • 郭舜仁(1909—1933年)乳名长元,紫陵乡西紫陵村人。1931年参加“沁阳抗日救国会”、1932年1月加入“青年反帝大同盟”。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沁阳首批中共党员之一。9月参加并领导了沁济武装-。-失败后,转战山西阳城一带,不幸被捕。后被解押至开封绥靖公署监狱。在法庭上舜仁身遭酷刑,但仍宁...[详细]

郭晓棠 [公元1910年-1969年]

  • 郭晓棠(1910一1969年),原名郭全和,紫陵乡西紫陵村人。先后就读于河南省立十三中学、一中、省立一师、中州大学附中和河南中山大学。 晓棠学生时期就追求真理,投身革命,受“五四”运动的影响,立志救国。他不仅刻苦钻研“国学”,而且认真阅读《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哲学》、《中国理论学史》、《先...[详细]

郭仪庭

  • 郭仪庭(1904~),阳庙乡鹿村人。大学毕业。1944年3月参加工作,历任中学教员,北方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主任,焦作兽医站主任,平原省农学院、北京机械化农学院、内蒙畜牧兽医学院副教授,华南农垦局工程师、农垦总局干校校长,海南热带作物学校、郑州畜牧兽医学校副校长。...[详细]

韩立纶 [公元1883年-1931年]

  • 韩立纶(1883--1931),字经亚,焦作市中站区西王封村人。光绪年间考中秀才。废科举兴学堂后,曾就学于开封法政学堂。就学期间,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假期,他由校返家乡,带头剪辫子,以示对旧习惯和清朝封建制度的反抗。l908年,韩立纶在开封私立中州公学教书时,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为河南同...[详细]

韩平清 [公元1893年-1971年]

  • 韩平清(1893-1971),修武县后雁门村人,出生于一个木匠世家。曾祖韩进全,精木工,尤善作耩地耧,世代相传,已历一百余载。 "门里出身,自会三分"。韩平清从小跟老人学艺,不仅继承了祖传技艺,而且不断创新改进,更使"雁门耧"名声大噪,远销豫北、晋东南、鲁西南及陕西、河北等地,每年订货者络绎...[详细]

韩清濂

  • 韩清濂,字静庵,又字河阳,别署献曝庐主,唐韩愈第四十世嫡裔,著名国画家。民国初年生,原孟县西武章,小韩庄人,祖父韩绶荣是清未最后一代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入民国后改称"祭祀官"。父亲韩思道,民国时曾任博爱县长、沁阳县河务局长等职。因博爱县有清代遗留下来数百亩韩文公祭田,于民国年间全家迁到博爱县王贺...[详细]

韩尚智

  • 韩尚智,生于1936年9月,武陟县人。1955年8月至1958年8月,就读于汲县师范(系中师),毕业后旋即参加革命工作,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初任孟县三中教师,继任县直机关干部文化学校教师。1962年8月至1979年,先后任孟县县委办公室干事、县革委政工组副组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之职。197...[详细]

韩同伦 [公元1892年-1958年]

  • 韩同伦(1892--1958)生于焦作市中站区朱村一个富裕家庭。1912年初中毕业后,在本村任小学教员,尔后任焦作中原公司兑换处职员,郑州兑换处主任等职。1942年后,历任本村治安主任,博爱县政协委员,抗美援朝分会和转建委员会副主任。1955年韩同伦参加工作,在焦作矿区政府工作,历任矿区建设副股...[详细]

韩允中

  • 韩允中(1918~),张茹集乡韩庄人。1942年参加工作,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滇缅铁路、粤汉铁路实习生、工务员,衡阳铁路局工务段副段长、分局工筹科副科长。1952年参加抗美接朝,在铁道兵11师任科长,1954年回国,任11师53团副参谋长、副同长。1964年出国支援越南抗美斗争,任团部...[详细]

韩秩吾 [公元1903年-1942年]

  • 韩秩吾(1993-1942),原名天叙,修武县磨石坡村人。始读私塾,后到修武县第一完全小学就读,1925年,毕业于河南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即到修武县第一完全小学任教。同年,加入巾国国民党,并和常文熙、张润三、薛楹之等,组建了国民党修武县党部,韩被选为执行委员。在此期间,他作了不少有利于革命的工作。...[详细]

郝象吾 [公元1899年-1952年]

  • 郝象吾(1899~1952),原名郝坤巽,字象吾,留学美国曾用名K、S、Hr,武陟县南东陶村人。复旦大学教授、著名生物学家。 郝出生在农民家庭,幼年曾读私塾,辛亥革命后到县城上小学堂,后赴省城开封考入留学欧美预备学校。1917年被选送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留学,攻读6年,获遗传学博士学位。19...[详细]

何瑭 [明][公元1474年-1543年]

  • 何瑭(1474~1543),字粹夫,号柏斋,虚舟,生于武陟县千秋乡头铺管(今何营村)。七岁时随家迁入怀庆府城内(今沁阳县城关镇),他自幼聪颖好学,才华出众。《明史》“儒林传”记载:何塘“年七岁,见家有佛像,抗言请去之”。弘治十四年(1501年)乡试第一,第二年中进士,选人翰林院为庶吉士,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