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祯(1919—1948年),西万镇西万村人。1940年参加民兵,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7月随军南下,任中共栾川三川区委副书记。同年11月,胡宗南部进犯栾川,在转移中与部队和上级组织失掉联系,时值大雪封山,迷失方向,被地主武装大刀会捕获。该会头目王国杰严刑审讯,并以死相威胁。希祯...[详细]
杜珏(1931~),清化镇十街人。1947年入伍,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到北方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学习。毕业后分配到沈阳川厂工作。1953年到捷克斯洛伐克留学。回国后,调沈阳黎明机械公司任车间主任、试验室主任、计量科科长、检测科科长、质量处副处长、高级工程师等。 ...[详细]
杜玮(1924~),清化镇十街人。中共党员,1945年入伍。先后在博爱中学、北方大学工学院、华北大学工学院任教员、班主任等职。1951年到莫斯科动力学院留学,回国后任一机部机床研究所工程师,陕西机械学院自动控制系教员、系主任,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科系主任,中国数学学会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学会委员、工...[详细]
杜毓沄,男,汉族,1908年生,河南省博爱县人。1938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河北民军华北军政干部训练所、八路军晋南军政干部学校任教务主任,在太行文化教育出版社任文化教育部长、副社长等职。1939年,任新华日报华北分社副社长兼华北新华书店总经理;1943年,先后在中共太行八专署和...[详细]
段海青(1924~1947),清化镇九街人。幼时家贫,13岁到 局长赵熙伯家里当勤务兵。1938年日军侵占博爱后,给皇协军旅长王奎英当护兵。由于他常与共产党员原远接触,受到革命影响,于1944年带1连士兵起义投诚八路军,被编入沁博县独立营。后因经不起考验,又携 反水下山。 段返回王奎英部后,...[详细]
段景璋(1925~),清化镇八街人。1947年5月参加工作,195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2月调华北卫生学校医生班学习,1951年11月毕业,调县人民医院任医生。1951年11月调焦作煤炭干校任医疗室主任、医生。1953年参加北京市卫协医师进修学院学习。1955年调北京煤炭学院任医疗室...[详细]
段晴川(1812—1893)字文澜,号春湖,又号柳桥,温县大玉兰村人。书艺精深,道光十七年(1837年)拔贡,廷试第一。初授兵部七品京官,历官军机章京、职方司员外郎,浙江、山西、京畿等道监察御史,直至内阁侍读学士。 其为御史,仅两年时间,时值太平军兴盛时期,曾上疏“剿匪”,主张镇压农-动。辞...[详细]
杜庆荣(1925~),柏山乡-村人。1945年入伍,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转到地方,任博爱县委会秘书、干事、组织干事。1949年2月随军南下,先后任长江支队二中队小队长,福建省平和县县委会秘书、县检察长、-长、县长、县委-,漳州市革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等。...[详细]
杜伟(1909~),女,原名魏荣兰,清化镇三街人。1935年考入中国大学。1936年加入“民主先锋建国队”(简称民先)。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赴西安,经西安“民先”地方组织介绍,于1938年春到延安陕北公学院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关中鲁迅师范学校教书。1940年调太行边区政治部工作,同年加...[详细]
杜毓铣(1926~),清化镇十街人。1945年入伍,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到北方大学工学院学习。历任晋冀鲁豫军区军工四厂技术员,太原钢铁厂技术员、人事科长。1951年到苏联莫斯科钢铁学院留学。回国后,调冶金部钢铁研究室高温合金室任工程师,钢铁研究室副主任、钢铁研究院精密合金研究部副...[详细]
杜严(1875~1938),字友梅,清化镇二街人。是一位卓有成效的爱国实业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潜心营办实业,力图实业救国,曾先后参加组建和创办“中原煤矿公司”、“宏豫铁公司”,对近代河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杜严出身清贫,幼时父母相继下世,兄嫂将其抚养成人。他少时颖敏好学,从...[详细]
樊道成,1939年出生于渠沟乡前赵村。1962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先后在安康市汉剧院绘景,市文化馆和教师进修学校、安康师范美术专业班(大学班)任教,职称副教授。利用业余时间徒步1840公里在商洛、安康、汉中、关中、豫西、鄂西作社会调查,创作有红25军长征路写生六百幅。先后发表于《大众美...[详细]
范泛红(1924-1971),女,原名常精艺,修武县张弓铺村人.曾随父先后就读于南京的小学,西安的兴国中学和兰州的西北师范学院。发生在她身边的"西安事变",使她从少年时代起就萌发了爱国思想。她在高中求学时,受一位女共产党员同学的影响,两人同人西北师范学院,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进行革命活...[详细]
范攻(1921-1983),原名范承廉,修武县周流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干事、连指导员、营长、工兵营教导员、团参谋长、团政治部主任、铁道兵团政委、师后勤部政委、铁道兵后勤部驻华东办事处副政委等职务。 在范攻参加革命工作的45年时间内,就有35年是在硝烟弥...[详细]
范景中 (1951.11—)别名墨一, 河南沁阳人。 擅长美术史论。1981年于浙江美术学院艺术理论系研究生毕业。历任内蒙古乌盟师范学校教师,浙江美术学院艺术理论系讲师,《新美术》、《美术译丛》副主编。发表论文《比较美术和美术比较》、《研究和方-》、《谢赫的骨-》等。 ...[详细]
范金堂(1904—1928)字玉甫,又名赤波,温县留尚村人。温县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范青年时代就学于开 安德烈中学,与孟县同学刘锡吾(早期地下共产党员)交往甚厚。大革命时期投笔从戎,在国民革命军冯玉祥部任职,其间秘密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他能书善画,在部队中鼓动革命思想...[详细]
范伦五(1893-1969),原名0臣,修武县范庄人。幼年在本村私塾读书,毕业于修武县第一完全小学。从1919年起,先后在修武、安阳、厦门、安徽等地的教育界、旧政界做事近20年,教学严谨。教德高尚,廉洁奉公,主持公道,在修武县士绅中有一定威望,与各界人士有着广泛的联系。 1937年10月,日...[详细]
樊守学(1910-1963),修武县小官庄村人。出生在太行深山区一个只有1户人家的黑双村,靠开荒、烧木炭过着十分贫苦的生活。 1943年秋,八路军到修武县金岭坡一带开辟抗日根据地。并用节省下来的口粮救活了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樊守学和广大贫苦农民,使守学认识到只有跟着共产党闹革命,贫苦人民才能获得...[详细]
范天枢,1924年生,孟县谷旦乡中逯村人。1939年在山西长治参加革命,次年12月在太行三分区祁县独立营任政治指导员。1948年在太行三纵队七旅警卫营任教导员。参加淮海战役时英勇善战,在第二阶段战斗中生俘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经中原军区三纵队七旅党委批准,授予"甲等功臣"称号,并奖授中州币4...[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