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宗彦(1559~1624) 字君美,号昆柱,明东漕(今琅琚镇)人。17岁随父客居随州(今湖北随县)。万历二十三年(1595)登进士第。累官詹事。四十二年迁礼部右侍郎,署部事。宗彦为官清廉,崇节俭。时福王常洵到呼阳封地时,花费巨大,神宗赏赐过多,宗彦与其他廷臣上疏劝言,帝不听。接着,宗彦又就...[详细]
洪范(1471~1527) 字邦正,明玉溪(今双塘洪家)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嘉兴知县。初至时,好像什么也不做,太守轻视之。适编审赋役,范召集部下于庭,分析疏理,不过十日而事毕。太守服。为政抚民如子,对豪门贵戚与平民一视同仁。为官廉洁,民为之颂。正德二年(1507)擢升云南道御史...[详细]
黄骝 字午堂,清沙坊人,梦菊子。以附贡生授湖南龙阳知县,历署兴宁、沅江县事。沅江濒洞庭湖,地势低洼,多水患。骝节廉俸,倡修堤堰,水患平。邑有大盗名水老虎,为患于岳、常、沅、沣等县之间,民受其荼毒者众。骝不分地域,不避艰险,亲督团练擒之,依-处,民赖以安。 ...[详细]
黄冔(1308~1368) 字殷士,元末化源人。博学明经,善属文,尤长于诗。年轻时赴崇仁拜访吴澄,又学文于虞集、揭傒斯,均非常器重他。至正十七年(1357)授淮南行省照磨,未行。除国子助教,迁太常博士,转国子博士,升监丞,擢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时天下大势已去,屡疏大计不被采纳。同仁劝其听天...[详细]
黄朝聘(1620年前后在世) 字时举,明涂坊(今陈坊积乡)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举武解元。万历二十六年成武进士。授湖广清镇司守备。随都督陈伦征蜀,擒寇杨七儿有功,晋浙江都司,督理漕务屯局。四十年,升广东游击,征平黎寇,以功擢潮漳副总兵、苏松备倭总兵兼都督佥事。时海寇纵横窜扰,朝聘经常巡...[详细]
黄丹桂 字民安,清梧桐人。幼敏异,古文诗词皆能。嘉庆元年(1796)进士。选授安徽太和知县。居官六年,刑清政简,爱士惠民,廉洁奉公,邑人以君子颂之。性喜读书,手不释书,笔不停挥。尤工书法,人得片纸皆珍之。嘉庆九年,校文江南,多得名士。后因公呈误,归。优游林下,以著述自娱。邑人重其品学,请主持...[详细]
黄大受,字德容,号露香居士,南丰(今属江西)人。一生未仕。能诗,以诗游士大夫间。其子伯厚于理宗淳祐元年为其遗著作序,有《露香拾稿》。同名人物: 黄大受 (1903~1949) 湖南省怀化市麻阳 [近现代]...[详细]
黄帘珠(?~1857) 字沅芳,又字一花。孝廉黄麟之女,嫁东乡孝廉胡业恒。嗜书史,通翰墨,工诗词。著有《一花诗稿》四卷。咸丰七年(1857)与南城朱淑凤同赴井死,后人合二女之诗,为《双烈遗稿》。 ...[详细]
黄梦菊 字淑庄,清沙坊人。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授云南嶍峨(今峨山县)、恩安知县,旋补会泽县。境内汉民与少数民族杂处,性习各异。梦菊刊《孝经》遍发蒙塾,求开发其天良,使其风俗淳厚。又教民种桑麻,授予他们纺织法。对做得好的,奖与纺车纺具。值旱,梦菊仿《汉书》中祷雨法,行三十里至龙潭,归为...[详细]
黄名鑫,1939年3月16日出生于江西广昌县。1965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7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7月历任江西冶金学院(现江西理工大学)矿业系政治辅导员、粉末冶金厂负责人。1977年7月历任江西广昌县机耕船厂副厂长、厂长兼党总支书记。1981年3月任中共广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1...[详细]
黄庆基(约1026~1102) 字吉甫,又字世纶,号灵南,宋黄坊人。少与兄振基齐名,时推双壁。嘉祐六年(1061)进士。西京国子教授,改镇东节度推官,历选太常博士,进吏部员外郎。庆基与王安石同学,深相亲爱。时安石欲行新法,庆基反复劝说,论其不可,至于涕泣而下。哲宗元祐八年(1093)四月,进...[详细]
黄嗣贞 字玉娘,元代女诗人。庄静好学,19岁嫁东乡吴泰发,27岁丈夫客死三衢,于奔丧途中,作凄恻动人的祭文,又赋三十韵诗训儿。训儿诗成其自传诗,后人汇其诗文为《黄嗣贞诗文集》,已佚。诗作收入《江西诗征》,有《训子诗三十韵》等三首。 ...[详细]
黄希宪(1517~1586),字伯容,号毅所,行九,明正德十一年(1517)八月二十七日出生。江西抚州府金溪县顺政乡三十三都狮溪人(今南城县黄狮渡),民籍。曾祖父黄厚昌,祖父黄世芳,父黄文魁;母左氏,继母王氏、李氏、张氏;娶周氏;子黄元宾,万历元年(1573)癸酉科江西乡试举人。 县学生员,...[详细]
黄希宪 字伯容,明狮溪人(今黄狮渡,1952年划南城)。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擢南京监察御史。嘉靖四十三年任福建布政使司参议,分守福宁。时倭寇突至城下,希宪乘其移营时,领军袭之。生擒七十余人,歼敌五百人。寇败急退,城赖以安。隆庆元年(1567)谪判高邮,不久又擢四川保宁。保宁民力苦疲...[详细]
黄宣 字景召,又字重庵。明黄坊人。幼笃志于学,始师吴悌,继从学于罗洪先,于石莲山洞潜心学习,所造日深。性至孝,尝徒步入蜀迎父归养。母病,三月不解衣而寝,及卒,哀伤成疾。悌尝称之曰:如景召,乃可谓实践之学。嘉靖六年(1527),以岁贡廷试第一授苏州嘉定训导。日与诸生讲求实学,士争归向之。后迁广...[详细]
黄彦远 字思邈,宋城塘人。性恬淡,对《易经》有很深的研究,政和二年(1112)进士,授平江府教授。宣和二年(1120)单骑赴任。值睦州方腊起义军逼境,官吏连夜逃遁。其母闻之,遣人勉励他说:忠孝不能两全,你要忠于职守,不要担心我。彦远闻之感泣,率士民守城,方腊军不敢犯。后调吉水知县,乞归,隐居...[详细]
黄直(嘉靖末年在世) 字以方,明县城学前人。受业于王守仁,嘉靖二年(1523)会试,主司发策,极诋守仁之学,直与同门欧阳德不阿主司意。编修马汝骥奇之,两人遂中进士。疏陈隆圣治、保圣躬、敦圣孝、明圣鉴、勤圣学、务圣道六事。授漳州推官。漳俗敬鬼,直尽废淫祀,易其材,修桥梁公廨。其性耿直,对御史不...[详细]
胡朝凤,字来仪,世称淑仙翁,崇麓乡邮路村人,生于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约卒于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享年72岁。 朝凤生得相貌奇特,目光炯炯。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读书过目不忘,长到7岁时,就能口占晴雨,无不应验,被人们称为仙童。长大以后,喜欢四处云游,后在西蜀遇一异人,授以银...[详细]
胡朝凤(1521~约1592) 字来仪,世称淑仙翁。明邮路头人。从小聪明,颖异过人,乡里称为仙童。成年后游西蜀,遇名医传授一根奇针,教以特技。学成,师对其曰:“可以救世”。朝凤自此成为针灸能手。因家贫子幼,不得不作归计。过武昌,恰逢楚王患风痹之疾,久药不愈。遍访名医,朝凤应召为他针灸,见效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