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介祺(1813—1884)字寿卿,号 斋。潍县(今潍城区)城里人。自幼勤奋好学。青少年时随父清吏部尚书陈官俊在京求学,19岁即“以诗文名都下”。1835年(道光十五年)中举人,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中进士。此后10年间,一直供职翰林院。居京时广泛涉猎各种文化典籍,对于经史、义理、训诂、辞章...[详细]
陈龙飞(1913—1939)昌邑县(现为市)人。1936年-卖给地主家去昌邑城充当国民党的训练员。1938年1月,日军侵占昌邑后,他带领18名训练员携 20多支,到昌北、 潍北寻找抗日组织。是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2月,他参加了昌邑县瓦城抗日武装起义。3月,任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第七支队第三...[详细]
陈森(1876—1947)字柏岩。潍县人。自幼酷爱书法。真草隶篆皆通,尤精小篆,并善绘画、篆刻。墨迹今存甚少。他一生不求功名,潜心书法,义务教学,从不辞求教者。曾将多年书法练习之体会编成《书法口诀》授予弟子。 ...[详细]
陈少敏(1902—1977)原名孙肇修。女。寿光县孙家集镇范于村人。她在本县黄家小学毕业后,升入潍县文美女中。中学时代积极参加共产党和共青团组织领导的反帝反封建学生-。1927年加入共青团,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党组织派他去青岛任中共青岛市委职 动委员会委员。她以青岛市烟草公司女...[详细]
陈少卿(1913—1968)原名陈华章。寿光市台头镇北台头村人。1929年加入共青团, 193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6月,任寿光县团县委书记。1936年任中共寿光县工委书记县委书记。1937年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八支队大队政委。1942年任一一五师团政治处主任。1944年后,历任山东省...[详细]
陈毅斋(1908—1973)曾用名陈伯强。益都县(今青州市)人。1928年毕业于寿光县中学。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益都县抗日救亡团。193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并参加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第八支队,任副中队长。1939年2月任益北大队大队长。4月编入八路军三支队十团任连长。1940年...[详细]
陈玉鹏(1914—1945)又名-鹏。寿光县大家洼镇南陈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副排长。1945年在禹城林庄车站战斗中牺牲。渤海军区授予甲级战斗英雄称号。 ...[详细]
陈章甫(1901—1948)原名陈焕然,字章甫。寿光县(今寿光市) 人。1924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加入中国国民党。1926年8月任中共寿光地执委执行委员。 1927年春兼任中共陈家马庄支部书记。同年7月任中共寿光县委委员。1932年9月任中共寿光...[详细]
逄春阶 (1965~) 笔名浯河。山东安丘人。中共党员。曾就职于山东省潍坊师专,《潍坊日报》文艺副刊,《大众日报》副刊,《大众日报》周末版,《大众日报》文体中心,现任《大众日报》特派记者组副组长、文体中心主任。山东省报纸文艺副刊协会副会长、秘书长。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2009年加入中国作...[详细]
崔嵬(1912~1979)原名崔景文,曾用名崔微晖、崔浚,后改名崔嵬。山东诸城人。1930年入山东省立实验剧院编剧班学习。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青岛分盟。1937年和陈波儿一起参加上海救国会组织的慰问团赴绥东抗日前线慰问演出,改编了著名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同年参加《保卫卢沟桥...[详细]
崔杰千 (1897—1974)安丘市人。193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寨前于家小学特支书记。是年11月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石岛-。-失败后回到安丘,秘密发展党员, 于12月在安丘城建立了党小组。1938年5月,建立了党的核心支部,任支部书记。 10月任中共安丘县委书记。1939年9月始,先后任中...[详细]
崔坪 (1931~1996) 山东潍县人。中共党员。1953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学、大学教师,人民文学出版社。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篇小说《饮马河边》、《红色游击队》、《湖边暗哨》等。相关院校: 东北师范大学同年(公元1931年)出生的...[详细]
单连岱(1911—1946)又名单岩宗。潍坊市坊子区车留庄镇东曹庄人。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2月,调抗大一分校学习。1940年5月,他受组织委派,打入国民党厉文礼部二旅三团, 任特务中队第五分队长。7月,将队伍拉出活动在曹庄一带。 10月率80余人参加昌邑县大队,编为三连,任指...[详细]
刁步云(1899—1925)诸城县相州镇人。省立诸城高等小学毕业,1916年入山东陆军第九十三团当兵。1922年任诸城警务分队长。1923年10月,经王翔千、王尽美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旋南下入大本营军政部陆军讲武学校学习。1924年由王乐平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同年春由王乐...[详细]
丁明(1911—1951)又名丁书奎。潍县(今潍坊市寒亭区)人。1934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5年2月,在威海卫公立师范学校就读,并秘密从事革命活动。1937年12月,参加了天福山武装起义。1938年1月,参加了威海抗日武装起义。2月,参加了牟平县雷神庙战斗。 同年5月,回到潍县,先后任中...[详细]
丁启哲(1873—1939)字东斋,号雪卢。潍县人。善画人物。曾任图画教员,与邑人刘秩东等创办“同志画社” 。 精医术。著有《自笑轩诗集》《老莲汇稿》《北海人范》等。 ...[详细]
丁锡纶(1889—1946)字叔言。潍县人。工诗文,擅长山水画及书画鉴赏。潍县“同志画社”创办人之一。担任社长10余年,为画社举办多次画展。抗日战争期间在鲁南一带,留有写生集若干册。 ...[详细]
丁锡田(1893—1941)字稼民,号倬千。潍县城里人。幼读家塾,后入私立丁氏高小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不久任丁氏第二小学校长。1931年任潍县县志局采访部主任,其间加入北平禹贡学会。1937年随侍继母,寓居北平,埋头著述以终。丁锡田一生博览群书,藏书丰富。集有乡邦文献和名人遗著数百种。以收购、...[详细]
丁亦民(1916—1942)原名高来吉。寿光市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中共寿光县第八区区委书记。1940年后历任中共寿光县委书记、中共益寿临广四边县委书记等职。1942年在南下庄一带开展“红五月”活动时遭敌人包围,为掩护突围人员壮烈牺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