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雪竹 (1950~) 笔名晓樵。女。山东沂水人。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曾赴内蒙古、河北农村插队务农,历任牧民、兵团战士、赤脚医生、中学教师,深圳市文联专业作家。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无碑年代》,中短篇小说集《北国红豆也相思》,电影文...[详细]
齐风山(1918—1983)临沂山北头村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办起全县第一处农业合作社,并任社长。他带领群众打井抗旱,实行科学种田,使粮食获得丰收,农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翌年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 ...[详细]
齐红 (1954~) 笔名唐敏。女。山东沂水人。高中毕业。历任福建省图书馆馆员,福建省作协干事,厦门市文联《厦门文学》。职业作家。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诚》、《走向和平》、《圣殿》、《李清照》,散文集《青春缘》、《纯净的落叶》、《屋檐水滴》等。报告...[详细]
秦德纯(1893—1963)字绍文。沂水县后埠东村人。1916年毕业于保定军校第二期步科,在济南陆军第五师当见习军官。1920年入北京陆军大学第六期,1922年毕业,任河南豫东镇守使署参谋长。1925年接受国民军第二军第五师番号,任参谋长兼骑兵团团长。1926年后历任第二十四师师长、第一军第一师...[详细]
丘巨源(?—484年),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人。南朝齐文学家。 丘巨源少年时期,在丹阳郡举为孝廉,为宋孝武帝所知。大明五年(461年),敕助徐爰撰修国史;大明八年(464年),江夏王刘义恭使掌书记。“明帝即位,使参诏诰,引在左右”,成为内廷中显赫的文士。之后,“自南台御史为王景文镇军参军...[详细]
全胜(1848—1914)字凯臣,又名全立道。兰山县颜家红埠寺(今属临沂市)人。爱国将领。少时曾做过小本生意,成年后投军,随部驻防兖州。当时黄河经常决口,全胜随部治理黄河。他性情勇毅,臂力过人,治河时立大功,被提升为千总。在治河10年间,屡建功业,又被提升为游击、管带、左营参将以副将补用。后又多...[详细]
任光修(1920—1983)原名任广秀。苍山县人。1938年10月参加临郯青年抗日救国团,后任第二分团常务主任。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临沂县委秘书、干事,鲁南青救会三分会会长,临郯邳县委委员、宣传部长,兰陵县委委员、宣传部长、代理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政委,凫山、泗水、苍山县委委员、-部长。1...[详细]
任庆德(1919—1948)苍山县沙埠西村人。1938年春参加临郯青救团,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任华野三纵八师二十三团一营教导员。翌年3月在洛阳战役中壮烈牺牲。战后,被三纵追授“战斗英雄”称号。经历历史事件: 洛阳战役 同年(公元1919年)出生的名人: 刘天祥 (191...[详细]
任柱恩,1952年3月15日出生于山东省沂南县南官庄村。1968年初中毕业,1969年11月应征入伍,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提拔为干部,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二营六连指导员。 1979年2月17日,忍无可忍的我边防军民向入侵我国边疆的越南军队发动了自卫还击作战。 战斗打响的当天,任柱...[详细]
尚梅兰(1909—1947)女。革命烈士。临沂县尚庄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出嫁到郯城县李庄村。1944年秋,她被选为村妇救会长,带领全村妇女为八路军碾米磨面、做军鞋、送军粮、抬担架,多次受到党组织和部队-的表扬。夜里做军鞋,有时通宵达旦。她编了许多歌谣,和姐妹们边做活儿边唱:“妇救会,姐妹团...[详细]
尚明 (1905—1972)临沂商家庄人。1932年任费县教育局科员。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任中共费县临时县委书记。1938年后任费临县委书记、沂临边县县长。 1944年3月赴延安中央党校学习,被选为中共七大代表。后任沂蒙专署专员。1951年后任财政部副司长、商业部机关党委会书记等职...[详细]
邵德孚(1897—1967)沂水县后马荒村人。1917年肄业于临沂-中学,后到沂水当小学教员。 1926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翌年4月,任中共沂水支部委员,以国民党沂水县党部宣传部长的公开身份为掩护,秘密组织农民协会, 开展农-动。1929年5月,中共沂水县委遭破坏,负责...[详细]
石金芝(1915—1941)字涵九。临沂河东石家村人。哥哥石金鼎1939年秋任中共苍马办事处联埠乡民主乡长,1941年4月在苍马区(今临沭县) 石埠村突围战中牺牲。弟弟石金铎,中共党员,1939年被滕县汉奸申宪五逮捕,不久就义。他1938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沂沭河地区组建了临郯青救团第十九分团...[详细]
时俊(1917—1947)原名时鸿俊。平邑县资邱乡时家村人。1935年考入费县师范讲习所,毕业返乡教书。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分配从事地方武装工作,多次出色完成任务。历任费北县武委会副主任、主任,蒙山县委委员、县武装部长。1947年4月, 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他率县大队一部掩护县...[详细]
宋开周(1925—1985)莒南县宋家庄人。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参加八路军。1948年回乡任村党支部委员兼民兵连长。1955年任村党支部书记。同年,他在科技人员的协助下,开始潜心研究地瓜“窝瓜下蛋”栽培技术。1960年,出席-召开的全国民兵代表会议, 会上奖给他半自动步枪1支,受...[详细]
宋敏(1912—1977)女。苍山县人。1941年参加革命,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建立后任济南火柴厂托儿所所长, 被职工誉为孩子们的“第二个妈妈” 。1959年被省人委授予先进生产者称号。 ...[详细]
宋荣文(1911—1938)又名荣蓉、荣闻。苍山县白山村人。其父宋宜安大革命时期参加农民协会,是临、郯、费、峄四县边联党组织领导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7月参加苍山-。1937年参加抗日民族解放促进委员会。1938年初参加临郯抗日救国团, 春转入临郯青年抗日义勇队,任一中队队长。6月任边...[详细]
宋宜安 (1887—1973)苍山县东白山村人。193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其长子、 次子也于翌年加入共产党。1933年7月在苍山-中他任西路指挥。1938年9月, 其次子牺牲后,又送小女参加八路军,妻子、儿媳也参加革命。1940年1月任讨顽副总指挥,率21个自卫团摧毁制造管流庄惨案的顽固派县...[详细]
宋幼准(1898—1977)郯城县港上村人。1927年加入国民党。1930年任郯城县三小校长时以国民党员身份掩护共产党人刘之言开展工作,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的中共临郯县委就设在他任校长的第三小学内。1941年后任鲁南专署粮食科科长、滋阳县县长、尼山专署副专员等职。解放战争中,他的次子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