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楚云 [公元1907年-1961年]

  • 郑楚云(1907~1961年),原名郑凫,乳名锦荣,字眠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出生于福安坂中乡步兜里村穷苦郎中家庭。 民国16年(1927年)2月,北伐军途经福安,楚云结识了某团-表、中共党员蔡衡,深受其影响,积极参与福安国民党县党部的筹建和国民党左派的革命活动。“四一二”-政变发...[详细]

郑丹诚 [公元1880年-1951年]

  • 郑丹诚,字天植,号廷直,浦源村人,光绪六年(1880)生于书香门第。受胞叔谟光影响较大,自幼聪颖勤学,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养,才识不凡。二十八年,郡试庠生名列生员第一,优行增生。民国初,丹诚考入福建高等学堂,修业五年实科毕业,任宁德县莲峰小学教员,历任文、理、数、英语等科教学。民国8年(1919...[详细]

郑丹甫 [公元1910年-1983年]

  • 郑丹甫(1910~1983年),原名开池,学名登墀,化名邓桂、翁元生,福鼎县前岐彩澳村人。生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五月。他从小目睹父辈饱受地主压榨的悲惨情景,在幼小的心灵中刻下爱憎分明的烙印。 民国5年(1916年),丹甫入彩澳私塾,后就读于前岐、桐山小学。民国14年考入福建省立农业学校...[详细]

郑德厚 [明]

  • 郑德厚,字克淳,浦源村人,生于明嘉靖初。少负壮志,习文练武,熟谙武略,为乡亲所器重。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萌源村遭匪首徐颛六率匪徒300余人劫掠,德厚召集乡勇400余人增援抗击,匪溃败逃遁。嘉靖四十年,德厚与其兄组织乡勇出剿山匪刘大眼,擒拿其头目朱二、黄孝四、郑品十等人送官府究办,其...[详细]

郑谟光 [公元1872年-1941年]

  • 郑谟光,原名赞襄,字慕蔡,号弼臣,浦源村人,生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七月。谟光小时聪慧好学,光绪二十五年(1899)考取生员,宣统三年(1911)录取优行增生。民国6年(1917)考入财政部财政讲习所,毕业后,录用于福建省财政厅。民国7年,当选为省第二届众议院议员,萨镇冰委任他为省谘议。民国...[详细]

郑虎臣 [宋][公元1219年-1276年]

  • 郑虎臣(1219~1276年),字廷瀚,又字景兆,南宋长溪县柏柱南山(今福安市溪柄镇洋头村)人,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三月十八日生。父郑埙,宋理宗时任越州(绍兴)同知,遭贾似道陷害,流配致死。虎臣因受株连被充军边疆,后遇赦放归。 宋德祐元年(1275年),虎臣任会稽(浙江绍兴)县尉。时任...[详细]

郑文灏 [明][公元1467年-1547年]

  • 郑文灏,字德远,号一崖。明成化四年(1467)五月生于城郊山后村。 文灏身材魁梧,武艺超群,为人正直,急公好义,深受乡里推崇。壮年时,受命守卫银场,盗贼不敢觊觎。因此得福宁州守器重,奖以“尚义官”荣誉称号。 明弘治十八年(1505),文灏受知州命训练民兵,保卫乡里。他所训练的民兵250人...[详细]

郑孝庭 [公元1938年-1985年]

  • 郑孝庭,浦源村人,民国27年(1938)出生。1963年福建医学院毕业,分配周宁县医院工作。当时县医院条件差,业务分科不全,他先后担任医生组总组长、外科负责人、科主任。承担过妇产科、骨科、五官科、泌尿科、小儿科、胸外科等多种业务,多次成功地施行胃肠道、胆、肝、脾、胰以及多脏器(胃次全切除+脾切除...[详细]

郑锡光 [公元1930年-1952年]

  • 郑锡光,附城区松山村(今州洋乡松山村)人,民国19年(1930年)5月生。 新中国成立初,国民党残余势力盘踞浮鹰、四礵、西洋等沿海岛屿,经常在海上骚扰破坏,杀人劫掠,严重威胁渔民海上生产安全。1952年春,中共霞浦县委决定实行“劳武结合,武装护渔”。松山村建立武装护渔队,护送渔船出海和回航,...[详细]

郑衍宗 [公元1915年-1982年]

  • 郑衍宗(1915~1982年),又名际林,生于民国4年(1915年),福鼎县前岐凤桐村人。少时就学于前岐小学,受校长王宏文等人的革命启蒙,积极参加革命秘密斗争。 民国27年3月,衍宗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任中共鼎平下东区组织科科长,受组织派遣,以凤桐小学校长之职便,开展抗日救亡工作。民国2...[详细]

郑一成 [公元1911年-1939年]

  • 郑一成(1911~1939年),原名新坎,福鼎县店下屿前村人。生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幼失怙,7岁入村塾就读,后入桐山小学。小学毕业后考入福建省立第三中学(在霞浦)。 民国16年(1927年),考入福建省立农林学校。在校时积极投身-,探寻救国救民之路。翌年夏天,由地下党组织介绍到中共福...[详细]

郑云亭 [公元1908年-1939年]

  • 郑云亭,原名尔鹤,字云亭,生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屏南县康里村人。云亭幼年进过私塾,稍长遇事机警,乐于助人,好打不平。 民国17年(1928年),云亭配合中共福州特委派回的党员郑鸣西,在康里创办翠峰小学,组织家乡儿童学习文化,并以学校为掩护开展反帝反封建宣传。从此,云亭走上革命道路...[详细]

郑宗玉 [公元1908年-1936年]

  • 郑宗玉(1908~1936年),原名木金,化名朱玉、珠玉、陈宗玉、宗毓,福安溪潭濑洋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他9岁进入县立湖山高等小学就读,成绩优异,与马立峰结为莫逆之交。民国11年(1922年),辍学往穆阳私人钱庄当学徒。此间,他白天经商,夜里苦读不倦。 民国15年,他回乡务...[详细]

郑宗远 [明][公元1471年-1559年]

  • 郑宗远,字思明,号乔岳。明成化七年(1471)生于楮坪仙岭村。 宗远家庭宽裕,乐善好施,尤其热心公益事业。那时仙岭与外界交通不便,行人须翻山越岭绕道而行,劳顿不堪。宗远把毕生精力和财力都用在交通事业上。他为修路建桥,走遍山岭,勘察地形,选择捷径,历时3年,耗费大量钱财,建成从仙岭经榴坪,过福...[详细]

智水 [公元1876年-1937年]

  • 智水(1876~1937年),号楞根,自称了幻头陀,法号心源法师,是佛教临济宗派一支在福建怡山长庆寺(即西禅寺)第五十八代传人,是福建名僧之一。 智水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生于福鼎县西阳马洋村,俗姓张,因家贫,受管阳象山寺济施。刚满周岁,象山寺住持道由和尚(又名天成和尚)见之,称道:“此...[详细]

钟阿壝 [公元1901年-1974年]

  • 钟阿壝(1901~1974年),又名善众、土溜,畲族,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生于福安县康厝凤洋村畲农家庭。先辈世代务农,家贫如洗。 民国17年(1928年),阿壝到福安城关谋生,结识马立峰、詹如柏,在他们的引导下参加革命。不久,他回凤洋,在邻近的畲村发动农民参加农会、贫农团,带领群众开...[详细]

钟阿仁 [公元1923年-1936年]

  • 钟阿仁,畲族,附城区虎龙坑樟□垄村(今州洋乡八斗浿村)人,民国12年(1923年)7月生。 民国23年初,承天乡建立苏维埃政府,他参加少年先锋队,任少先队长。同年秋,国民党 派调集大批军队“围剿”霞鼎苏区,革命斗争转入秘密活动,他留在村里探听情报,送信联络。 民国24年春,霞鼎地区游击斗...[详细]

钟昌达 [公元1955年-1979年]

  • 钟昌达,畲族,牛胶岭乡(今溪南镇白露坑村)人,1955年9月生。少时入村小学念书,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1975年1月,他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52842部队服役。入伍后,认真学习,刻苦训练,很快掌握擒拿、刺杀、射击等军事基本功。197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升任五连九班班长。  ...[详细]

钟良弼 [清][公元1782年-?]

  • 钟良弼(1782~?年),又名鸣云,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生于福鼎县前岐佳阳单桥村。幼怀壮志,为人刚直,博闻强识,深得村民爱戴。 嘉庆七年(1802年),良弼赴福宁府应考。时县书王万年歧视畲族,串通生监,诬指“五姓(蓝、雷、钟、吴、李)禽兽养”,把他赶出考场。良弼遭辱不服,嗣变卖家产,...[详细]

钟日住 [公元1892年-1937年]

  • 钟日住,畲族,福安穆阳(今穆云乡)下竹洲村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出生。少时家贫,以砍柴换米度日。 民国22年(1933年),投身革命,民国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畲族山区传播革命思想,发动畲民参加“五抗”斗争和分田运动。 民国24年8月,他任宁寿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与县委书记倪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