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文 字季谟。举雍正元年(1723)乡试,初署福建长乐知县,仅五个月,调连江。又擢泉州府同知,驻厦门。厦门为出海咽喉之地,海防军与中人狼狈为奸,煽动0不知底细的民众0出洋。宗文派人日夜查探,将其画图公之于众。从此再无敢犯者。擢福建粮储道。搜集海疆资料,画出渡台海图,作《海国杂纪》二篇。不久...[详细]
江珏 字玉成,明陶峰(今双塘镇)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授陕西华州知州,有政绩,当道屡荐其能,升刑部员外郎,剖决如流。正德十四年(1519),武宗下诏南巡,陆俸与珏等五十三人联名上疏力谏。帝怒,谪俸于外,罚珏等跪午门三日,杖三十,夺俸半岁。世宗即位,褒录忠谏,加俸一级。《中国人名大辞...[详细]
江球(1657~1725) 字宜笏,清孔坊人。少颖异,有文名。康熙二十九年(1690)举乡试,三十年成进士,授庶吉士。散馆后授检讨。期间,认真考求朝廷典章制度。三十六年,升山西道监察御史,四十四年,补山东道监察御史。四十五年,擢顺天府丞兼督学政,提出恢复巡访制度,以通民情,肃吏治。累迁至左副...[详细]
孔大德(?~1660) 字登小,号秀野耕民。明末清初南市人。幼颖敏有志。天启七年(1627),倪元璐、龙焕斗典试江西,奇其文,以为老宿儒之文,及揭晓,见才弱冠儿,益惊异。屡试礼部不第,崇祯七年(1634)登会试副榜,例选县令,不就。明朝灭,哀愤不欲生,遂绝迹城市,穿着明代的衣服。居乡间,惟以...[详细]
郎子林,1919年生,山西省临川人,1938年8月入伍,193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排长、副连长、指导员、教导员、团政治委员、空军修建总队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兰州军区空军后勤部政治委员(副军职)。因病于2013年2月4日在西安逝世,享年94岁。...[详细]
乐钧(1771~1814) 原名官谱,字效堂,又字元淑,号莲裳,清临川长宁高坪(1952年划金溪)人。 幼聪明好学,喜作骈体文。乾隆五十四年(1789)由学使翁方纲拔贡荐入国子监,为怡亲王馆西席。清嘉庆六年(1801)中举。怡亲王欲留,乐钧以母老辞归。后屡试不第,未入仕途。先后游历于江淮...[详细]
李楫 字木行,清铜岭(今双塘镇)人。举乾隆二十四年(1759)乡试,二十五年进士。授山东嘉祥知县。邑有澹河,直贯邑中。河道狭窄而水浅,深不过三尺。而上流河道深且宽,均超过嘉祥一倍以上。每年春夏涨水之时,河水淹没田庐。楫令沿河居民划地而治,疏浚河道,挖深扩宽。取所挖泥沙筑堤于两旁,植以杨树,以...[详细]
连城璧(1591~1660) 字如白,明末五里圳(今对桥乡)人。天启四年(1624)举乡试。崇祯十三年(1640)特用进士,授灵山知县,调顺德知县。旋擢陕西道御史。清顺治三年(1646)九月,唐王被执,永明王监国,城璧自肇庆至梧州入见,即命巡按广东,佐巡抚王化澄协理军务。复又回肇庆,漳州萧嘉...[详细]
李光德 字绳芳,明源头(今合市镇)人。万历十九年(1591)举乡试,授浙江淳安知县。在任廉明仁恕,民立生祠祀之。擢承天府丞,摄府事。为皇帝修陵有功,帝召见其于便殿,赏赐有加。所属沔阳知州郭乔,污劣无状,巡按御史庇之,光德列其状于朝,撤其职。回府路过沔阳,沔人扶老携幼拜于前。罗甸土司带兵赴辽逃...[详细]
李坤和 字春山,琉璃波源人。幼时天资颖慧,贫而好读书,过目成诵。稍长,商于湘之常德,与滇黔诸省相往来。其地民性强悍,坤和以信义悦服之,发展贸易,积金钜万。对精干店员,给与股份,若有伤亡,加以抚恤。故赖其提拔者甚多,如本邑富商郑莲荪即其中之一。晚年归里,悉力以赴族事。创文华阁,建休息亭,理祠修...[详细]
李清泉同志生平(1919-2014)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安徽省政府原副省长、省政协原副主席李清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1月25日23时1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李清泉同志,江西临川人,1919年3月生,1937年12月参加革命,1938年10月加入...[详细]
李日文 字维实,明尚庄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授南直隶泾县知县。其前任临川刘世亨有不寻常的政绩,提升后,民泣曰:公不可留,愿代者能象你一样啊。世亨请来日文,凡其未竞之业,日文悉为之竞,泾民至今诵之不衰。升南京工部主事,后又出任福建漳州府丞。有送礼者,却之。有诸生犯法,以理教之,令自新,...[详细]
李世璋,男,汉族,1900年生,江西临川人。1922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14年考进江西省立二中。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1919年5月4日参加北京大学带头发起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爱国-“五四运动”。1922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详细]
刘杰 字良辅,元末三品塘人。自幼博学,制行甚高。至正二年(1342)登进士第。授龙兴路(今南昌)新建县丞,旋擢河南宜阳县尹,又升延安路总管。不久迁嵩州知州,后入朝为中书舍人,累官至工部尚书,兼资政大夫。其时天下多难,杰直言得失,多次忤旨,帝远之。遂以疾辞,以集贤院学士致仕。养疾于河南宜阳宁家...[详细]
刘尧夫(1146~1189) 字淳叟,又字井庵,南宋土口(今琅琚镇)人。气概轩昂,文辞温雅。年十七师陆九渊兄弟。每焚香夜坐,则曰,欲与天地同其大。九渊笑曰,天地自大,但勿拂之。乾道五年(1169)补入太学,四试两优。淳熙二年(1175)进士,授国子监正,迁太常博士。陛对极言时相之失,以为天子...[详细]
刘子汾(1522~1598) 字达卿,明常丰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乡试,授湖南道州知州。一到任,就为举人费思孔诏雪巨冤。狡绅胡伯鲸,倚势为一州之患。子汾捕至,立杖杀之,民为之快。道州处营、濂、潇、沲四水流经之地,而民不知灌溉。子汾教民以江南翻车法提水,民赖其利。其地瑶民多次剽掠争斗,...[详细]
李文汉 字上昭,清绣石塘人。壮游京师,为内阁供事,从征准噶尔,以军功授江南凤阳府经历,兼摄司狱事。适狱囚-,占据监狱。守卒皆不敢前,文汉素健壮,奋身登墙杀伤其魁首,余者皆就缚。以功署建德,旋赴四川,署望江县。所至,皆以能著称。康熙帝亲见之,赐朝衣一袭,升陕西潼关知县,又调知鄠县。涝水自鄠山而...[详细]
李元复 字伦表,又名登齐,清尚庄人。清道光三年(1823)和五年恩贡生。小时家境贫寒,但他耕稼之余发奋读书,后在文史及医学等方面都卓有所成。其为人耿介高尚,医术医德亦远近闻名。他常以行医之便,遍及竹篱茅舍,采访各地人文风俗。每遇奇人奇事,都仔细考察,分析研究。夜则孤灯一盏,笔耕不辍。撰写的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