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 (1932~2002) 笔名戈华、烈石。山东临邑人。中共党员。1946年毕业于渤海第二中学。1947年参加革命,历任鲁渤贸易公司出纳,德州粮食公司秘书、科长,山东省粮食厅科员,西藏工委计划局科长,淄博市粮食局科长,淄博日报社主任,《世纪潮》、《新大陆》杂志主编,高级。山东省新闻学会理事...[详细]
张曰凯 (1936~) 笔名岂凡。山东武城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52年参加工作,历任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人民文学》、《小说选刊》杂志,副编审。中国作协秘书处处长、创研部副局级调研员,中国期刊协会理事会第二届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1956年开始发表作...[详细]
张玉圃(1905—1977)原名张之藩。庆云县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任南皮县县长。 1940年任鲁北专署文教科长。1943年3月任庆云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45年任惠民行署民政科长。1946年任华东支前大队大队长。1947年复任惠民行署民政科长。济南解放后,任山东省民政厅办公...[详细]
张正见(527—575年?),字见赜,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人。诗文兼擅,而以五言诗开启唐律,使其成为南朝陈的一位重要诗人。 张正见的父祖原为北朝人:祖父张盖之,为魏散骑常侍、渤海长乐二郡太守;父张修礼,为魏散骑侍郎,后归梁仍拜本官,再迁怀方太守、张正见自幼随父入梁,13岁向继立为太子的...[详细]
赵登勋 (1919—1971)曾用名刘润生。临邑县人。1939年6月任陵县五区动委会武装科长。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1月任陵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兼县大队大队长、县委委员。1944年底参加渤海区的整风学习后,调任中共三边县委宣传部长、临邑县委组织部长。新中国成立初期,任河北省杨忠县 (当...[详细]
赵明新(1914—1967)字杏村。乐陵县古楼张村(今属乐陵市)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2年任天津团市委宣传部长和青工部长。同年8月,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1935年在狱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中共山东省委特派员、济南市委书记、鲁北特委宣传部长和清河特委委员、宣传部长。后...[详细]
赵蓬珠(1903—1971)女。齐河县人。青岛市体委副主任。中国体育界知名人士。在全国篮坛颇有名气,被称为北京师范大学“篮球五虎”之一。曾入选中国篮球队,参加远东运动会。相关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同年(公元1903年)出生的名人: 杨中一 (1903~1963) 山东省德州市禹城 ...[详细]
郑家义(1921—1947)禹城县郑庄村(今属禹城市)人。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入伍, 在冀鲁豫军区某团当侦察员。 多次深入敌巢侦察敌情,屡立战功。1947年任第二野战军五十五团侦察连长, 同年荣立特等功。同年9月在河南宣化店战斗中牺牲。 ...[详细]
周庆祥(1904—1948)原名周昭桐,字云亭。夏津县城北陈庄人。国民党军将领。出生于富裕农家,幼读私塾,后相继就读于夏津县第一高等小学、东昌二中。1925年10月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次年10月毕业后,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 随部队参加北伐,先后任见习官、排长、连长等职。1927年9...[详细]
周荣先(1919—1985)乐陵县前周村(今属乐陵市)人。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乐陵县七区动委会组织科长、二区区委书记、渤海沧南专署支前指挥部主任、吴桥县副县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德州市-局长,德州地区公安处长、法院院长,山东省公安厅治安处处长,中共山东省委-...[详细]
周志成(1904—1979)武城县李家户乡刘王庄人。上海人民杂技团杂技演员,口技表演艺术家。口技表演粗犷奔放,中气足,声音洪亮。模拟逼真,惟妙惟肖。创作了《公社的早晨》《东风压倒西风》等优秀节目。与其四弟周志良(孙泰)首创利用麦克风表演口技,提高了口技艺术的表现力。1953年后,多次出国访问演出...[详细]
朱多锦 (1945~不详) 原名朱晓泉,号铸鉴。山东齐河人。1969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73年起先后在禹城八中、二中、一中、齐河师范学校担任语文教师,1993年到山东省作协创联部工作,后任《山东文学》室主任。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200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我们笑在最...[详细]
朱衡彬 (1922~2002.10.7) 笔名朱红兵。山东陵县人。中共党员。1943年毕业于延安鲁艺文学系,1940年在延安参加革命工作。历任中共三边盐池县区委宣传科科长、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部长,宁夏省委宣传部干事,宁夏省文委文教处副处长,省文化局副局长,甘肃省文联副主席,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详细]
朱寨 (1923~2012.3.7) 原名朱鸿勋。山东平原人。中共党员。1943年毕业于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历任中共黑龙江省甘南县委书记,中共东北局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中宣部文艺处干部,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六...[详细]
宗吉庆 (1913—1939)宁津县后宗村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8月任中共宁津县委宣传委员, 后负责县委全面工作。 1935年为保护其他同志被捕。1936年7月牺牲在狱中。 ...[详细]
左金魁 (1898—1971)乐陵县(今乐陵市) 人。西河大鼓演员。受叔父左玉玺(西河大鼓革新者)的影响,自幼喜好鼓书。12岁拜庆云县鼓书艺人李玉和为师,学唱西河大鼓6年。 学习的主要曲目有《金钟记》《三开案》等。出师后随叔父活动于惠民一带。左金魁继承了经叔父革新的被称作“东口改”的西河大鼓的演...[详细]
左玉玺(1890—1943)乐陵县(今乐陵市)人。鼓书艺人。家境贫寒。16岁时,拜邻村段家鼓书艺人王江中为师,学唱东路大鼓(亦名老东口) 。苦练3年,学会演唱《花驴》《三国演义》《伐树望友》《截江夺斗》《回荆州》等书目。后与弟左玉成、左玉堂在惠民、阳信一带边练功边演出,演唱水平显著提高,得到好评...[详细]
崔立(?—1234年),金末大将。将陵(今山东省德州市)人。出身无赖,蒙古军南下时,他参加河北地主武装为军官。金哀宗天兴元年(1232年)在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围城中,被任命为西面元帅。次年杀宰相,立梁王完颜承恪为监国,自称太师,军马都元帅,尚书令,郑王。他以与蒙古军议和为名,搜刮金银送梁王和...[详细]
华廙,字长骏,曹魏太尉华歆之孙,太常华表长子。以岳父卢毓典选,避嫌不举姻亲,故华廙三十五岁仍不得仕。 后为中书通事郎。晋武帝司马炎以华廙气量宏大,思维敏捷,且有才有义。泰始初年(265),授予冗从仆射,历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前军将军、侍中、南中郎将、都督河北诸军事。以父死服丧,固辞不复任忤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