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缨 [宋]

  • 杨缨,字绵公,号钓溪,(②《松源杨氏家谱》。)松溪县人,祖籍将乐,是北宋理学家杨时的七世孙。他对濂、洛、关、闽各流派学说,有很高的造诣。对经史典籍论证有独到之处,善草篆与诗赋,毕生致力于地方教育事业,是一位颇有声望的学者。 元至顺四年(1333)杨缨受聘任湛卢书院山长,由于他的学识渊博,教学...[详细]

杨与立 [宋]

  • 杨与立 杨与立,字子权,浦城管厝船山下人。曾在船山结庐读书,又称船山先生。宋隆兴元年(1163),朱熹在武夷讲学,与立偕族兄骧、族弟道夫、侄若海同往拜师求学。绍熙四年(1193)中进士,知遂昌县(今属浙江),迁居浙江兰溪。 在浙江,登门求学的人逐日增多。被誉称金华四先生之一的何基,隐居在...[详细]

杨则仕 [公元1909年-1935年]

  • 杨则仕(1909~1935),又名杨又仕,字优如,东平凤池村人。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政和县第一个共产党员和建松政苏区创建人。 杨则仕出生于农村中的一个小康家庭,父亲是一位乡村医生,兼做酱油买卖。他自幼聪颖好学,在凤池小学就学时品学兼优。1924年秋考入省立建瓯第五中学,在共产党员...[详细]

杨则益 [公元1903年-1940年]

  • 杨则益(1903~1940),又名杨运山,东平凤池人。出身在一个收入微薄的私塾先生家庭。1920年,他的父亲病逝。大哥又被土匪杀害。激起他对当时人吃人的社会制度深恶痛绝,他说:“黄河尚有澄清日,穷人岂无出头时。” 1928年,他参加了共产党员杨则仕创立的“读书会”,开始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在...[详细]

杨振钦 [公元1928年-1960年]

  • 杨振钦,是建国后因公牺牲的农村好干部。民国17年(1928)出生于花桥乡源尾村雇农家庭,从小缺吃少穿住破庙。建国初,参加农会,并担任民兵队长,曾多次带领民兵配合部队上山剿匪。土地改革时分到田地,生活才有了保障。1952年担任农业生产互助组组长,还被选为乡人民代表,同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详细]

姚若愚 [公元1901年-1973年]

  • 姚若愚 姚若愚,原名质馄,字耀如,浦城城关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生,民国8年(1919),在县立第一高等小学高年级读书时,北京爆发五四运动,浦城学生组织国货维持会、学生联合会,姚均被推选为会长,他率领同学上街-,散发传单,在闹市演讲。同年,他考入设在建瓯的福建省立第五中学体育专科,毕...[详细]

叶安节 [宋]

  • 叶安节 叶安节,字亨之,原籍建州(今建瓯)。父宜承,医术高明,约于宋仁宗年代到浦城行医,经邑人挽留,又雅爱浦城山水秀丽,遂定居浦城。安节于治平四年(1067)中进士,初任乐平(今江西乐平)县尉,调任鄞县(属浙江)主簿。鄞县有海晏、太邱、灵岩3乡,介于山谷间,王安石任该县知事时,曾开凿岩洞,建...[详细]

叶彩菊 [公元1900年-1988年]

  • 叶彩菊(1900~1988),东平车盘村人,为陈贵芳的母亲。在革命战争年代投身人民革命事业,多次被捕入狱,坚贞不屈,被誉为革命老妈妈。 叶彩菊出生在一个隐居山野的穷书生家庭,自幼生活艰苦,勤劳能干,意志坚强,爱憎分明。1928年后,东平一带为建松政苏区的中心,农-动风起云涌,叶彩菊一家都投入...[详细]

叶份 [宋]

  • 叶份字成甫,宋延平人。以荫入官,先后任开封、陈留两县令,开封府刑曹、治狱平允。召为库部员外郎,权左司郎中,建炎三年(1129年),除秘阁修撰,充江淮发运副使,不久,试户部侍郎,专一措置财用。高宗幸越州,夜得杜充败奏,份坚主浮海,议遂决策。驾幸四明,官吏奔散,份独冒万死拱卫。皇帝召宰辅从臣询以御敌...[详细]

叶逢阳 [明]

  • 叶逢阳,字子泰,松溪县城关人,明正德十六年(1512)进士。初任平阳县令,嘉靖初改任广信府同知,后升郎中,为官清正屡遭拘陷。嘉靖皇帝尊奉道教,大兴土木建上清宫道观和致一真人邵元节(④邵元节:明代贵溪人,龙虎山上清宫道士,世宗皇帝召他入京封为真人,后皇子出生再拜礼部尚书,死后谥文康荣靖。)住宅。将...[详细]

叶康参 [公元1916年-1988年]

  • 叶康参,又名康生,建瓯县人,1916年生于东游党城。幼年就读党城小学,后进私立培汉中学肄业。该校有中共秘密组织,康参与中共同学接近,经常参加校中活动,为倾向革命的进步学生。1933年,因吉阳中共支部书记张其恩被驻军五十六师逮捕,康参受牵连,也以共产党嫌疑和张平等4人同时被捕,张其恩被 决,康参等...[详细]

叶康直 [宋]

  • 叶康直字景温。建州(今建瓯)人。登宋皇祐五年(1053年)进士,知光化县,凡政皆务以利民。曾布行新法,以为司农属。神宗时,五路西征。康直直领泾原粮道承受。以奏事至京,神宗召问用兵利害。康直力陈不可,大略以财力困匮、士气疲弊为言。退至都堂,王珪曰:“人皆言可为,而君独言不可,何也?”康直徐徐回答说...[详细]

叶林 [公元1914年-1975年]

  • 叶林 又名定琳,浦城古楼村人。生于民国3年(1914年)。民国20年秋,为求生活出路,到国民党南京丁家桥工兵教导队当兵。民国23年春,不满国民党军队的军阀作风,逃跑未遂被关进监狱,半年后释放。同年秋,考入国民党镇江海军雷电学校。 民国26年初,叶林赴越南、马来西亚、北婆罗洲等地实习。民国...[详细]

叶露宵 [公元1911年-1941年]

  • 叶露宵,原名叶世,字文海,建瓯县东游党城人,清宣统元年(1911)生。父营杉木业,运销福州,颇有资财,因迁家县城。露宵在县城生长,幼读私塾,民国16年(1927)进省立第五中学肄业。其时五中学生开展革命运动,由学生会发动打法院、-法官游街,组织庆祝“五一”劳动节活动,他都投入行列。平日在校与进步...[详细]

叶浓 [宋]

  • 叶浓生年不详,初为建州(今建瓯)军校。宋建炎二年(1128年)六月,率众数千人起义,诛杀官吏,自行文书,攻打州县。转入福州,下古田、宁德等地,七月,回师建州,攻克政和、浦城、建阳等地。旋在建州为御营统制张浚、两浙提刑赵哲所败。十一月投降。后拟再起,事泄被杀。 ...[详细]

叶启杰 [公元1895年-1978年]

  • 叶启杰 字新吾,建瓯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宣统三年(1911年),毕业于建安高等小学堂。辛亥革命时,参加学生军进南京入伍生队,次年转福建陆军小学。民国4年(1915年),升入北京清河中学,民国7年进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山西傅作义部,自排长升至副师长、师长、副军长。民国1...[详细]

叶起莲 [公元1923年-1942年]

  • 叶起莲,女,原籍浙江龙泉县宝溪村。民国12年(1923)生,浦城东坑桥村吴礼生妻。民国24年,红军挺进师转战闽浙边境,开辟革命根据地,起莲夫妇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工作方便,东坑桥村专门建立起共产党女支部,叶起莲任党小组长。她经常冒着危险为游击队送情报、送粮、送菜。民国31年10月,国民党军队向...[详细]

叶全兴

  • 叶全兴生年不详,今武夷山市人。历任闽北红军广(丰)浦(城)独立营政委、独立师第三团政委等职。民国24年(1935年)春,率部随挺进师进入浙南的江山、龙泉、遂昌等县活动,开辟大片游击区。8月,独立师回到闽北,和团长周汝春在建(瓯)松(溪)政(和)浦(城)等地坚持游击战争。民国25年2月,遭国民党军...[详细]

叶廷珪 [宋]

  • 叶廷珪,字嗣中,建安人。宋宣和五年(1155)进士。曾任武邑丞,转任德兴知县。赋性忠直,不肯迁就奸邪。当由金人扶植的“楚帝”张邦昌下诏书到县时,他不下拜。在任中秘府时,高宗任用秦桧为相,他极表气愤。一次,高宗召问他关于礼乐事,他说:国家正在用兵之时,那有闲暇讨论礼乐。这明显是反对秦桧的屈辱求和政...[详细]

叶挺芳

  • 叶挺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生,绰号三角耙。政和东平人。叶挺芳出生塾师家庭,从小随长兄砍柴,长大后以阉猪为业。他好为穷人打抱不平,排忧解难,人称为“三角铁耙。”民国23年(1934年)8月,闽北红军攻克东平镇,在凤池村成立苏维埃政府,挺芳带领农会会员打土豪分田地。不久,建松政苏区在国民党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