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存字坚叟,邵武人。父中美,字文昭,宋绍圣元年(1094年)进士。靖康初,官朝请大夫,张邦昌僭位,感愤而卒。永存,其第四子,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历任尚书郎军器监,出为淮南转运副使,在任上,大修农战,积极为北伐做准备,累官至正议大夫。淳熙二年(1175年),以朝请大夫主管武夷山冲佑观...[详细]
黄永章 黄永章,别号永平,浦城西乡永平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生。光绪二十六年(1900)与同乡李桂林到建宁府当兵,后转到福建总督衙门任警卫班长。宣统三年(1911)闽省起义,成立攻打“将军衙门”的冲锋敢死队,永章、桂林均参加,永章被任命为陆军第五标第三营冲锋敢死队队长,他竭力领部冲杀,...[详细]
黄育三,建瓯县徐墩乡丰乐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出身在贫农家庭。与同村富户潘氏之女成婚,因得资助就学,毕业于厦门土木建筑专科学校。1926年冬,北伐军二军六师进驻建瓯,开展革命工作,他积极投入群众运动,由潘作民、葛越溪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建瓯县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1927年6月...[详细]
黄镇成(1288~1362),字元镇,邵武人。自幼笃志力学,以先贤自励。曾参加延祐科再试,与有司不合落第。从此寄情山水,周游大江南北,足迹遍及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省。元至正间(约1341)归故里,在城南构筑“南田耕舍”,隐居著书,无意仕途,自号存存子,学者称为存...[详细]
黄芝,字衡荪,建瓯县人。清末附生,后在建郡中学堂预科毕业。长于书法,所作行草清俊秀丽,为人称道。民国18年重修《建瓯县志》封面签署,即其遗笔。家富资财,曾偕其子创设雅青印刷所,并参加春和绸布店为大股东。民国15年北伐军进驻建瓯,革新县政,他任财政局主任。民国20年中选为县商会理事。当时海军陆战队...[详细]
黄宗杰字卓庸。光泽人。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拔贡,选补正红旗官学教习。满秩序以知县用楝发广东,时太吏方办-,将邱濬著的《大学衍义补》列为-上奏,宗杰言于布政使,说“是书继真文忠公书资治理,指为-,天下后世必有议公者。”不久,因广东将此书列为禁而受到朝廷严旨申饬。布政使由是看重宗杰,即日委署吴...[详细]
胡安老(约1076~?),字康年,崇安县五夫里(今五夫镇)人,以他哥哥理学家胡安国关系,荫补朝散大夫。他父亲临死前把两根荆棍交给胡安国,要他严格管教两个弟弟(安老、安止),但胡安国始终没有动用过。通过胡安国的抚养教育,两个弟弟感奋力学,在学术和品行上都得到社会的赞许。胡安老先补缺罗江县,后升迁袁...[详细]
胡宁(约1109~?),字和仲,崇安县籍溪(今上梅乡)人,胡安国幼子。他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幼年跟随其父诵读经史。稍长,荫补将仕郎。秦桧当权,召他为试馆删定官。绍兴十八年(1148),秦桧子秦熺知枢密院事。桧向宁说:“熺近上任,外面议论如何?”胡宁语带嘲讽地回答:“外议以为相公必不为蔡京之所为...[详细]
胡琼,字国华,号九峰子,南平县(今南平市)人,明正德六年(1511)考取进士。 胡琼任职慈溪之前,当地官吏豪强仗势胡作非为,甚至唆使不明-之人,驱赶县令。胡琼在职,为官清廉正直,以身作则,感动了民众,地方权贵找不出他的差错,无法刁难。不久,反而颂扬其德政。他在慈溪任职3年,民心安定,政绩显著...[详细]
胡宪(1085~1162),字原仲,崇安县籍溪(今属上梅乡)人,胡淳之子。他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学界称之为籍溪先生。幼年从学叔父胡安国。他与刘勉之、刘子翚都是朱熹的老师。胡宪于绍兴中以乡贡入太学,当时查禁伊洛之学,他与乡人刘勉之暗地传抄背诵。不久返回崇安籍溪,耕作卖药,供养父母,品德传闻朝野。...[详细]
胡玉谦(1930~1974年),又名孔廷,民国19年(1930年)11月生于南平县樟湖板农民家庭。1949年在南平中学初中毕业。1950年11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8月进福建省公安厅第四期干校学习,期满后被留在公安厅办公室总务科工作。1953年在福州市水上居民的普选工作成绩突出,...[详细]
江灏(约1100~1165),字良弼,崇安县兴田城村人。北宋宣和六年(1124)中进士。任上高县尉时,境内多盗贼,江灏擒获盗首,地方得到安定。宋高宗南渡时,他率部驰援护驾,受到朝廷嘉奖。升剑浦县丞,但没有到任。建炎四年(1130)农民起义军范汝为攻占建州,江灏统兵“剿捕”,因镇压农民起义军卖力升...[详细]
江琦字全叔。建阳人。宋宣和三年(1121年)进士,调筠州高安主簿,部使者知其材,命他摄新昌令,将去,县中父老三到郡,请留。不允,任信州永丰县丞。丁内艰服除,任邵武军教授,又以父忧去。三年后,补永州教授,教育后辈,很是用心,生徒来者超过百人,往往负粮来从学。居选调26年,未尝求荐达。丐祠,主管台州...[详细]
江瀚(1927~1990),崇安县人,出身于农民家庭,从小饱受地主和土豪劣绅的欺压。民国37年(1948)进入福建省建阳师范学校学习,阅读进步书刊,接近进步组织。 民国38年3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后回到家乡,发动群众,迎接解放。同年5月,参加人民解放军,先后担任文化干事、情报站长、见习参谋、助理...[详细]
江朝宗,字念初,建瓯县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6)生。福建省立第五中学毕业,后就读于省立建瓯乡村师范学校特科,民国20年(1931)毕业,历任建瓯县立建治小学、南库小学、西门小学及水吉中心小学等校校长及民办曙光中学、火星小学教员。执教35年,终生从事教育工作。 朝宗崇奉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详细]
江京华,又名学军,1966年生于顺昌县高阳乡紫竹村一个农民家庭。8岁进高阳小学学习,从小立志要当人民解放军战士,自号“学军”。1983年,京华的父亲因病成为半残废,大弟弟又患顽症,长期住院治疗,家庭经济困难,他只好辍学到大干乡建筑队做工赚钱,帮贴家庭生活。 1984年12月,京华响应国家征集...[详细]
江默字德功,今武夷山市人。宋乾道五年(1169年)进士,历安溪、光泽尉,皆有政声,后知建宁县,卒于官,百姓像而祠之。江默为朱熹学生,带所著的《易训解》、《四书训诂》向朱熹请教,朱熹说:“此先圣未发精奥也。”又称他“一意经史,无他嗜好,德行君子。”又考当朝典章,著有《纲集》36卷,呈于朝廷。 ...[详细]
江涛(1974~1992),武夷山市岚谷乡黎口村人。生前是武夷山市第二中学初中三年级学生。1992年7月4日,武夷山市遭受特大洪灾。江涛在岚谷乡黎口村抗洪救灾,奋不顾身地抢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把5名老幼乡亲从险境中转移到安全地带,最后在与洪水拼搏中英勇献身。 为表彰江涛热爱人民、舍己救人的高...[详细]
江文烈,建瓯县吉阳乡人,清宣统元年(1909)生。幼年丧父,无兄弟姊妹,其母为抚养孤子,迁来县城寄居母舅谢伯渊家中,以女工收入维持母子生活,并命文烈进小学读书。民国13年(1924)小学毕业,进杂货店当学徒。民国15年学徒期满,留店当店员。此时正是国共合作期间,建瓯革命活动活跃,总工会、农民协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