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龙 27号 籍贯:山东青岛 生日:1988.04.15 身高:1.78米 体重:75公斤 位置:中场 人物概述 郑龙,身高178cm,体重75kg,出道于青岛中能队,曾荣膺联赛助攻王,并于2009年至今多次入选国家队。 技术特点 郑龙擅长左脚,能打中前...[详细]
邹正 25号 籍贯:山东青岛 生日:1988.02.07 身高:1.78米 体重:70公斤 位置:后卫 人物概述 邹正司职中场,出道于青岛中能足球俱乐部,2010-2014年一直以主力身份代表青岛中能队征战中超及中甲联赛。邹正个人能力与心理素质出色并有着良好的大...[详细]
曹文旭(1914.9.10~1984.11.7) 原名曹德云,莱西县南墅镇曹家村人。 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曹家村党支部书记、萌山区委副书记、沽河区委书记、院上区委书记、莱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和部长、莱西县税务局长、莱西县人民政府县长、莱西县委-书记兼县长等职。 1923年文旭入私塾。...[详细]
曹苑,出生于山东青岛,中国大陆女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 2001年主演的电视剧《同学,你好!》获第21届中国电视“飞天”奖。2002年主演的电视电影《爸爸的海》获山东省“五个一”精品工程奖。2004年参加主持的栏目获“国际艾美奖”提名奖。2008年第三届迪信通索尼爱立信杯中国手机数码宝贝...[详细]
常溪萍(1917—1968) 原名昌德兰。莱西东王屋庄人。1933年考入平度中学。1937年9月在家乡参加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12月任先锋队区队部负责人。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8月任黄县县委组织部长。1941年1月以后,历任胶东区委秘书长、 南海专员公署专员、西海专员公署...[详细]
陈凤池(1910~1960.7.29) 莱西市沽河街道南栾家寨村人。 凤池于1926年考入掖县中学。1932年毕业后又去北京求学。1935年回乡。第二年,去海阳县教学。1937年参加革命,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调山西军政训练班学习。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党派他打入国民党军队阎锡山...[详细]
陈淑德(1925—1973) 女。青岛市崂山区东陈村人。全国劳动模范。13岁到沧口日商同兴纱厂(现青岛第八棉纺织厂)做工,1949年入青岛第三棉纺织厂当细纱车间络纱工。1950年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是青岛市最早的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她以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详细]
戴恩溥,字瞻原,生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世居平度城东关街。 其父戴金鼎是嘉庆十八年(1813年)山东乡试解元,在汶上、昌乐等县做过多年学官,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 戴恩溥咸丰十年(1860年)中举,同治四年(1865年)成进士。初任兵部主事,历升陕甘道监察御史、工科掌给事中,最后...[详细]
董岐山(1899—1957) 又名凤之。莱西县人。3岁失目。9岁拜盲艺人马殿成为师习弹词。20岁又拜石勇章为师学唱胶东大鼓。因其嗓音宽宏,三弦演奏技巧纯熟,自弹自唱,很受听众欢迎。经常上演的有「女顶嘴》《六国封桐》《百花点将》《四小景》《莱阳八景》等。并有长篇弹词《莱芜县》一部,为独有书目...[详细]
段景钦(1901—1931) 崂山段家埠村人。1922年秋入青岛日商钟渊纱厂当练习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因积极为党工作被捕,坚贞不屈。1930年获释,担任中共青岛市委委员,分管交通,负责市委与上下级的联系。1931年被捕牺牲。 ...[详细]
杜雨 (1914—1945) 胶南马家庄人。193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任中共诸城第五区委地下政治交通员。1940年兼任马家庄党支部书记。国民党顽固派改选乡村政权,他当选村长后,秘密发展党员,建立自卫武装,发动群众抗捐抗税,宣传抗日。1942年秋,又以伪甲长为掩护,为党秘密筹集粮款和...[详细]
房文斋 (1932~) 笔名鲁钝、房方。山东即墨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46年参加工作。历任小学教师,即东县政府会计,胶州专署文书、科员、秘书,山东省计划委员会科员,贵州省农学院图书馆出纳员,山东昌潍师专中文系教授等。1986年获山东省优秀教师称号。1951年开...[详细]
芳洲 (1955~) 原名郑海翔。山东胶州人。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合办的文学创作研究生班,文学硕士。1971年参加工作。历任胶州市乡镇企业局干部,胶州市文化局文艺创作研究室创作员,山东潍坊市文联文学创作室主任,潍坊市作协主席,潍坊市第九、十届政协委员。1984年开始发表作...[详细]
范咏戈 (1948~) 山东青岛人。1965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70年毕业后入伍。1990年莫斯科大学新闻、文学系研究生毕业。历任《解放军文艺》,总政治部文化部干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副总。1992年被授予大校军衔。现任中国作家出版集团领导成员,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文艺报...[详细]
法伟堂 (1843—1907)字容叔,号小山、筱山。胶州法家庄(今胶州市南关街办事处) 人。出身书香世家,兴趣广泛,尤喜古文。1879年(光绪五年)举人,1889年(光绪十五年)进士。授知县,改武定府教授,皆以疾力辞不就。后任青州海岱书院主讲10余年。1891年(光绪十七年),以“学问优长,训迪...[详细]
高建国 (1954~) 山东胶南人。中共党员。199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军事学博士。1972年入伍,曾任宣传干事、军区报社记者、军区党委秘书、军区宣传部宣传处长、军区组织部副部长、师政委、集团军政治部主任、集团军副政委等职,现为某集团军政委,少将军衔。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1...[详细]
高泗林(1924—1947) 胶南宅科村人。幼年家庭贫穷。胶南解放后参加民兵。1947年,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七纵二十一师六十二团三营二连机枪班任机枪手。1947年11月,他所在的三营向守卫在莱阳城东山的国民党军队发起进攻。敌人碉堡火力使进攻部队受阻,他用机枪射...[详细]
高祀田(1929—1973) 青岛市城阳区夏家庄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944年考入华北电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电气通信学院,1945年秋结业后到青岛市电报房值机。解放后任青岛市邮电局人工机报务员、值班长。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人工电报机值机工作实践中总结出“集中视听、掌握规律、密切配合...[详细]
高益伦(1905—1966) 民间艺人。胶州葛埠岭村人。自幼生长在民间鼓乐班世家, 6岁随父做差,11岁学吹唢呐。1922年,脱离其父的鼓乐班子,只身赴即墨投拜于伦仙、 于理仙、于文仙三名高师学艺。于1924年3月学成丝竹乐奏,回归故里组建起一个鼓乐班,活动于胶县、即墨、平度、青岛一带,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