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諴,又名幻云,字幼鸿,城关塔旺街(今松城镇东关街)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六月生。民国11年(1922年)赴日本明治大学攻读法律,民国15年大学毕业回乡。年底,北洋军阀某部北撤过境,在城关0粮饷,地方人士无法筹足“北军”索要的巨款,士諴自告奋勇,只身徒步到40里外的溪西村,向殷富筹集一...[详细]
陈守全(1955~1986年),湖滨乡新丰村人。1955年生于农家,1974年毕业于古田第一中学。 1975年12月,守全应征入伍,在31军济南1团侦察连服役。1979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调55军163师侦察连。不久随部队开赴广西前线,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2月17日,守全所在排奉命抢占越南...[详细]
陈珖坦(生卒不详),字碧川,福鼎县店下阮洋人。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中举人,授陕西保安知县。保安地处西陲,汉回杂处,民顽俗悍,向称难治。珖坦到任后,教之以德,导之以礼,风俗为之一变。当时有人诉说,延河有双螯大爬虫上山咬禾,以致连年闹饥荒。珧坦实地勘察,知是延河石碍为害,便集众晓谕:此种爬虫乃...[详细]
陈铁民(1904~1935年),乳名家锵,学名鸣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生于韩阳镇。民国6年(1917年)小学毕业后,在亲友们资助下升入省立三中(霞浦),因经济拮据,一个学期后即-辍学,到乡村初级小学任教。后受“五四”运动新思潮的影响,积极参加反帝爱国斗争。民国14年,“五卅”运动爆发后...[详细]
福建省军区原顾问(副兵团职待遇)。 陈挺是福建福安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队长、连长、营长、支队长、团长、副师长、师长,福建军区司令部参谋长、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闽北指挥部副司令员,江西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福建省...[详细]
陈维新(1903~1958年),字子怀,又名贤宁。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生于福鼎县沙埕澳腰村,祖籍莆田。维新好读书,负笈师从周梦虞。嗣考上霞浦中学,后就读于北平中国大学哲学教育系。毕业后先后受聘于北平嵩云初级中学、山东济南师范教席。一年后,复南下福州任教于尚于简师。抗日战争爆发后,维新携眷...[详细]
陈文翰,字西园,福安穆阳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生,早年失父,家境清贫。自幼聪颖勤学,13岁中秀才。清宣统三年(1911年)入福建省高等 学堂学习,3年后毕业。翌年,应福建省文官考试,以榜首入选,出任福清县县长。民国4年(1915年),文翰任福州 署长时,一批居榕台籍浪人在日本帝国主义庇护...[详细]
陈细胡,字发书。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出生于福安县潭头乡长濑村(现棠溪村)林姓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2岁时丧父,随母江氏改嫁柘洋楮坪乡后楼村陈家,入继陈姓为子。民国21年(1932)参加革命,曾在当时福安县东北区(上白石镇佳浆村)一带活动,任过互济会主席。民国2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任霞...[详细]
陈心陶(1904~1977年),松吉乡曹洋村人,生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三月十九日。民国14年(1925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旋即受聘于广州岭南大学,民国17年被选送赴美留学,在明尼苏达大学攻读寄生虫学1年,获寄生虫学硕士。民国18年转哈佛大学医学院进修,民国20年获比较病理学博士。...[详细]
陈颖焇(1908~1987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生于鹤塘乡溪边村。幼年失怙,母改嫁。民国9年(1920年),跟随继父学习竹编技艺。此后30多年一直在古田城关开篾店,潜心钻研竹艺。 解放后,颖焇的竹编艺术终焕发出异彩。1956年9月,他加入古田县特艺社,旋任社长,兼指导创新技术组工作...[详细]
陈荫南(1901~1984年),字毓霖,号阿八。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生于福安城关,读10年私塾,即从师学医。行医于福安、宁德、霞浦等县。他学习勤奋,治病认真,善于博采众长,勤于总结临床经验,在中医学术上造诣较深,在社会上享有盛誉,日门诊近百人次。他擅长妇科,能辩证施治,从中医的基础知识,...[详细]
陈元雪(1900~1968年),乳名角口,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生于屏南县龙潭村。光绪三十四年,父母相继辞世,由叔父清沐收养。叔父系四平戏艺人,戏班外出演出时,元雪均跟随不离。耳濡目染,他对四平戏产生浓厚兴趣。有时在后台跟着“帮腔”。叔父发现他是个好苗子,就鼓励他悉心学演戏。从此元雪在叔父...[详细]
陈玉龙(1765~?),原名逢笏,字天宝,号云台,乾隆三十年(1765年)生于福安县上杭。青年时豪爽倜傥,仗义任侠,常为人排难解纷,深为里人推重。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玉龙资助闽县新科举人陈若霖进京会试。不久,若霖考取进士,授刑部主事。乾隆五十六年,安南盗艇入闽,进扰三澎海域,偷袭兵...[详细]
陈赞汤(1887~1972年),原名铭新,号绍源,光绪十四年(1888年)生于大桥横洋村。宣统三年(1911年)毕业于福建省全闵师范文学系。先后在古田平湖小学和临川小学任教。 民国6年(1917年),赞汤南渡沙捞越诗巫埠,被当地华侨聘为光华中学教员。不久,继任校长。时诗巫垦场广植橡胶,由于侨...[详细]
陈赞勋,字襄侯,七步村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生。少受家庭薰陶,勤读“四书”、“五经”,光绪十九年(1893)参加县试获第三名。回家后孜孜不倦攻读,二十二年赴福宁府考取一等第六名生员,三十一年获增贡生。 民国初军阀混战,政局动荡,赞勋蓄发道装,蛰居家里,不问政事,以诗酒自娱,自命清高。“...[详细]
陈芝美(1896~1972年),祖籍古田局下中坪村,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生于旧城二保街,后定居福州。光绪三十四年入福州鹤龄英华书院就读,民国4年(1915年)毕业,到福建道学院任英语、体育教员。翌年赴美国康乃尔大学留学。民国7年获学士学位。同年回福州,受聘于福州基督教青年会,任学生部主任干...[详细]
陈子英(1922~1948年) ,民国11年(1922年)1月生,祖籍长乐,其父青年时来霞浦学艺,成家后定居城关。 子英家贫,11岁始入近圣小学,毕业后升县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民国24年,因作文对县政府提出批评,受到教导主任黄寿祺赞赏,作为学生示范作文,招致黄被解职。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详细]
陈宗远,又名超然,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生于古田旧城二保街一个商人之家。少年就读于私塾、县立两等学校。 民国15年(1926年),宗远在福州法政学校读书时,与黄孝敏一起参加革命活动,同年在中共福州法政学校支部由陈炳介绍入党。次年3月,福州特委派陈炳、孝敏、宗远等回古田开展地下工作,在古田...[详细]
陈最,字季常,长溪县西北乡廉村(今福安市溪潭乡廉村)人。宋宣和三年(1121年)中进士,授官新昌(现浙江新昌)县丞。时逢杭州兵变,他只身前往,晓以大义,哗变的士兵感慨地说:“这人忠义正直,-他不吉利”,主动护送他回去。在朝堂高宗有所咨询,陈最总是对答如流,深合其意。高宗在宰相们面前赞扬说:“陈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