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禹烈 [公元1899年-1926年]

  • 江禹烈(1899~1926),原名江家辉,字甸之,崇安县城关人。父亲继承祖业,经营协泰盐店,兼管十几亩田产,母亲掌管家务。江禹烈上有长兄,下有4个弟妹。8岁时,他跟二伯读私塾。17岁时,他进入县立高等小学。 19岁时,江禹烈遵照父命,与仙店的农村姑娘周坤娥完婚。第二年,生下一个女儿。这年夏天...[详细]

季炳奎 [公元1899年-1969年]

  • 季炳奎 字拱辰,浦城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生。民国5年(1916年)毕业于浦城县第一高等小学堂,考入上海同济医工学校机师科。民国10年,考入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电机系,因经济不继,于民国13年回国在上海德商西门子电气公司供职。不久,被派往公司厦门自来水工程处工作。民国16年竣工回沪,在...[详细]

金钺 [清][公元1867年-?]

  • 金钺 金钺,建瓯人,字仲显,清同治六年(1867年)二月十七日生。同盟会会员。清朝后期考入陆军学校,后进保定入伍生队实习。武昌起义时,金钺担任学生军教练长,指挥学生军由镇江进攻天保城,立下大功,任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袁世凯窃国称帝,金钺亡命到日本,袁世凯倒台后回国。民国7年(1918年),追...[详细]

纪廷洪 [公元1900年-1976年]

  • 纪廷洪 南平夏道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加工纸浆时,不慎被水碓击断右臂,截肢治疗。 民国4年(1915年),纪廷洪到南平教会做杂务,工余在教会学校教室外听课,承师同情进教室旁听。民国7年南平教区会考,纪名列第一,经教会医师苏雅各介绍到协和建筑部当...[详细]

季永绥 [公元1899年-1978年]

  • 季永绥(1899年—1978年),字祝安,又名季康,福建浦城人,武昌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系毕业。民国12年(1923年)在校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积极参加武昌-。民国1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4年毕业后到漳州,在省立第二师范任教,经常向学生介绍进步书刊,传播马列主义,讲述革命道理。北伐军入漳...[详细]

蓝礼贵 [公元1893年-1942年]

  • 蓝礼贵(1893~1942),畲族,邵武水北乡二都大山村人。出身贫穷家庭,自幼拜师学习木工手艺。青年时期,以木工为业。民国22年(1933),中共邵光县委迁至二都桥下。他接受党的教育,认识到穷人要翻身得解放,必须团结起来同国民党 派作斗争,毅然参加工农红军游击队,仍以做木工为掩护,积极完成组织交...[详细]

兰林福 [公元1928年-1985年]

  • 兰林福,1928年生于顺昌县大历乡丁历村一户畲族农民家庭。他13岁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为人正直和蔼,又热心于公益事业。1950年,他22岁被选任秀吴大队治保主任、调解主任等职。秀吴大队的丁历、吴地生产队是畲族聚居的山村,又是革命基点村。解放初期,县人民政府经常拨款扶持恢复发展生产,林福深受感动,决...[详细]

蓝仁 [明][公元1352年-1400年]

  • 蓝仁(约1352~约1400) 字静之,武夷山星村镇人,明代著名诗人。约生于元至正初年(约1341年)。10岁时就喜欢诗词。元末,清江著名诗人杜本辞官隐居武夷山,蓝仁兄弟二人登门拜师学诗,受浙江四明任士林(松卿)的诗法。他还仰慕北宋隐居杭州的闽侯诗人林逋(和靖),无意科举,潜心随杜本学诗,策...[详细]

蓝智 [明][公元1357年-?]

  • 蓝智(约1357~?) 字明之,武夷山星村镇人,蓝仁之弟。约生于元至正初年(1341~1345年)。元末,他从三山(今福州之别称)林泉生习举子业,不久放弃功名,与兄蓝仁一道回乡,受业杜本门下,除诗词外,还学习著名理学家胡安国、刘子翚、朱熹、蔡元定的理学。闲暇时互相唱和,诗艺大进。 明洪武...[详细]

雷丰 [清][公元1833年-1888年]

  • 雷丰 字少逸,浦城人。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生。父雷逸仙,精通医学,擅长治瘟病、时症。雷丰自幼从父行医,继承家学,钻研《内经》、《难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著作,借鉴历代名医经验,结合数十年临床实践,于光绪八年(1882年)撰成《时瘟论》8卷,记述时病72种,各种时病治疗方案67条,附...[详细]

雷机 [元]

  • 雷机 字子枢,元代建安(今建瓯)人。生卒年不详。延祐五年(1318年)进士,授古田丞。为官以惩治-称著。尽心狱事,常夜半孤灯翻阅旧案,慨叹“人命至重”,清理不少冤案,为民伸张正义。 雷机任沙县知县时,有富民因身亡子幼,地方-谋夺其产业,并行贿官署上下官吏,案件久久不能裁定。雷机到任后,派...[详细]

李铎 [宋]

  • 李铎字振文,县乌洲人,李巽兄建中的长子。生于北宋开宝八年(975)。年长,好读书,以文章道德知名于世。曾筑别墅于县西的徐源,日夕读书其间。一日回家探望,乡人问他有何收获?他说:“他无所有,只得‘监书’十担。”后他家遭火灾,他急忙回家问的第一件事是:“书病乎?”家人答以书在无恙,他说:“书在吾子孙...[详细]

李弇 [宋][公元1110年-1178年]

  • 李弇(约1110~约1178),字季纯,崇安县城区人。南宋绍兴八年(1138)中进士,任福建连城县令。当地民性凶狠好斗,李弇为政宽平,提倡孝顺、友爱、不欺侮人,任期中推行善政,受到黎民拥戴。当地伍家兄弟,曾因财产继承纠纷,连年争讼不决,李弇到任后对两兄弟喻之以理,双方大受感动,遂罢讼和好。当时有...[详细]

李沄 [公元1930年-1984年]

  • 李沄,浦城山下黄柏村人,民国19年(1930)生。1951年福州理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第一机床厂。这时该厂正由修配向制造过渡,需要建立理化室,李沄全力投入筹建工作,在国内同行业中较早应用光电比色分析法和快速分析法。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担任锻冶科副科长,1966年初代理总工程师。...[详细]

李巽 [五代十国][公元949年-?]

  • 李巽字仲权,号席帽居士,县乌洲人。生于五代后汉乾祐二年(949)。他兄弟3人,长名建中,巽居第二,李贾是他的三弟。巽成年后,独自结庐于县镇岭坊席帽山前,潜心学习。当时光泽士子大都不敢参加科举考试。巽博学能文,立志要中试,以求学以致用。初试不遇,有人嘲笑他说:“李秀才席帽何日离身?”但他并不因此气...[详细]

李诰 [宋]

  • 李诰字君彰,县乌洲人,李铎的长子。出生于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诰从小聪明,7岁能诗,有《咏马》、《咏梅》、《咏菊》、《咏莲》和《读书吟》等诗作,为县人所传诵。年长与弟诏和详同肄业于仙花书院,勤学苦读,夜以继日。夜读思睡,夏夜则以宵灯粹掌,冬夜则置足于冷竹筒上,甚或投足于冷水中,以驱除睡意...[详细]

李夔 [宋]

  • 李夔字斯和。其先无锡人,唐末避乱迁福建邵武,李纲之父。宋元丰二年(1079年)进士。曾任松溪县尉兼主簿。任鄜延帅幕僚时,至延安不到一个月,夏人倾国数十万兵来进攻,李夔陈守御方略,使一路得安。米脂之役时,有言夏军十余万将来进攻,诸将将弃城而逃,李夔在彼众我寡的情势下,坚决主张按兵不动,又张声势,使...[详细]

练氏夫人练寯 [唐][公元873年-952年,浦城之母]

  • 练氏夫人,练寯,浦城练湖人,(872~952年)。嫁与章仔钧为妻。唐天祐年间(904~907年),章仔钧撰《时论三策》献给闽王王审知,得到王的赏识,任西北行营招讨使,配给步兵5000名,屯守浦城西岩山。有一次,唐将卢某托言借路经过山下,到时却忽然擂鼓攻打营垒,包围营盘。章急派边镐、王建封两名校兵...[详细]

廖澄 [五代十国]

  • 廖澄(生年不详),顺昌县人。少年有志气,尝以爱国爱民勉励自己。后梁开平二年(908)中进士。当时,梁、晋两国交战频繁,社会-不安,他未被安排官职,无从为国出谋献策,感到忧郁。公元923年,李存勖兴兵灭后梁,建立后唐即皇帝位,诏廖澄任大理评事,后在南唐为官。 开宝七年(974),宋将曹彬率兵十...[详细]

廖德明 [宋]

  • 廖德明 字子晦,号槎溪先生,宋南剑州顺昌人。生卒年不详。少习佛学,后读杨时书,深受启迪,遂求学于朱熹。乾道五年(1169年)登进士第,知莆田县。时民间迷信活动盛行,他时令禁止,违者治罪,一时得以控制。 后德明升任浔州(今广西桂平)知州,政绩显著。有人要举荐他,他坚辞不受。选广州提举刑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