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 (1914~2014.10.13) 原名于民。山东潍坊人。中共党员。1937年参加革命,历任延安《新中华报》记者,延安鲁艺实验剧团副团长,延安中学教导主任,山东大学讲师,中国影协-书记、《电影艺术》主编。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鞍山市第一至第六届人大代表。著有长篇《第一个回合》、《千里从军...[详细]
于培绪(1901—1928)字赞之,别名茂宁,化名伯涛。昌邑县东南村人。1924年考入济南齐鲁大学文理学院。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2月任中共泰莱县委书记。 1928年6月回昌邑县领导农-动并准备举行-。同年12月被国民党杀害。 ...[详细]
于佩贞(1906—1975)又名丁佩真。女。昌邑县人。1920年考入山东省立女子师范学校。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11月任团济南地委第三支部书记。1925年先后加入济南妇女学术协进会和山东女界国民会议促成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女师毕业后,被党组织派往青岛齐燕小学任教,从事党的地下...[详细]
于清书(1905—1931)字画舫。潍县(今寒亭区)前阙庄村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4月领导了潍北猪鬃厂的工人-斗争,并取得胜利。他还领导了“短工罢市”、“吃坡”斗争。1930年3月18日,县委领导的桥西会-失败,于5月6日因叛徒出卖被捕。1931年4月5日凌晨,在济南就义。 ...[详细]
于晓辉(1909—1972)又名于庆孝、余辉。潍县(今潍坊市寒亭区)人。192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河南村支部书记。1929年秋,任中共潍县县委组织委员, 11月调青岛,任中共山东省临时委员会交通员。1930年3月,任中共潍县县委委员。由于叛徒出卖,-去东北通辽,1935年回乡。抗日战...[详细]
于勋忱 (1905—1975)又名于一岭。寿光县寇家坞村人。1938年1月参加八路军鲁东游击第八支队,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渤海区第五专员公署专员,党组书记,山东省司法厅厅长、党组书记等职。1958年转做教育工作,先后任曲阜师范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山东医学院党委书记、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党...[详细]
于振海 (1958~) 笔名东方。山东临朐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75年参加工作,曾在临朐县九山镇通讯报道组、县电影公司工作,1984年入山东省第一届文学讲习所学习,1985年后历任山东省潍坊市文联,山东省《大众日报》专题部、记者,《时代文学》、《齐鲁人物》杂志。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详细]
窦玉忠(1921—1948)临朐县人。1944年入伍,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二二九团四连连长。在开封、雎杞战役中,他指挥四连四战四捷, 获“攻坚模范连”称号。战后他被评为二级人民英雄。1948年11月12日,在碾庄围歼国民党主力黄伯韬兵团的淮海战役中,他带领...[详细]
张安杰 (1961~) 山东青州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机械系。历任山东铝厂工程师,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秘书,山东普利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淄博市作协副主席。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著有长篇小说《大铁像》,小说集《正骨》等...[详细]
张长弓 (1931~2000) 山东青州人。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中文系。1947年参加工作。历任克什克腾旗国营贸易公司会计,昭盟贸易公司秘书科长,昭盟政府计委综合科长,《昭乌达报》记者,内蒙古大学文艺研究班进修生,内蒙古作协副主席。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人大代表。1952年开始发...[详细]
张德善(1905—1930)潍县(今潍坊市寒亭区)人。1928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组建了柳科村党支部,并任支部书记,还被任命为中共潍县城北区委委员。1929年2月, 任中共潍县县委农运委员,分管潍县北乡的工作。他先后组建了河南等村的党支部,组织了周围农村300多人的“吃坡”队伍。同年秋,任中共潍...[详细]
张尔芳(1928—1946)女。安丘市担山镇西韩吉村人。1944年参加了革命队伍。曾任官庄区妇救会主任。 1946年4月30日凌晨,盘踞在安丘城的国民党军,突然包围了官庄区政府,在与敌人激战中,落入敌手,被押解到安丘城。敌人对她施用了种种酷刑和引诱, 但她始终保持了革命者的气节。1946年7月,...[详细]
张干臣(1894—1952)民族工商业者。寒亭区寒亭村人。求学时期就有振兴实业、富国强民的志向。20岁时,抱着学习外国经验、振兴国家实业的宏愿,凑集资金, 赴日留学3年。回国后,先任齐鲁大学教授,后又谋得济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教务主任之职。1925年,与同乡技师郭立平、技工马长明、王寿之在校实习工...[详细]
张公制(1876-1966),原名介礼,字公制。山东安丘县城里人。 光绪二年(1876)生,出身书香门第。其先祖张贞,为明末清初名儒。两位兄长张介湘(字竹溪)、张介垣(字省三)都是进士。 光绪二十八年(1902),乡试中举人。 光绪三十二年(1906),安丘县成立劝学所,出任劝学所...[详细]
张国锋(1917—1968)原名张可封。寿光市胡营乡小张家庄人。1937年入伍,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鲁南沂蒙办事处锄奸科长、泰南专署-长、鲁中南军区保卫部部长、山东省公安厅厅长等职。战争年代多次立功。1978年山东省民政厅追认为革命烈士。 ...[详细]
张鸿礼(1904—1938)又名张钧陶。潍县(今潍坊市奎文区)人。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受中共山东省委派遣去苏联学习,1930年回国。1931年2月任中共烟台市委书记。 1931年7月任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军委书记兼巡视员。1932年8月参与领导博兴农民武装-, 同年秋被国民党逮...[详细]
张洪兴 (1959~) 山东临朐人。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先后在共青团淄博市委,中共淄博市委组织部、博山区委区政府、淄博市粮食局等单位担任领导职务。现任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983年开始发表作...[详细]
张景月(1904—1978)原名张怀峰,字景滁。寿光市留吕乡张家庄人。曾在张宗昌部下当过兵,后依靠其土匪六叔发迹。抗战前任本县二区乡农学校军事主任,借此职务之便,组织队伍。1938年初任国民党山东第八区游击队第一支队副司令,是年投靠沈鸿烈任山东省保安十五旅旅长。1939年任山东第十四行政督察专员...[详细]
张吉香(1963—1981)女。临朐县人。她从14岁起,一直坚持照顾邻居周大娘的生活,包揽了一切家务。1979年,张吉香参加大队举办的抽纱学习班,成为南坡第一代懂技术的绣花姑娘。由于她爱学习,爱劳动,助人为乐,1980年民兵组织调整时,她被推选为女民兵班长。1981年,张吉香为抢救落水的女青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