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原(生卒年不详),字根矩,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东)人。东汉末名士、大臣。 邴原家贫、早孤。初为北海相孔融所举。曹操为司空时,任邴原为东阁祭酒。 建安十五年(210年),邴原担任丞相征事 ,后又代凉茂为五官将长史,闭门自守,非公事不出。随曹操征吴,于途中去世。 人物生平 少年泣...[详细]
于明江(1907~1993),外科主任医师,山东昌邑人。民国19年(1930年)毕业于青岛医学专门学校。民国20年(1931年)赴日本东京市大久保医院进修。“九·一八”事变爆发,弃学回国。民国24年(1935年)5月,应邀来西安任杨虎城的保健医生。“西安事变”前夕,杨曾托其以治病为名,护送长子拯...[详细]
张思温(1912~1994)山东寿光市人。江苏省军区司令部原顾问。民国29年(1940)2月入伍,民国32年4月入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连文书、团供销科副科长、军分区供给处副主任、军分区后勤处副处长等职。参加过淮北蔡家栏子,昌邑明家窑、寿光田柳庄等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军分区后勤处处长、军区卫...[详细]
赵永杰(1921~1992) 山东临朐人。江苏省军区政治部原顾问。民国28年(1939)9月参加八路军,翌年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班长、青年干事、团文化干事、武工队分队长、副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分区副政治教导员、师政治协理员、大队政治教导员等职。解放后...[详细]
郑淑琴,女,汉族,1953年6月出生,山东省昌邑县人,中共党员,原乌鲁木齐市第十三中学高级教师。2002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郑淑琴于1974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她始终以满腔的热情,坚定的信念,执著的追求,忘我的工作,投身于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长年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她不断总结教学...[详细]
曹申吉,别号澹余,清初大臣,安丘县城东关人。天资颖异,8岁即能下笔成文,17岁中举。1655年(顺治十二年)中进士后,选内翰林院庶吉士,1657年(顺治十四年)授国史院编修。 顺治帝每两个月举行一次御试,他屡居第一,不久升为日讲官,充顺治随从。1658年(顺治十五年)10月补湖广下荆南道参议...[详细]
曹同山,1907年出生于寿光县曹家辛庄。在五十多年的医疗生涯中,他救死扶伤、爱国为民、鞠躬尽瘁、无私奉献,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 因家庭贫苦,曹同山于1930年只身到青岛。他磨过剪子、刀子,拉过人力车,最后在一家私营中西药店做饭谋生。这家药店是一位留学苏联的王景医生开办的...[详细]
曹元盛(1937—1985),摩托艇高级教练员。山东青州人。 曹元盛1957年7月于青岛十一中高中毕业后,参加青岛市摩托艇队的训练,1958年6月,随市摩托艇队参加在武汉市举行的全国首届摩托艇比赛,获男子团体总分第一名,个人获A组OB级10公里第三名。同年10月进山东省摩托艇队。1959年8...[详细]
陈恒庆(1844—1920),字子久,潍县城里(今潍城)松园子街人。清同治十二年中举,光绪十二年进士,在京都工部任都水司主事、营缮司员外郎、屯田司郎中,升兵科给事中,掌河南道监察御史等,后外放任锦州知府,宣统二年辞官归里,晚年在家写下了《谏书稀庵笔记》,于民国六年(1917)出版。 陈恒庆是...[详细]
伏湛(?~37年)字惠公,汉琅琊郡东武(今山东省诸城)人。伏湛官至大司徒,封为阳都侯(食邑无考)。建武六年(30年),降封不其侯,食邑3600户。建武十三年(37年)夏,应诏出仕,未及赴任,中暑病亡。伏湛死后,由次子伏翕(伏湛之长子伏隆已死)继承侯爵,依次为伏光、伏晨、伏无忌、伏质、伏完、伏典袭...[详细]
郭尚友(1566—1645) 字善儒,号瞻月。潍县(治今潍城)人。1601年(明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历任县令、漕运总督、户部尚书。为官清廉,刚正无私。晚年回乡,逢山东灾荒,潍县尤为严重。他煮粥周济灾民,无数饥民得以存活。 1639年(崇祯十二年),与县令邢国玺集资修城。改土城为石城,并铸铁炮...[详细]
赫保真(1903—1988),字聘卿,国画家。山东潍坊人。 赫保真幼年即喜爱绘画。1912年与郭兰村、傅柳坪组织“益社”,研究国画,并共同参加上海美专的函授学习,同时拜丁东斋、刘秩东为师。1922年经丁东斋倡导,在“益社”的基础上扩大范围,吸取国画爱好者参加,成立了“同志画社”。他刻苦学习,...[详细]
李煦(1655年—1729年)字旭东,又字莱崇,号竹村,李士桢长子。顺治十二年(1655年)正月二十九日生,正白旗荫生。溯自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三月接曹寅而出任苏州织造,前后凡30年,其间曾四迎奎驾,俱蒙宠遇。 李煦以父荫十六岁便入国子监读书,康熙十三年(1674),被授任为内阁中书,...[详细]
李封(1723—1796),字紫绶,别号松园,清代官员,祖居寿光斟灌,后迁居县城西南玉兔埠村。 31岁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后分到刑部任职,因他理案论事见识明断,刑部尚书钱维城多从其议。后调任庐州知府,颇有政绩。当他由江西盐法道升任浙江按察使时,盐商馈赠他纹银8000两作为程仪,他拒不接...[详细]
李明村,1914年出生于山东省益都县(今青州市)大高流村一个中农家庭。7岁开始在本村上学。1931年考入益都师范,1933年毕业后,到东朱庄任小学教员。这时东朱庄村已有中共党组织,党支部书记尹斐然经常在教员中传播革命思想,介绍苏联革命成功的经验,使李明村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1937年12...[详细]
李士桢(1619.4-1695.3),字毅可,本姓姜,山东省昌邑市奎聚街办东隅村人。历仕至浙江布政使、江西巡抚、广东巡抚。 李士桢生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曹雪芹祖母之父。李士桢凭借在朝廷中的显赫地位及其与康熙之间的特殊姻缘关系,使他的儿子李煦在二十几岁便上任苏州织造,并监管盐务。而随...[详细]
刘季三(1906—1975),号松荫,晚年又号老桂山房老人。山东诸城(今高密市)人。 刘季三出生于世医之家,幼年从父习医,20岁独立行医。1935年后定居于青岛,悬壶济世,兼以著述讲学。青岛解放后,继续行医、讲学,1955年7月青岛市中医院成立,任院长。 刘季三曾任青岛市科协常委,九三学...[详细]
刘应节(1517—1591),字子和,明中期大臣,潍县(治今潍城)刘家庄子村人。 1543年(嘉靖二十二年)乡试第一,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考中进士,任户部广东司主事。 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俺答统领大军,直逼京城。大将仇鸾率军与俺答军混战,京城外战斗异常激烈,双方死伤惨重,嘉...[详细]
李雄(生卒年不详) 画家,宋潍州北海(治今潍城)人。工画佛道鬼神,画技绝妙,形态多姿传神。 李雄生性倔强,不入时流。宋太宗时,他供职皇家画院。一日,太宗赵光义命其为纨扇作画,李雄以“臣之技不精于此,所学者不过鬼神,虽三五十尺亦能为之”拒不应命。赵光义大怒,欲诛之,而李并无屈意。经人谏阻,幸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