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恢(284年-345年),字道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 ,曹魏镇东大将军、司空诸葛诞之孙,东吴右将军诸葛靓之子,东晋时期重臣,名士。 诸葛恢年少知名,初任即丘县长、临沂县令。八王之乱时,南渡江东。琅琊王司马睿任安东将军时,以诸葛恢为主簿、江宁县令。因讨周馥有功,封博陵亭侯。司马睿...[详细]
诸葛建(?―253年),诸葛恪幼子。任吴国步兵校尉。其父被诛后与母亲、哥哥诸葛竦逃亡。哥哥诸葛竦被杀,诸葛建渡过长江,准备北上逃到魏国,走了数十里的路,被吴兵捕杀。...[详细]
诸葛京(生卒年不详),字行宗;三国名臣诸葛亮之孙,诸葛瞻次子。诸葛瞻与诸葛京之兄诸葛尚在绵竹抗击魏军战死后,与诸葛亮有直系血缘关系的仅存诸葛京一脉,蜀汉灭亡之后,他与诸葛攀之子诸葛显于咸熙元年内移河东,初任郿县令,后任江州刺史。...[详细]
诸葛均,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诸葛珪之子。三国时吴大将军·诸葛瑾、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同母弟。 父亲诸葛圭早逝,其兄诸葛亮与诸葛均及两名姊姊便由叔父诸葛玄抚养成长。后来汉廷选任朱皓以代诸葛玄之职,幸好诸葛玄与荆州牧刘表有旧交知情,便带诸葛亮与诸葛均同往依附,与兄长诸葛亮及两名姐姐避乱到荆州南...[详细]
诸葛玫(?-307年2月20日),字仁林,琅邪阳都人,诸葛绪的孙子,诸葛冲的儿子,诸葛诠和诸葛婉的兄弟,在西晋官至侍中、御史中丞。在晋怀帝即位后,与周穆等试图拥立司马覃,被辅政的东海王司马越处决。 逃邺 二年(303年),骠骑从事诸葛玫和前司徒长史牵秀舍弃长沙王司马乂逃到邺城,极力宣传...[详细]
诸葛攀,诸葛乔之子,诸葛显之父,在蜀国官至行护军翊武将军,诸葛恪在吴国被杀后,其家族也被杀尽。而诸葛亮在蜀已有后代,当诸葛恪昭雪后,诸葛攀成为诸葛瑾唯一的后嗣。亦早病卒。...[详细]
诸葛乔,诸葛亮嗣子,诸葛瑾过继给诸葛亮,字伯松、原字仲慎,官至翊武将军。他与胞兄诸葛恪在吴国的名声颇大。到蜀国后,任驸马都尉。诸葛亮视他如亲生儿子,深恐其成为庸人,管教甚严。诸葛亮北伐屯驻汉中,让诸葛乔同士兵们—起,参加与督运军粮地艰苦工作。228年卒,年二十五。...[详细]
诸葛融(?-253年):东吴大将军诸葛瑾的幼子。生年不详,卒于三国吴主亮建兴二年。琅邪阳都(今属山东沂南)人。字叔长。学为章句,博而不精,性宽容,多技艺,善书。拜骑都尉,后为公安督,徙奋威将军。吴主亮诛其兄诸葛恪,融饮药死。 本 名 诸葛融 字 号 叔长 所处时代 中国-三国时期...[详细]
诸葛婉,琅琊阳都(位于山东省东南部)人,晋武帝司马炎的夫人。其父名诸葛冲在晋朝任廷尉一职;其祖父诸葛绪曾任魏时太山太守、雍州刺史,参与灭蜀之战,其间被钟会诬陷而收其军队。入晋后为太常、卫尉等职;其兄诸葛铨,任散骑常侍;其弟诸葛玫任侍中、御史中丞。诸葛婉可说出自官宦之家。 诸葛婉是诸葛冲的女儿...[详细]
诸葛绪,字不详。琅邪阳都人,西晋官吏,仕魏历泰山郡太守、雍州刺史。曾参与灭蜀之战,其间被钟会诬陷而收其军队。入晋封乐安亭侯(辟雍碑),为太常、卫尉等官。 孙峻十万大军北伐,镇东大将军诸葛诞御敌,兖州刺史邓艾不从节度,派泰山太守诸葛绪赴战,击退吴军。《三国志》邓艾传史称:“吴大将军孙峻等号十万...[详细]
诸葛玄(?―197年),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西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叔父,曾为刘表的属吏,东汉末年官员,官至豫章太守。 人物生平 初为刘表的属吏,奉刘表之命出使汉廷传达荆州概况,出发前获知兄长诸葛珪病逝,向刘表请求完成使命之后赴泰山照料诸葛圭的后事,获刘表准许...[详细]
诸葛颐,生卒年不详,字道回,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晋太常。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孙,吴右将军诸葛靓长子,东晋尚书令诸葛恢兄。弱冠知名,受到晋元帝的器重。晋简文帝司马昱为琅邪王时,诸葛颐任琅邪国相。...[详细]
朱时茂,1954年3月28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沭县,中国内地影视演员、小品演员、导演。 197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福州军区话剧团演员。1975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水华选中朱时茂饰演影片《西沙儿女》中的傅海龙,从此步入影坛。1983年正式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1987拍摄《长江第一漂...[详细]
郯子(生卒年月不详),己姓,子爵,春秋时期郯国国君(今山东临沂郯城县)。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少昊(姓已,名挚,字青阳,建都穷桑,故号为穷桑氏,也称金天氏)后裔中的炎族首领就封于炎地,称炎国。属人方。炎,古音亦读谈(Tan),春秋前后,国名多加“邑”字,从而炎国演化为郯国。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详细]
艾扬 (1922~1994.12.29) 原名续宗先。山东平邑人。中共党员。 初中毕业。1944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山东鲁中第二军分区宣传队戏剧组长,鲁中军区宣传大队戏剧队长,第三野战军35军文工团队长、编导股长,中央电影局艺术处秘书,海军政治部创作研究组长、文工团编导、文化部创作员。194...[详细]
白槐 (1941~) 本名王槐一。山东苍山人。民盟成员。1965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历任北京市云岗中学教师,《中国旅游报》、记者、文艺部主任、副刊部主任,高级记者、高级。中国旅游文化学会秘书长、副会长。196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风雨苍山》,诗...[详细]
陈德宏 (1943~) 笔名鲁东。山东临沭人。1966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学教师、教导主任,《甘肃建筑报》记者、,《当代文艺思潮》杂志,甘肃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干部,《飞天》杂志副主编、主编、名誉主编。甘肃省政协第八届委员、第九届常委,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甘肃省作协副...[详细]
陈景河 (1940~) 山东蒙阴人。196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历任部队军马场学军干部,延边人民出版社汉文文艺室、室主任,《金达莱》杂志主编,延边作协副主席,吉林省作协专业作家,吉林省作协理事。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仙缘风情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