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良(1891—1976)莒南县聚将台村人。1940年,他送长子参加八路军,两年后又将17岁的次子送到区中队。在1946年他动员三儿子首先报名参军,还劝说刚结婚十几天的三儿媳支持丈夫参军。长子和次子牺牲,他强忍悲痛,和儿媳们一起碾米磨面支前,并动员两个儿媳先后改嫁。1950年,三儿子又牺牲在朝...[详细]
刘玉美(1903—1985)沂南县庙前车疃村人。全国先进生产者。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到沂东县寨西区做地方工作,后任副区长。自1947年5月,历任沂东县建设科科长、莒沂县林业所所长。1953年调沂水县任国营杨家城子苗圃主任。任职7年间,苗圃共培育各种苗木1000余万株,不仅满足了沂水...[详细]
刘占德 (1926—1945)沂南县苗家庄人。1939年入伍,194 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1943年的第一次讨吴战役中炸敌碉堡,被鲁中军区记一等功,授予“0英雄”称号。1945年6月,在执行侦察任务时牺牲。 ...[详细]
刘兆雨(1913—1969)临沂县沈牌子村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任村支部书记。 1962年,他率先在涝洼地试种水稻,亩产达200余公斤,当年向国家交售粮食31万公斤。1963年被评为省农业劳动模范。 ...[详细]
刘之言(1906—1933) 原名照巽,又名汾,字之言。郯城县马头镇和平街人。鲁南地区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1923年夏考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6年(一说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结识了在济南上学的进步学生、临沂人孙善师,并介绍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奉系军阀张宗昌...[详细]
刘柱新(1908—1974)平邑县大井一村人。山东省劳动模范、华东水利特等劳动模范。1948年参加民工队支援前线,被评为支前模范。1950年自愿参加导沭整沂工程建设,在开挖河道中,他一人担任全班的劈石任务,创造出搜石根、孤立大石、寻石格、找石纹一套系统的劈石方法,实现了日开石方12立方米的最高纪...[详细]
刘子繁(1897—1966)郯城县丁沟村人。早年教书,后弃教从医,精于内科、妇科。1945年参加革命,任县参议员。1959年任省中医研究所副所长,曾在山东省中医院应诊多年。翌年任省政协委员。著有《伤寒论注释》。 ...[详细]
李文才,1923年出生于山东省莒南县一个雇农家庭。从小父母双亡,长年累月给地主当长工,受尽了人间的欺凌和破孩。1943年八路军一一五师来到莒南县,李文才报名参军,被编入万毅师。到了部队,在-和战友们的关怀下,受尽苦难的李文才真好像到了自己的家,回到了父母身边一样。他把自己的全部身心倾注在他所在的...[详细]
李文升(1914—1985)沂水县张马庄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建立后任乡农业合作社主任。他带领群众开展植树造林,以林促农,仅1956年全村即造林4970亩, 获山东省大面积造林一等模范奖。1955—1957年,他连续3年被评为省农业建设积极分子。1958—1966年任村支部书记,继...[详细]
厉兴全 (1925—1946)费县黄公庄人。1943年入伍,194 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驻滕县新区时,带领全班经常帮助农民,深得群众赞扬。他还经常为患病的解放战士采药疗伤, 受陈毅司令员两次提名表扬。 被山东军区授予“特等团结拥(政)爱(民)模范”称号。1946年8月,在安徽泗州战斗中顽强...[详细]
李遥德(1920—1949)沂水县诸葛镇东埠前村人。革命烈士。全军唯一的一位用胸口堵敌枪眼的团职干部。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父母为让其识字明理,含辛茹苦供他念完高小。1938年2月,李遥德参加八路军,翌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胜利后,随部挺进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三师八团一营营长,在“...[详细]
李义丰 (1911—1968)莒南县石泉湖村人。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出身贫农。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村农救会会长。1944年,任村各界救国联合会会长。翌年任村支部书记。曾带领民工支援甲子山区反顽斗争和孟良崮战役。从1943年起,带头组织变工组,坚持走“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道路。石泉湖村当...[详细]
李元松(1907—1950) 字鹤轩,今地方镇大瑶草村人,著名革命烈士。1938年前,任旧费县一区地方乡乡长。1938年12月初,在共产党的影响下,以乡公所自卫武装为基础,率先组建了一区抗日游击大队,自任队长。12月10日,日军自西向东第一次进犯费县城,他带领一支小分队在地方镇东南的蛤蟆沟一带伏...[详细]
李玉德(1924—1973)临沂东张屯村人。山东省劳动模范。1944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负伤回乡。1948年任本村党支部书记。1956年任高级农业合作社副社长。 1962年他带领村干部3次外出学习经验,发动群众进行改种水稻试验。他带头推小车到沭埠岭运石子,一天往返50多公...[详细]
厉月坤(1923—1976)莒南县厉家寨村人。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村支部书记。1951年任厉家寨乡乡长。翌年,在厉月举的互助组搞小麦丰产试验,亩产300多公斤。 1955年组织群众凿通厉家寨东岭、小岭等,修建塘坝,迫使竖水横流。翌年任朱芦区副区长。1957年参加中央赴朝慰问团访问朝鲜...[详细]
李玉芬(1918—1947)郯城县大塘村人。1936年在临沂省立三乡师学习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临郯青救团,任连长。1943年打入土匪陈世昌部,配合滨海军区某部将该敌歼灭。 后调任滨海独立二团政委。1947年8月在胶县韩村战斗中牺牲。 ...[详细]
李玉海(1924—1947)费县小贤河村人。1942年6月入伍。194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11月在安丘战斗缴获12支短枪,荣立一等功,升任副连长。从参军到1947年12月28日在菏泽战斗中牺牲,身经战斗90余次,荣立一、二、三等功12次,其亲手和在其指挥下缴获的武器可装备解放军1个...[详细]
娄家骃(1898—1933)蒙阴县井旺庄人。1927年在西北军任代理团长时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回乡开展党的工作。1933年9月5日领导蒙阴龙须崮-,为军事指挥。-失败后被杀害。 ...[详细]
卢洪杰(1918—1948)沂南县小官庄村人。华东二级人民英雄。1940年任村农民救国会主任。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参加八路军,编入鲁中军区四团八连, 6月随部队到安丘参加讨伐伪鲁东“剿共”军厉文礼部。战斗中,他腰部负伤致残, 被评为三等残废。8月,他又参加了解放临沂城和在李家宅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