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金一

  • 逄金一 (1969~) 笔名杭之。山东胶南人。中共党员。1991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中文系。199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200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学博士。1994年至今在《济南日报》文艺部任,主任。1992年开始发表作品。200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详细]

纪子瑞 [公元1895年-1931年,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

  • 纪子瑞(1895—1931) 又名纪济民、纪玉夫。胶州里岔村人。1910年到青岛四方机车厂当木工。1922年青岛归还中国。他与工友建立了地方性行会组织。是年冬,几个工人行会组织合并成立“圣诞会”,纪子瑞是参与者之一。 1923年,中共党员王荷波、邓恩铭相继到青岛开展工人运动。“圣诞会”在他...[详细]

康生 [公元1898年-1975年]

  • 康生(1898—1975)原名张宗可,又名张叔平,字少卿,曾用名张裕先、张耕、赵容等。诸城大台村(今属胶南)人。康生出身于大地主家庭。幼年在其家设学馆读书,1914年去青岛礼贤学校学习,1917年毕业回家。同年秋,因遭土匪抢劫,举家迁往诸城,入诸城教师讲习所学习,1918年结业后,在诸城高等小学...[详细]

柯劭忞 [公元1850年-1933年]

  • 柯劭忞(1850~1933)字凤荪、凤笙,号蓼园,著名文人,历史学家。胶州大同村人。 柯劭忞16岁入县学为生员,后应召入济南尚志书院读书,中途辍学。清同治九年(1870年)中乡试举人。之后,他广交各省学吏,曾先后应聘于晋、粤、辽东等地书院担任主讲。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会试中进士,遂...[详细]

匡源 [清][公元1815年-1881年,顾命八大臣]

  • 匡源(1815一1881) 字本如,号鹤泉,胶州人。出生于书香人家,自幼聪敏好学,才年思敏捷,认真刻苦。十三岁考秀才,文采卓异,擅诗文,号为神童。他少有大志,传世他题“世人多白眼,吾独上青云”诗句以自勉。匡源是清代咸丰临终前托孤的顾命八大臣之一,还是一位有名的书画家。他13岁中秀才,24岁中举...[详细]

梁辑卿 [公元1912年-197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梁辑卿(1912—1977) 原名世瑞。莱西上疃村人。1931年入掖县省立第九中学读书。在校期间,以“同乡会”名义组织学生-,驱逐反动教员;并多次到掖县国民党政府-,迫使县长罢免了乱派苛捐杂税的0会长。“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了当地反帝大同盟组织,为配合平、津学生赴京-,带领掖县九中部分学生组成...[详细]

李涤生 [公元1913年-1944年]

  • 李涤生(1913—1944) 又名李洪恩,化名孙秀春。莱西李家洼村人。1931年考入莱阳中学。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10月因组织学生-被学校当局开除。1934年在本村秘密从事党组织工作。1936年到招远县四区队工作。1937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1938年2月,当选为...[详细]

李景德 [公元1962年-1983年]

  • 李景德 (1962—1983) 莱西县人。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81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82年4月为保全渔民的一艘价值12万元的捕捞船,与战友们一起在冰冷的海水中与风浪搏斗了两个多小时。1983年,他所在的连队由军事训练转为国防施工, 他主动要求承担最艰苦的工作。9...[详细]

李兰香 [公元1931年-1965年]

  • 李兰香(1931—1965) 女。胶县(今胶州市)人。茂腔演员。其祖父李庄儿、父亲李元林都是茂腔艺人。 她7岁时在青岛随父亲学唱茂腔,后来也唱柳腔,擅演青衣、花旦。17岁与姐姐李玉香同台配搭演唱,后来玉香兼演小生,兰香便主要饰演旦行角色。1949年秋,以李玉香为主组成青岛市光明剧团,姊妹合作...[详细]

王培佑 [公元1855年-1915年]

  • 王培佑(1855年-1915年),字保之。平度邹家坡人。1883年(光绪九年)中进士,入翰林,后历任监察御史、顺天府尹、太常寺卿、宗人府丞等职。一生为官清正,刚正不阿。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次年划定“租借地”界约时,德方胁迫中方划界官员,企图进占包括即墨、胶州、平度、高密、诸城五州县的...[详细]

李萍

  • 李萍,出生于山东青岛,中国内地资深艺人。 代表作包括《大宅门》《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等。因在《奋斗》等多部影视作品中成功塑造了母亲形象而被称为“星妈专业户”...[详细]

李润生 [公元1901年-1967年]

  • 李润生(1901—1967) 又名李启清。青岛人。1937年10月,在青岛崂山一带参加抗日游击队,任队长。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团供给处主任、南海军分区供给处主任、即东县工委委员、即东县行政公署主任、青岛行政办事处主任,胶东区铁路局局长、胶济铁路管理局局长、华东铁路局工务处处长,...[详细]

刘京传 [公元1918年-1984年]

  • 刘京传 (1918—1984) 全国先进生产者。平度刘家村人。1938年7月进青岛中国染料厂干临时工。1945年2月到东镇肥皂厂干临时工,9月返回原籍务农。1953年1月再进中国染料厂品紫车间当工人, 当年被评为厂级劳动模范。当时品紫染料生产的氧化工段操作工艺落后,每批投料60公斤,只生产染料...[详细]

刘兰芳 [公元1904年-1934年]

  • 刘兰芳 (1904—1934) 名曰善,字兰芳。莱西河崖村人。1924年莱阳乡师训练班毕业任本村小学教员。 1925年8月与田绰永、刘坦等人成立了“反封建、反压迫、反迷信”的“少年同志社”。1931年春被国民党县政府委任为洼子镇镇长,以此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193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详细]

刘顺仙 [公元1909年-1984年]

  • 刘顺仙(1909—1984) 女。胶县人。茂腔演员。11岁到青岛广兴里学唱茂腔。22岁到大连等地演唱10余年。1942年回青岛,兼唱柳腔。1949年加入青岛市光明茂腔剧团,改唱老旦。1956年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老艺人奖。 ...[详细]

刘宿贤 [公元1911年-1979年]

  • 刘宿贤(1911~1979.4.14)莱西市梅花山街道刘家村人。1933年莱阳乡师毕业后任小学教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教学为掩护,通过办农民夜校,宣传革命道理,开展党的工作。 人物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曾任南海地委书记、军分区副政委、专署专员等职。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领导同志们夜宿山...[详细]

刘坦 [公元1911年-1979年]

  • 刘坦(1911—1979) 原名刘振庆。莱西顾家村人。1927年小学毕业后任初级小学教员,并加入“莱阳县少年同志社”,组织农民协会,开办农民夜校。1930年,以农民协会的名义组织贫苦农民批斗了叶家庄村(今属莱阳市)大地主陈东明。193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任招(远)莱(阳)边区特支...[详细]

刘作廉 [公元1914年-1961年]

  • 刘作廉(1914—1961) 艺名刘森。即墨挪城刘村人。14岁投师学艺,工旦角。17岁开始登台,主要在青岛东镇大陆市场戏院演出。19岁崭露头角。他对即墨柳腔进行改革,将梆子、京剧和评剧等剧种的长处融于柳腔中,使柳腔得以丰富和完善。1956年成立即墨柳腔剧团,任团长,率团活跃在胶东半岛。他先后...[详细]

李玉香 [公元1926年-1982年]

  • 李玉香(1926—1982) 艺名“大嘲”。女。胶县(今胶州市)李家河村人。全国先进工作者,戏曲演员,青岛地方剧种——茂腔艺术的代表人物。李玉香自幼家境贫寒,靠父母游乡卖唱为生。她天资聪颖,受其母姜氏(肘鼓艺人,艺名“二花包”)的教诲, 5岁时就开始盘凳子演唱,18岁时与其弟、妹组成“李家班”...[详细]

李肇岐 [公元1904年-1941年]

  • 李肇岐(1904—1941) 即墨李家西城人。中共党员。1938年,成立“抗日独立中队”,任队长。12月,所率部队冲破国民党部队的包围到达黄县八路军驻地,正式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第六十五团,任团长。从此率部转战于蓬(莱)、黄(县)、掖(县)和招(远)、栖(霞)、莱(阳)等县。19...[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