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兆坤(1916—1949)临沂罗庄湖西崖村人。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任临沂县朱陈区武装部长。 1949年2月南下浙江省兰溪县万坛区任区长。短时间内在全区筹集军粮数百担。7月初,国民党残匪和暗藏的武装特务在金(华)、兰(溪)、汤(溪) 3县发动-,他带队前往围剿。与匪徒激战时被匪徒...[详细]
马鸿祥(1915—1968)费县上冶镇人。1939年春,八路军一一五师到达费县后,他主动要求将自己组建起的抗日武装编为一一五师东进支队八大队。 翌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2月后随军南下,历任广西自治区粮食厅厅长、省财办党组书记等职。“文革”中被破孩致死。1982年,自治区党委为其平反昭...[详细]
马健(1897—1974) 原名马振经,字为九,今流峪镇乐平庄人。曾在本村教过私塾,在大连当过码头工人,后回家务农。他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声望。“七七”事变后,他为挽救民族危亡,在当地组织抗日武装,投身革命事业。1938年7月被选为南阳乡副乡长,组织了100多人的武装。同月,加...[详细]
毛文林(1910—1983)沂南县大张庄人。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后任乡长、村支部书记。带领群众打井、修水库、建果园,1959年仅苹果一项纯收入即达1万余元。1962年,带领社员开垦荒岭、坟地,当年多收地瓜75万公斤。翌年,被评为华东农业劳动模范。 ...[详细]
马如林(1920—1985)费县两泉庄人。1956年到蒙阴县常路供销社工作,后任经理。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急群众生产、生活之需,每年下乡售货260余次,并坚持为11个村的785户农民上门送货。1963年被评为山东省先进生产者。 ...[详细]
孟庆科(1901—1981)莒南县后寨子村人。1952年带头成立农业合作社,任副社长。创谷子亩产400公斤、玉米亩产500公斤的纪录。1952年相继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和华东地区农业劳动模范。 ...[详细]
孟庆云(1918—1968)莒南县寨子村人。1952年任农业合作社社长。1955年任村党支部书记,因带领群众发展农业生产成绩突出,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1965年被评为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详细]
苗长水 (1953~) 山东沂南人。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70年入伍,历任陆军201师班长,营部书记,济南军区《前卫报》,济南军区创作室创作员、创作室主任。山东省作协副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中短篇小说集《犁越芳冢》...[详细]
苗得雨 (1932~) 山东沂南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1946年参加工作,历任区通讯站副站长,鲁中南报社和大众日报社主办的《农村大众》通联、、记者,山东省文联和华东文联创作员,《前哨》和《山东文学》副主编,省作协负责人,省文联、省作协副主席,省文联党组副书记。1946年...[详细]
米栻民(1897—1954) 名玉廷,字民,回族,今平邑镇人。1919年济南正谊中学毕业回乡后,积极宣传“五四”运动,组织开展 日货的活动。他生性倜傥,轻财重义,喜爱交游,富有爱国热情,尤其关心乡里的文教事业。1928年,平邑街高级小学停办,米栻民受费县县长委托为学校护理。1931年,“九•一八...[详细]
密希山(1920—1952)临沂河东密家村人。1938年春参加抗日民兵组织。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 194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三十八军一一三师三三八团二营四连任班长,随-战10余省,参加过天津、宜沙、渡江、湘西、广西、滇南等战役,行程12万公里。1951年1月...[详细]
穆守营(1921—1953)沂南县泥泉官庄村人。中国人民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出身贫农。 抗日战争时期参加民兵。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带领本村十几名青年民兵参军,编入鲁中军区第九师。先后参加了高密战役、鲁南战役。后在峄县战役中负伤, 回地方疗养。1947年7月痊愈归队。1949年渡江...[详细]
聂邦云(1915—1974)莒南县大河南村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试种“金皇后”玉米获高产。翌年被评为省农业劳动模范。任村支部书记后,带领群众整地治水,使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在该村人均不足07亩地的情况下,一季即向国家交售粮食62万公斤。 ...[详细]
钮恩升 (1913—1975)莒南县曹家庄子村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6岁时父母相继去世, 被在何家店村做佃农的堂叔收养,定居该村。1943年组织8户贫苦农民成立变工互助组。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村农民救国会会长,兼任村变工队长,领导村民开展生产自救,把开荒生产的粮食用于拥军支前,救济烈、军...[详细]
庞夫力(1918—1982)莒南县环河涯村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任莒南县委组织部长、县委书记。“文革”前任上海市机电一局党委副书记。“文革”中任上海市革委会常委、机电局党委书记。1977年曾被隔离审查。是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详细]
潘桂兰(1919—1972)女。平邑县东固村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建立后先后任小平安庄村党支部副书记、书记。带领群众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打井2眼,改造河滩200亩,改善了生产条件。1957年被评为省农业劳动模范。 ...[详细]
裴干美(1905—1947)女。费县林涧村人。革命烈士。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21岁时出嫁到朱田村。1942年被选为村妇救会长,积极带领全村妇女拥军支前,搞生产,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和奖励。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由吾区妇救会宣传委员,为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努力工作。1947年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详细]
钱振帮(1892—1967)费县小探沂村人。1955年任农业社社长后,带领群众深翻整地,改良土壤,打井浇地,同时成立运输队、装卸队,改善了生产条件和社员生活,使全村人均口粮达到250公斤,工值达0.8元。1958年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 ...[详细]
乔汉忠(1923—1983)蒙阴县保德村人。1958年进本县城郊公社修配厂当工人。先后试制出锅驼机、 4马力柴油机、轴承手推车、移苗器、手推式小麦收割机等农机具。翌年被评为山东省建设积极分子。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