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学源(1875—1950)桓台县荆家镇前孙村人。出身瓦工世家,18岁即掌握瓦工基本技术,19岁能承担重修长山县衙工程。1916年在济南成立永德源营造厂,承建过齐鲁医院等工程。1950年去世。 ...[详细]
孙玉芳,1965年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山区下庄乡五老峪村。全家4口人,父母以务农为业。 孙玉芳有个舅舅是老党员、复退军人,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负过伤、立过功。每逢舅舅到她家来,孙玉芳总是缠着舅舅给她讲战争故事。一次,舅舅讲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一个女通讯兵在冰天雪地里,忍受着冻坏四肢...[详细]
孙兆珍(1901—1975)淄博市淄川区峨庄乡后沟村人。省农业劳动模范。1944年被选为村长,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建立后,任农业合作社社长。1955年11月,率领群众开展山区水利建设,被选为水土保持委员会主任。他在缺技术、资金、物料的情况下,合理调配全乡人、财、物,土法上马,建设水利工程...[详细]
谭克平 (1906—1942) 原名谭庆信,又名谭柯平。博山县七区西石门村(今属淄博市淄川区口头乡) 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北伐军。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来往于济南淄博之间,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后被捕入狱。1933年7月,经营救出狱,担任《山东日报·湖光》副刊...[详细]
田骈(约公元前370—前291年),又名广,一名陈骈,人称“天口骈”。齐国(今山东临淄)人。战国时代的哲学家。 田骈是齐国临淄稷下道家学派的中坚人物。史称他好高议,“设不为官”。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异常活跃。在齐国,从齐威王的父亲齐桓公开始,就在国都临淄(今山东临淄北)西边的稷下设立学宫,广招...[详细]
田何(生卒年不详),字子庄,一作子装,淄川(今属山东淄博市)人,徙居杜陵(今西安市东南),号杜田生。西汉今文易学的开创者、经学家。 田何本战国齐王族田氏后裔,汉初,汉高祖刘邦采纳娄敬的建议,把关东(函谷关以东)的大族迁往关内,田何因由齐迁秦,家杜陵。据《史记》、《汉书》记载,从孔子学《易》的...[详细]
田宜勉(1899—1963)字敛斋。桓台县起凤镇夏庄人。其祖上三代都为正骨大夫,名扬数县。他15岁即跟其祖父田淑界学习正骨用药技术,数年后尽得其传,且有创新。后独立应诊行医,设立医馆。其正骨医术超过父辈,在骨伤临床上,能按伤位特点,对症使用整复手术,并外敷自己配制的膏药。经他治疗的骨伤愈合期短,...[详细]
王承一(1909—1939) 原名王福绎。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人。1930年在济南正谊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回乡,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33年恢复了党的关系,同年10月任中共淄博特支组织委员。 1938年2月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第十四中队。同年11月任淄川县独立营营长,曾配合张博铁...[详细]
王广镛(1892—1968)博山县(今淄博市博山区)人。幼年在济南西寺菜馆学徒,经名厨师郑广成、郑广木指点和清廷御厨袁发传授,学得一手烹饪技术,精通南北名菜。 他18岁时, 在泰安给张勋包饭,掌握红白两案,制做的饭菜花样多,一年365天不重样。1919年夏, 他与栾玉琢合作, 在博山创办聚乐村饭...[详细]
王光仁(1918—1948)沂源县大张庄乡南岩村人。1942年在村里当民兵,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10月,带领38名民兵参军。1948年在解放郯城战役中带病参战,英勇牺牲。曾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详细]
王怀琪(1868—1924) 字竹亭。淄川县(今属淄博市淄川区)罗村镇桥村人。清末民初,在淄川县和章丘县开凿煤井60余眼,成为煤炭企业家。在煤炭井下提升技术上,他率先淘汰上百年的木牛车,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机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详细]
王经楼(1915—1968)又名王志谋。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耿家坡村人。中共党员。1938年参加抗日工作,历任临淄县第五区指导员、蒲台县长、中共博兴县委书记等职。新中国建立后,历任省粮食厅储运处长、云南省水利厅副厅长。1968年去世。 ...[详细]
王金英 (1921—1941) 女。桓台县人。出生地主家庭。193 8年春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经常孤身去做抗日宣传工作。1939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春,到鲁南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后调鲁北抗敌自卫军独立营担任宣传工作。1941年5月2 5日,在广饶县大王桥被日伪军包围,敌众...[详细]
王慕徽(1815—1893) 字慎堂,号雨坡。淄博市张店区傅家乡人。国画家。赋性孤介, 品高学粹, 不乐仕进,终老教馆。其绘画精妙,尤工画羊。代表作品有《独占鳌头》《三羊开泰》《九九小寒图》(九扇屏81羊)等。与同邑毕太史书法齐名。识者咸重之,民间有“板桥竹子慕徽羊,东河大字世无双”之誉。 ...[详细]
王荣基(1911—1944)淄川县(今淄博市淄川区)大桥村人。中共党员。1928年参加革命。曾任晋冀鲁豫边区抗日军队某旅政委。1944年牺牲于鄄城。 ...[详细]
王锐(1913—1942) 原名王有才,字秀挺。博山县洪山口村(今淄博市博山区)人。193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2月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1940年春,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十团政治处主任。 1941年春,率部歼灭莱芜守敌200余人。同年秋, 在白草坪与日伪军4个团激战一天,打退...[详细]
王若钰(1871—1939) 字子相。临淄县孙娄东街(今属淄博市临淄区)人。1880年(光绪六年) 随祖父私塾就读。1894年(光绪二十年)府试名列前茅。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 乡试中举。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考取北洋武备学堂(后为保定军校),毕业后任教官、 步兵科科长,晋升陆军少将...[详细]
王守福(1919—1980)桓台县田庄镇大庞村人。1952年组织生产互助组。1953年成立星火农业合作社。1953年被评为县劳动模范。后多次参加省劳模会和华东地区劳模大会。 195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赴京参加农业展览会。他带领群众兴修水利, 整修全村64眼旧井,打机井25眼,使全...[详细]
王树柟(1859—1936) 字晋卿,晚号陶庐老人。新城(今属桓台县)人。1886年(光绪十二年)进士,历任甘肃甘兰、四川资阳等县知县,官至新疆布政使。宦疆间,主持修纂《新疆图志》 116卷。精通经史,富收藏,尤多石刻精拓。著《汉魏六朝砖文》 2卷、《新疆访古录》2卷、《新疆金石志》2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