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鸿礼(1905—1931)字修五,曾用名李若水、孟名三。潍县(今寒亭区)牟家院村人。1923年考入济南工业染织学校。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学业期满,受党指示,以开办织毛巾、带子的小工厂为掩护,在潍县开展革命工作。1926年5月,中共潍县第一届县委成立,他当选为县委委员,分工潍北建党...[详细]
牟铭勋(1903—1938)字鼎三,号竹轩。潍县(今寒亭区)牟家院村人。他11岁入本村毓贤小学读书,1923年考入济南工业染织讲习所,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任中共潍县县委组织委员、潍北区委书记,曾同于画舫、张德善等领导了潍县阙庄、 柳科一带的短工罢市, 鬃厂、发网女工-和农民“吃...[详细]
莫言 (1955~) 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后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文学硕士。1976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教员、干事、专业作家。1997年转业,后在《检察日报》工作。现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院长,全国...[详细]
穆陶 (1940~) 原名林培真。山东安丘人。中共党员。1968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历任安丘县白芬子医院副院长,潍坊地区卫生局副科长,潍坊市文联秘书长,市作协主席。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历史小说《红颜怨》、□海情》、《林则徐》、《落日》、...[详细]
聂敦琚(1897—1970)高密市聂家庄人。彩绘泥塑艺人。在祖传手工捏制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运用模具制作,并仿效木版年画的鲜艳色彩,创作彩绘泥塑。作品造型优美,色彩艳丽。代表作有泥娃娃、罗汉、仕女等几十种。 ...[详细]
潘成林(1898—1978)原名翰卿。潍县人。出身贫苦。少时在潍县南关金诚斋古董店学修补、 仿制铜器8年。出徒后,自办“邃古斋”古董店,数年后亏缺,改从事泥瓦业、黑白铁手工业维持生计。1951年入山东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任技工,后转山东省博物馆,专职修复铜器。他修复铜器技术极为精巧,为山东省文管会...[详细]
潘刚三 (1904—1931)安丘市金冢子镇潘家庄村人。1927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29年春,受党组织派遣到杨虎城部队一四二师做兵运工作,任该师独立旅副官。1930年秋,杨虎城部入陕,独立旅撤销编制,潘刚三随曹国华在西安“陕南汉中财政专员办事处” 当办事员。1931年5月上旬,党组织派潘刚...[详细]
潘墨卿(1904—1978)字美卿。安丘市人。193 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后, 任中共安丘县委组织部长、代理书记。1941年6月,被伪保安十六团逮捕,后转送到国民党五一军分监部关押。 1942年1月,日军“扫荡”时,被释放。10月,去青岛,在日本海军司令部参谋处便衣队当情报员。1943...[详细]
齐安聚,1919年1月25日出生,山东昌邑(现为市)双东乡东永安村人。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小学毕业后考入昌邑县育秀中学。1938年参加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七、八支队。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宣传员、八路军山东纵队第8支队连副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第1旅政治部干事,第4...[详细]
乔志一(1917—1940)原名光玺,曾用名李志新。高密县西注沟村人。1933年考入济南北园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后因经济困难辍学回家。1935年考入诸城简易乡村师范。同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入山东抗日军政干校二期学习,此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任中共诸城县委书记兼八路军山东...[详细]
凉茂,字伯方,山阳昌邑人。少已好学,论议时就经常引经典作凭据。曹操后来辟他为司空掾,举高第,补侍御史。此时,泰山郡多盗贼出没,凉茂担位泰山太守后,一个月之间就有一千多家人带着小孩前来依附。后来凉茂又转任乐浪太守。当时据守辽东的公孙度擅自扣留凉茂,不让他上任,但凉茂始终不肯向公孙度屈服。公孙度有一...[详细]
秦耀庭(1889—1978)安丘县高崖村人。早年在潍县英国教会办的文华中学学习。1908年考入潍县英国教会办的广文学堂。1911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4年广文学堂毕业后,留校工作。1917年广文学堂迁至济南,与其他教会学校合并成为齐鲁大学,他继续在校工作。历任生物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从...[详细]
邱勋 (1933~) 山东昌乐人。历任教师,,山东省创作室主任、省作协副主席,《山东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儿委会第四、五届委员。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山高水长》、《烽火三少年》,中篇小说《大刚和小兰》、《飞吧,小燕子!》等,短篇小说集《...[详细]
祁锡 (1880—1939)字蕴璞。满族。益都县(今青州市)北城人。幼年父母相继去世,曾在他人私塾寄读,因无钱买灯油,常借香头微光苦读。后考入济南优级师范,毕业后在济南第一师范教史地。著有《中华大地理志》《中国文化史纲要》《国际概况讲》《国防地理》《新编初级中学地理教本》《山东乡土教材》等书和《...[详细]
祁延霈(1910—1939)字霈苍,化名天民。满族。益都县(今青州市)北城人。1928年夏考入北平师范大学地理系。次年,慕翁文灏(中国地质学家)之名又考入清华大学地理系。在清华学习期间他参加了北京郊区“八大处”、“斋堂”、“百花山” 等3幅地质图的绘制,并对西北边疆历史、地理问题进行了研究,是清...[详细]
尚鲁民(1903—1979)原名尚联辰。高密县(现为市) 人。192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高密火车站支部书记、中共高密地执委书记、中共高密县委书记。 1927年11月,调任中共山东省委政治交通。1929年3月,因叛徒出卖,在淄川被捕。 1934年8月保释出狱。1938年3月,在安徽无...[详细]
师丹(?~公元3年),字仲公,琅邪东武(今山东诸城)人。西汉大臣、政治家。哀帝时曾提出“限田限奴”的主张,以缓和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后因贵族官僚反对,未能实行。 师丹师事匡衡,研治《诗》,举孝廉为郎。元帝末,为博士,因事免官。汉成帝建始年间(公元前32—前29年),州举茂材,复补为博士,出为...[详细]
石河 (1939~) 原名李绪源,笔名滨之。山东寿光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吉林通化第一高中。同年参加工作,历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棉纺织厂职工、干部,石河子市文化馆干部,石河子文联副主席、主席,《绿风》诗刊副主编、主编,专业作家。中国作协第五届全委会委员,新疆作协副主席,新疆生产建...[详细]
宋传典(1875—1930)又名化忠,字徽五。益都县(今青州市)人。1887年,英国基督教浸礼会传教士库寿宁在青州创办广德书院。因其父被招为厨师兼校役,宋传典因而受库寿宁的资助,就读于广德书院。1898年毕业后,被留校任英文教习。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广德书院停办,宋传典随库寿宁去烟台躲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