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雪村 [公元1898年-1966年]

  • 汤雪村,乳名洪铭,字茂盘,玛坑村人,光绪十九年(1898)生于中医世家。兄弟4人,他居长,自幼随父学医,勤究钻研,擅长针炙技术。10余岁开始随父实习,成年后便行医乡里。20岁时,父母相继去世,家境困难,以行医为业,靠微薄收入糊口养家。他经常在宁德赤溪、霍童、福安穆阳一带行医,颇有医名。 雪村...[详细]

汤银钗 [公元1888年-1966年]

  • 汤银钗(1888~1966年)女,霍童梅坑后洋村人。民国22年(1933年)4月,银钗在其弟共产党员汤昌满的引导下,作为妇女第一个参加中洋里村贫农团组织。她把自己的家作为红军、游击队的秘密联络站。担负着送信、接待、掩护红军、游击队的重任,经常不顾个人安危,不分昼夜,奔走山野,维系着游击队和设在古...[详细]

汤雨生 [公元1925年-1969年]

  • 汤雨生,原名赞厚,又名汤霖,玛坑村人。民国14年(1925)生于农家。父亲万仁,民国26年参加革命,曾任玛坑苏维埃政府财粮员。雨生自幼丧母,靠祖母抚养长大,8岁上村塾,因家境贫困,坚持半耕半读。民国32年考入周宁初中,学业优秀。第二年考入福安师范,在校学习期间,受进步思想影响,学习《共产党宣言》...[详细]

谭抡 [清]

  • 谭抡(生卒不详),字鉴溪,江西龙南拔贡。清嘉庆十年(1805年)任福鼎县知县。他鉴于福鼎建县60余载,志书未纂,深恐人称“海滨邹鲁”之邑不特文献无征,且名儒事行、风土人情、政典故事日就湮没。于是,召集福鼎孝廉王锡龄、施如全等50余人分路采访。他亲任总纂,日夕搜讨,分类编纂,于翌年修就第一部《福鼎...[详细]

汪阿财 [公元1898年-1934年]

  • 汪阿财,城郊乡杨家盛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一月。年青时,帮人造纸为生。民国23年(1934)10月,在桃坑东岩村任村苏维埃政府交通员。民国25年,任中共霞鼎泰县委秘书。同年12月28日,革命转入低潮,他到城郊山头里粗坑土盾设立备婆洞(蝙蝠洞)秘密楼,坚持开展革命秘密活动。民国26年6...[详细]

王邦怀 [公元1860年-1936年]

  • 王邦怀,字瑾卿,又名俊民,县城茶亭头(今中乘街)人,清咸丰十年(1860年)生。出身书香门第,屡试不第,按例纳捐得候补知县衔。他为人敦厚,乐于公益事业,为地方名绅,人称“瑾伯”。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福宁知府李增蔚筹办中学堂,聘邦怀为学董。宁郡中学堂创建后,求学者日多,学堂难以容纳,...[详细]

王伯大 [宋][?-1253年]

  • 王伯大,字幼学,号留耕,劝儒乡赤岸(今州洋乡赤岸村)人,生年不详。 伯大自幼熟读经书国策,宋嘉定七年(1214年)登进士第。嘉定十年,以国子正外放知饶州临江军(今江西清江县)。时值台、衢、婺、饶、倍诸州饥荒,伯大设荒政局,清理户口,用红黄黑白为标志,划分灾情等级,张榜公布,赈荒工作做得既快又...[详细]

王大尧 [公元1910年-1936年]

  • 王大尧,化名高峰,狮城人,清宣统二年(1910)生于农民家庭。父作顺,务农,生活贫困,大尧从小参加劳动,只读两年私塾。17岁到福安洋头广济堂药铺当学徒,出师后到福安白砂中药店当店员。 民国21年(1932),大尧在白砂由马立峰和詹如柏介绍参加革命,在围攻兰田、溪尾民团作战中立了功,同年加入中...[详细]

王定国 [宋][公元1126年-?]

  • 王定国,字安卿,号不欺居士,生于靖康元年(1126年),长溪县黄崎镇(今福安市下白石)人。少年有大志。绍兴中(约1146年),向朝廷提出《边宜十策》。曾受命随赵瑞赴山东招抚义军,后留在张浚军幕办事。时,海州(相当于今连云港市)为义军所占据,朝廷派定国和魏胜前往收复,并任代理州判兼知州,后改任泗州...[详细]

王都中 [元][公元1279年-1341年]

  • 王都中(1279~1341年),字元俞,号本斋,劝儒乡赤岸(今州洋乡赤岸村)人,生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父积翁。都中幼住大都(今北京市),拜著名学者许衡为师。至元二十二年,元世祖以荫录都中为少中大夫、平江路总管府治中,赐给平江(今江苏苏州市)田8000亩,独院房屋1座及全家南迁“驿券”。...[详细]

王宏文 [公元1910年-1935年]

  • 王宏文(1910~1935年),福鼎县前岐西宅村人,清宣统二年(1910年)7月生于农民家庭。少时就读于岐阳小学(今前岐中心小学),毕业后考入福建省立第三中学(在今霞浦县)。民国18年(1929年),考入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在校期间,接受新文化、新思想,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民国19年,宏文转学...[详细]

王将辉

  • 王将辉,下浒镇佳湖村人,松山税务员。林海凤,下浒镇延亭村人;吕赛勤,州洋乡松山村人;王爱钦,松城镇东关街人,3人均松山粮店营业员。柳明椿,寿宁县竹管垄村人,松山保健院卫生员。 1966年9月3日,百年罕见的第十 强台风和海啸正面袭击霞浦县。在松山村工作的王将辉、林海凤、吕赛勤、王爱钦、柳明椿...[详细]

王景周 [公元1923年-1984年]

  • 王景周(1923~1984年)宁德城关人,出身贫苦家庭。当过店员、船工。1952年参加革命工作后,从目不识丁的文盲成长为人民税官。在50年代对私改造时期,他对偷漏税的不法行为敢于据理力争,年年超额完成税收任务。60年代,他身任税务所长,仍然管企业、下村下队,上街收税,样样走在前头。“文革”期间,...[详细]

王积翁 [宋][公元1229年-1284年]

  • 王积翁(1229~1284年),字良存,自号存耕,劝儒乡赤岸(今州洋乡赤岸村)人,宋绍定二年(1229年)生,淳祐七年(1247年)以嗣父、参知政事王伯大荫,补承务郎,调监严州(今浙江建德县)都酒务。 宝祐四年(1256年),任奉国军节度使推官,后改任沿海制置大使司干办公事,期间查办积压数十...[详细]

王历耕 [公元1900年-1977年]

  • 王历耕(1900~1977年),字华田,大桥镇沂洋村人,生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少年随父进建瓯培汉中学就读,毕业后入福州协和大学。后又相继进缃雅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深造。 民国18年(1929年),历耕获美国雅礼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留协和医学院任外科医生兼助教,后至南京中央医院任主治...[详细]

王明扬 [公元1913年-1942年]

  • 王明扬(1913~1942年),原名炳康,浙江省宁波市人,生于民国2年(1913年)。2岁时举家迁沪,幼年求学于上海九亩田万竹小学。毕业后入南市大南门民立中学就读。其时,受革命思潮熏陶,追求进步。民国2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为革命奔波,常通宵不归,其父为之担忧,...[详细]

王泰和 [公元1883年-1942年]

  • 王泰和(1883~1942年),清光绪九年(1883年)生,原籍福安上白石佳浆村。后迁居福安阳头。曾随父在福州的福安会馆当茶房、办膳食。父殁,仍留馆。由于他诚实谦和,手脚勤快,深得掌管和旅省同乡的器重。时李厚基主闽政,发行有奖彩标,泰和中头奖,得巨款,拟从事实业。他鉴于福安到福州行人长途跋涉20...[详细]

王振怀 [公元1916年-1974年]

  • 王振怀,字仁山,城坊区(今松城镇万贤街)人,民国5年(1916年)2月6日生。幼聪悟,好体育,家贫,霞浦初级中学肄业改入小学师资班,结业后,先后任厚首、围江等初级小学校长、私立作元小学教员。抗战开始,他组织学生上街宣传抗日,教育民众共赴国难。抗战胜利后,赴台任教,不久,国民党发动内战,他目睹国民...[详细]

魏敬中 [清][公元1778年-1860年]

  • 魏敬中(1778~1860年),又名建中,字治原,号和斋、和宇,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生于樟源村。祖昌佐、父德化,读书未仕,为人纯谨。敬中幼年聪敏好学,五岁入塾启蒙,有人问他:“独不恋母乎?”他回答:“恋学即恋母也。”读《易·乾象》,叹息道:“欲为君子宜法天。”要祖父替他书“天”字贴在书房墙...[详细]

魏锡华 [公元1913年-1982年]

  • 魏锡华(1913~1982年),原籍周宁樟源村人,民国2年(1913)6月26日出生于福州。父鸿翚,清光绪癸卯(1903)科恩贡,历任县学教谕、训导,山东即墨县知县。锡华幼年丧父,生活清苦,8岁入小学,发奋读书。民国18年(1929)初中毕业后,因生活贫困辍学,到上海华通书局部当校对员,后又入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