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兢 [宋][公元1091年-1153年]

  • 徐兢 字明叔,号自信居士,福建瓯宁(今建瓯市)人。宋元祐六年(1091年)生。 宣和四年(1122年)九月,高丽国王王俣病逝,宰相李资深立其子王楷为国王,并向宋朝告丧。徽宗当即诏令给事中路允迪、中书舍人傅墨卿前往高丽祭奠、慰问。徐兢以奉议郎充任国信使、提辖大船礼物官,与奠慰人员同往。  ...[详细]

徐九思 [宋][公元1042年-1074年]

  • 徐九思(约1042~约1074),字公谨,崇安县人。北宋庆历二年(1042)进士,历任□州□水县尉和成都双流、邕州宣化、宣州南陵三县知县。后由赵抃、唐介共同推荐入判三司,因违背宰相王安石意旨,改任广州通判。 元丰中(1081~1085)升迁广南东路转运判官,因奏请以东海香山岛设县一事,深受人...[详细]

徐履峻 [公元1891年-1928年]

  • 徐履峻(1891~1928),字蓬仙,化名崇德,崇安县大埠头村人。幼年先后就读于私塾和赤石小学堂。毕业后,于民国11年(1922)初春和学友徐淮、张子良一起前往南京,入金陵大学读书。这时的南京,在王荷波、邓中夏等人的领导和推动下,工人运动和-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徐履峻积极参加-,和同学们一起...[详细]

徐民式 [明]

  • 徐民式 徐民式,字用敬,号俭吾,浦城人。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生,万历八年(1580)进士,授松江(今属上海市)府推官。富豪阴结杀人埋尸者,触犯法网,抓捕时,狡窟自匿。民式到任时,抓捕神速,诸豪都胆慑。时宰辅子弟在松江仗势欺人,官吏只能听之任之。民式对这些子弟予以依法裁决。后改任南京户部...[详细]

徐荣叟 [宋][公元1180年-1246年]

  • 徐荣叟 字茂翁,浦城人,徐应龙之子。生于宋淳熙七年(1180年)。嘉定七年(1214年)与弟清叟同榜进士,授华亭盐官,调靖州教授。知永康县,以赈饥得民心,召为太学博士兼崇政殿说书,升著作郎,出为江东提点刑狱、直秘阁知婺州,迁著作郎兼礼部郎官,以集英殿修撰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入朝为行在司...[详细]

徐泰昌 [清][公元1861年-1943年]

  • 徐泰昌 乳名丁兴,字峻臣,浦城城关人。生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 少时家贫,中途辍学进入南货店当学徒。17岁经友人介绍,本县锦城刘拜勋收他为“封门第七弟子”。徐泰昌在其门下两年余,因父病逝,暂回家中奉养0,但每隔三五天往返80余里到锦城,向刘拜勋问疑求解,持续4年之久。22岁,在县...[详细]

徐万仞 [明]

  • 徐万仞字仰之,浦城人。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授任浙江金华府推官,后署理兰溪令,迁荆州府(今湖北江陵)同知。荆州有称作“门摊”的徭役,过往官员的迎送旅费均由百姓负担。万仞设置九等法,百姓按季出钱,官署分等办理,百姓都认为方便。后升为户部郎中,司崇文门税时,奏入羡金千余两。荒年,捐俸金煮粥...[详细]

徐应龙 [宋][公元1147年-1224年]

  • 徐应龙 字允叔,浦城人。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生,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历任衡州(今湖南衡阳)法曹、湖南提刑司检法官。时潭州(今长沙)官府破获劫盗案,首谋者已被捕入狱,却乱指在逃人是首谋。逃犯被抓到后,官府逼讯,诬服定案上报。徐应龙阅卷后认为“首、从不明”,理应上奏。提刑卢颜德碍于...[详细]

严粲 [宋]

  • 严粲字坦叔,又字明卿,号华谷,生卒年不明,邵武拿口严家坊人。大约在南宋后期中进士,曾任职全州清湘令。他擅长写诗,风格“清回绝俗”,与族兄弟严羽异曲同工。天台(今属浙江)戴式之赠以诗说“粲也苦吟身,束之以簪组。遍参诸家体,终乃师杜甫”。他不仅精通《毛诗》,而且对经学造诣很深。在他的一生中,著作不少...[详细]

杨达卿 [明]

  • 杨达卿 字福兴,建安(今建瓯)人。生于元大德九年(1305年)。受元代民族歧视政策的影响,思想消极,又遇社会混乱,不愿出外做官,乐隐乡里,在家为学,曾著《龙津诗集》以自娱。左丞阮德柔闻其名,派人召见,优礼相待,想派他做官,达卿坚辞。元朝灭亡后,杨达卿看到明王朝给人民以休养生息的政策,便聘请教...[详细]

杨紘 [宋]

  • 杨紘字望之。浦城人。杨亿从子,以荫历官知鄞县。又献杨亿文,赐进士出身。通判越州、知筠州,提点江东刑狱,除转运按察使。江东饥荒,开义仓赈之,吏持不可,说:“义仓为民也,稍稽人殍矣!”常说:“不法之人不可贷。”闻者望风解去,或过期不敢到官。与王鼎、王绰号“江东三虎”。坐降知衡州、徙越州,为荆南转...[详细]

杨九畴 [明][公元1620年-1947年]

  • 杨九畴,又名日□,明泰昌元年(1620)出生于顺昌县谟武乡。 杨九畴自幼务农,为人刚毅武勇,嫉恶如仇。因反抗土豪地霸的欺压剥削,聚集贫苦农民数十人,于顺昌、将乐两县交界的会石村劫富济贫,发动农民抗租抗税。清顺治四年(1647)7月,杨九畴率领起义军与另一支由王国用领导的义军联合,兵分水陆两路...[详细]

杨峻德 [公元1900年-1931年]

  • 杨峻德 原名克宽,又名杨适、杨实,建瓯吉阳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幼年笃志好学,有“杨占魁”之名。他关心时局,立志报国,以“克明峻德”自励,改名杨峻德。“五四”运动时,在建瓯省立第五中学就读,被推为建瓯 会主席,领导建瓯学生反帝反封建运动。民国10年(1921年),考入中国大...[详细]

杨培葵 [公元1903年-1943年]

  • 杨培葵,(1903~1943),字则勇,别号植亭,东平凤池人。他原学医于福州柴井医院,1931年毕业后应共产党人杨则仕的邀请,弃医从教,回政和当教员,先在城关东和小学,后到东平小学任教。他一面以教书作掩护从事地下工作,一面为革命培养人才。杨则仕常对他说“吾二人系三同,同族兄弟,同校同学,同为革命...[详细]

杨起葵 [公元1891年-1969年]

  • 杨起葵(1891~1969)字芗亭,东平凤池村人。出生于儒学家庭,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系,毕生从教,桃李芬芳。他不但教学经验丰富,而且对发展教育事业有独到的见解。1933年他在《建瓯杂志》上发表《略谈我国今后教育方针》一文,提出三条意见:一是发展乡村教育,对农村儿童授以文化、卫生、交通知识,进而普...[详细]

杨荣堂 [公元1913年-1943年]

  • 杨荣堂(1913~1943)又名胡敦恒、胡敦万,外屯乡胡屯东山村人。出身于世代贫穷的农民家庭。其父胡让兴长年以租种“轮照田”勉强维持全家生计。杨荣堂十六、七岁时,病魔相继夺去了他的双亲,从此,他与长兄胡陈瑞相依为命。 1937年初,杨荣堂的长兄因不满当地保长0而聚众抗租,锒铛入狱,被以“土匪...[详细]

杨润葵 [公元1902年-1985年]

  • 杨润葵(1902~1985),字惠生,东平凤池村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专门部商科,一生从教40年,大部在建瓯一中任教。他在教学上突出特点之一是备课认真,主张“备课务求其详,讲课务求其精”,教学语言精练,形象生动,如“官话不够、土话来凑”,“探求真理是需要长期付出艰辛的脑力劳动,只有这样才能一旦豁然贯...[详细]

杨士运 [明][公元1573年-1620年]

  • 杨士运顺昌人。明万历(1573~1620年)间,贡入南京国子监,一时名重海内,诸文学多拜他为师。晚年讲学南楼,以生平所研习的学问诱掖后进,著述以老。 ...[详细]

杨伟 [宋][公元984年-1058年]

  • 杨伟北宋雍熙元年(984年)生,字子奇。浦城人,杨亿弟,幼从学于兄。天禧元年(1017年),献颂,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知衢州龙游县。累迁尚书兵部员外郎,-起居注。杨伟为官清慎,知制诰权谏院时说:“谏臣宜陈列大事,细故何足论。”喜藏书,宋仁宗书“博学”二字送给他。皇祐(1049...[详细]

杨文逸 [五代十国][公元914年-978年]

  • 杨文逸后梁乾化四年(914年)生,字慕贤。浦城人。祖郜,仕闽为本部义军指挥使。父弼为义军讨击副使,皆以武功称著。文逸雅好学问,十余岁,以世父澄为浦城令荫,释褐为秘书省校书郎,以丁父忧归,见闽乱,遂不仕。闽亡,入南唐,授右千牛胄曹参军,知建州仓事,加本卫骑曹参军,调南丰薄,升为玉山令,以治闻,加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