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和 (1949~) 笔名清河、丰谷。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北京教育学院。1969年应征入伍,历任空军某部指导员、教导员、政治部干事,转业后为中国建材报社副刊部、副主任、主任,总助理,主任。中国诗歌学会理事。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详细]
张仁庵(1908—1980)原名房兆麟。泰安市省庄羊楼村人。1930年泰安县师范讲习所毕业后, 任小学教师。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后,历任泰安县一区文教助理员、副区长、区长。1944年后,历任泰安县抗日民主政府文教科科长、秘书,泰山区民工团团长兼政委,泰山专署文教科科长。新中国成立...[详细]
张兆清 (1952~) 笔名竞元。山东泰安人。中共党员。1985年毕业于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历任莱芜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莱芜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高级。山东省记协常务理事。2000年开始发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双清履痕》,该作品获2007年山东省“...[详细]
张种玉(1908—1980)原名张立田。新泰县(今新泰市)汶南杨家洼村人。1926年后,先后考入省立第一师范、曲阜省立第二师范。1931年后,在新泰、济阳县任教师和校长。 1938年8月,任新泰县抗日救国动委会总务部副部长,并参加县独立营,负责供给工作。193 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当选...[详细]
张子云 (1915—1942)原名范治彬,又名张子刚。泰安县颜张村(今属泰安市泰山区邱家店镇)人。1936年,省立泰安第三中学毕业,在小学任教。193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年秋,任泰安县五区区委宣传干事。1939年后,历任中共泰安县委秘书、组织部部长。1940年冬,不顾个人安危,深入敌占区张...[详细]
赵传钵(1912—1939)字涤云,又名赵川波。新泰县(今新泰市)城关人。1929年, 在曲阜省立第二师范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2月创建了中共新泰党小组,任组长, 后历任中共新泰支部书记、 中共新泰特支书记。1933年2月在济南被捕。1937年11月获释出狱,留在邹县工作,并重新加入党组织。...[详细]
赵福基(1909—1941)马淑贞(1909—1946)赵福基,原名赵德庭。回族。宁阳县白马乡太平村人。马淑贞,女。回族。宁阳县白马乡太平村人。1927年,两人结为伉俪。1923年,赵福基受聘到泰安县泥沟小学执教。1930年弃教行医,1938年初投身革命。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9月,任...[详细]
赵和琪 (1942~) 笔名祝阳。山东泰安人。1962年应征入伍,任南京部队战士。1968年转业,历任政工科长、工会主席,济南市文联创作室专业作家。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泰山石》、《泰山侠女》、《泰山恩仇录》、《泰山情话》、《爱火》等多部,《赵和琪...[详细]
赵瑞甫(1913—1973)原名赵锡祯,曾用名马继光。东平县老湖镇后埠子村人。1935年考入济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1937年任东平县抗日救亡协会宣传部长。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后,历任中共东平县委委员、宣传部长。1939年9月,任东平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40年后,历任阳谷县抗日...[详细]
赵笃生 (1899—1964)原名赵培祥,曾用名赵斌。泰安县东关(今属泰安市泰山区) 人。山东省政协副主席。青年时就读于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1920年毕业后长期任中学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泰安县各界抗敌后援会副主任。1938年1月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从事-和供给工作,同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详细]
赵效三(1905—1973)原名赵德立。东平县彭集镇苇子河村人。1924年考入省立一中。 1928年赴北平读书。1933年参加北平青年学生南下-团。1935年自费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期间参加“世界编译社”、“山东留日同学会”等组织,创办《东声》月刊,宣传爱国主义思想。1936年6月回国。1937...[详细]
赵燕(1916—1951)新泰县(今新泰市)宫里山后村人。革命烈士。1938年参加革命。 后加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志愿军,赴朝作战,任某部师后勤处长。1951年7月,牺牲在朝鲜战场上。 ...[详细]
赵忠 (1920~2004) 山东泰安人。中共党员。1955年毕业于文学讲习所第二期。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山东岸堤军政干校二期学员,山东八路军战地服务团团员、宣传科长、秘书,八路军宣传大队一纵队创作组组长,山东纵队宣传大队一队副队长,鲁中军区宣传大队大队长、文工团团长,30军文工团团...[详细]
郑华(1913—1952)原名郇正华。新泰县(今新泰市)羊流镇人。193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冀南八路军办事处主任。1941年任冀鲁豫行署行政处副处长。1943年后,历任中共河南省水东地委委员兼副专员、水东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 中共商丘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在“三反”运动中受审...[详细]
郑小隐(1898—1977)原名郑墩坡,字笑吾。东平县人。1938年6月,任国民党蒙阴县县长。期间,杀害共产党员、抗日家属和开明绅士80余人。1941年10月,任山东省第三区(临沂)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积极-。1947年后,调任浙江省第二区专员兼保安司令,继续残杀中共党政军干部及革命群众。1...[详细]
朱毓淦 (1906—1941)又名朱国栋。泰安县北望村(今属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北望村) 人。早期中共党员。出生于农民家庭,幼年在本村读书。1925年入泰安萃英中学,在校期间接受马列主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建立第一个村党支部。 1928年中共山东省委调他到济南做交通联络工作。192...[详细]
庄旭清 (1955~) 山东新泰人。初中毕业。1972年参加工作,历任山东莱芜钢铁厂工人,山东矿业集团干部。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老王的枪》、《北村死了一只狗》、《梁商》等。报告文学《矿山好汉》获庆祝建国45周年报告文学二等奖,短篇小说《炮楼子》获乌金杯短篇小说二等奖及山...[详细]
朱阶(1900—1942)原名相尧。宁阳县东庄乡人。山东公学校长、抗日烈士。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好学。曾在宁阳第一小学、济南私立正谊中学读书。1920年考入北京大学。1926年后在烟台、益都等地任教。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益都省立第十中学教务主任期间,公开支持学生的抗日爱国活动,主...[详细]
朱霄 (1907—1931)原名朱桂生,又名朱啸、张子炎。肥城县南辛庄(今属肥城市湖屯镇) 人。革命烈士。1922年入济南育英中学读书。1924年上半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任共青团济南第三支部书记,领导团员青年开展了艰苦的斗争。1926年2月11日, 共青团济南地委改组后,朱霄为第一候补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