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安 [公元1894年-1965年]

  • 苏德安(1894~1965年),女,泉州东门水漈乡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生。父母信仰基督教,乡村医生。苏德安自小进教会学堂读书。民国元年(1912年),进泉州惠世女医馆学习。毕业后,鉴于当时土法接生造成妇婴感染疾病,初生婴儿常患破伤风、“七日疯”不治死亡,便和在永春医院毕业的丈夫何大年在...[详细]

苏鸿树 [公元1902年-1969年]

  • 苏鸿树 (1902~1969年) 苏鸿树,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生。又名苏省,字剑塘,张坂镇苏坑村人。 鸿树自幼随经商的父亲往台湾求学。民国15年(1926年)毕业于台湾医学院,后在基隆台南医院为外科大夫。时台湾正处在革命启蒙时期,各党派活动风起云涌,各式各样的政治宣传,使他思...[详细]

苏警予 [公元1894年-1965年]

  • 苏警予(1894~1965年),原名羋,字耕余,别署二庵,南安人,世居厦门。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以后执教于同文书院、励志女校,擅长诗歌和书法。曾与诗人谢云声合刊《甲子杂诗》,常为厦门《思明报》、《江声报》等报纸撰稿。民国19年(1930年)任新民书社,次年,与陈佩真、谢云声合编《厦门指南...[详细]

苏克惠 [公元1905年-1984年]

  • 苏克惠,又名德恭,县城北门内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生。父智贞,青年时南渡印尼安汶,与邑人郑世允、尤扬祖创办公司,经营商业。平素对桑梓教育及其他公益事业,多所关心。曾出资并发动侨胞捐款,修建永春中学校舍及赞助学校经费。抗日战争期间,受星马侨亲委托,办理本县赈灾平粜工作。 克惠幼年随父...[详细]

孙崧樵 [公元1902年-1987年]

  • 孙崧樵(1902~1987年),字秀岩,惠安人。民国14年(1925年)到厦门,受聘于禾山乐安小学校长。课余博览中医经典著作,为人治病。民国17年担任《医界春秋》杂志社厦门分社社长。民国21年去学从医,在厦禾路开设达生国药局。由于他精通内科、妇科,加入厦门国医研究会任执委及秘书,并任国医研究所副...[详细]

孙珩 [清][公元1772年-?]

  • 孙珩 (1772~?) 孙珩,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生,卒年不详。字汝芾,号兰陔,张坂镇大坪村人。 孙珩自幼天资聪敏,性格刚毅,刻苦读书,日诵千言。年17入府学,“冠群庠”。嘉庆三年(1798年)乡试,中式举人;嘉庆十四年(1809年)赴京试,中式恩科第23名进士,授河南郏县知...[详细]

孙经世 [清][公元1783年-1832年]

  • 孙经世 (1783~1832年) 孙经世,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生。字济侯,号惕斋,张坂镇埔塘村人。祖秉金,字逊玉,太学生,有隐德。父至正,字达庵,邑庠生,精通经术,工文章,著有《小题》、《课艺》等书。有子二,经世居长,自幼随父学经,聪颖异常,四子书、九经,过目成诵。十岁能作文。十四...[详细]

孙胤武 [清]

  • 孙胤武,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明万历至清康熙年间。字伯震,号紫峰。张坂镇崧山杨厝村人。 胤武自幼天资聪敏,性格刚毅,又受到先辈的书礼教育和爱国精神的薰陶,立下报国之志,养成好学勤思的习惯。明嘉靖间,倭寇大肆烧杀掳掠我国沿海各地。胤武在戚继光、俞大猷抗倭事迹的启发下,深感满腹经纶难御外侮,振武...[详细]

孙易彬 [公元1920年-1988年]

  • 孙易彬 (1920~1988年) 孙易彬,民国9年(1920年)10月生,张坂镇崧山洋厝村人。 9岁,随父前往菲律宾谋生。民国21年,考入菲律宾怡朗市华侨商校中学部。时该校校长陈曲水、教师张幼庭、蔡振青等人,都是爱国华侨,经常宣传抗日救亡等爱国思想。民国25年6月,经张幼庭介绍,易彬...[详细]

苏秋涛 [公元1906年-1985年]

  • 苏秋涛(1906~1985年),原名福海,泉州东门外水漈村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生。民国10年(1921年),进泉州私立中学。民国14年,进武昌中华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印尼中华中学任校长。后转赴新加坡当报社记者,曾撰文抨击时弊,-回国,任泉州《民众报》。 民国18年,为筹办泉州平民中...[详细]

苏希栻 [明][公元1531年-1620年]

  • 苏希栻,字于钦,号阜山,南安杨梅山下人,生于明嘉靖十年(1531)。少时博涉群书,为文敏捷,人们比之为杨雄、班固。18岁时赴童生试,获第一名,得入府庠,学使朱镇山衡文,选拔为泉州士子之首,保送入京都五经书院。隆庆四年(1570),乡试始中举,万历二年(1574)登进士第,授许州知州。 许州辖...[详细]

苏学金 [公元1869年-1919年]

  • 苏学金(1869~1919年) 苏学金,名光铨,号蕴玉,字学金,德化浔中宝美村人,清同治八年(1869年)生。 学金自幼随父亲学习泥塑、木雕佛像工艺,技艺日深,尤擅瓷雕。他精心研究明代雕塑大师何朝宗的作品,深得其技艺的精华,又博采德化历代雕塑艺术之长,形成自己独特、精湛的艺术风格。他的作...[详细]

苏亿 [公元1880年-1915年]

  • 苏亿(1880~1915年) 苏亿,字书万,德化县葛坑乡龙輶人,清光绪六年(1880年)生。 苏亿为富户苏日通养子,为人刚直。及长,因科举落第及其兄苏育奔霸占家财,愤而出走,经商于闽粤之间,接触到革命党人,决意响应孙中山的革命号召。宣统二年(1910年),同安溪人詹概(又名詹兴光)、洪云...[详细]

唐桂生 [清][公元1698年-1772年]

  • 唐桂生,字子芳,号丹崖。安溪县兴一里汤泉乡(今蓬莱镇温泉村)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祖父唐昌黎岁贡生。父唐文献县廪生。桂生自幼受先辈熏陶,笃志于学,立下“意气元龙百尺,文章司马千秋”的志向。博览群书,对四书五经以至秦汉诸子百家,莫不融会贯通,且能取其精义。雍正二年(1724)考中举人...[详细]

汤文河 [公元1890年-1916年]

  • 汤文河(1890~1916年),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生,住泉州西街奉圣宫西侧。 汤文河早年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后,他积极投入泉州的光复活动。 民国初,汤文河卖掉家中20多株龙眼树,交给革命组织作为活动经费,并将住宅的小书房作为革命党人活动的场所。民国4年(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详细]

汤文通 [公元1900年-1994年]

  • 汤文通(1900~1994年),字乐知,泉州西街奉圣宫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九月生。父汤清润,在缅甸仰光开米行。汤文通10岁时父病,随同返乡。19岁在私立泉州中学毕业,21岁随兄汤文炳赴菲律宾,在马尼拉华侨公学执教。两年后回国,在泉州佩实小学任教。 民国13年(1924年),汤文通...[详细]

涂去病 [公元1900年-1954年]

  • 涂去病 (1900~1954年) 涂去病,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生,字希恒,崇武镇莲西村人。其父少房及兄炳春都是名中医,先后于清末和民国初年在救治时疫中被传染殉职。去病10岁起随兄攻读医书,16岁时兄谢世,即独立应诊开方。 涂去病天资聪颖,读过的医学经典,不但能背原文,连注脚也...[详细]

王畿 [明][公元1549年-1630年]

  • 王畿(1549~1630年),字翼邑,号慕蓼。晋江龙塘(今属石狮市宝盖镇塘头村)人。享年82岁。 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屡遭倭寇侵扰,农民生活困苦。王畿的父母由于操劳过度,先后亡故。为了糊口,王畿的祖父不得不先后把赖以活命的田地、房屋变卖尽净。王畿失去求学的机会,他养牛、种田、捡禾薪、做手工、卖...[详细]

王璋 [清]

  • 王璋,生卒年不详。字昂伯,南埔乡沙格村人。大约生活于清康熙、雍正年间。 王璋本郑成功谋士王忠孝的侄孙,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王氏举家迁居台湾,王璋随同前往。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王璋参加福建乡试,与郑基生同榜中第六名举人,为台湾置府后的第一个举人。主考官孙莪山说:“如果没有看到郑基生的试卷...[详细]

王爱群 [公元1921年-1989年]

  • 王爱群(1921~1989年),泉州西街甲第巷人,民国10年(1921年)生。少年时在泉州省立晋江初级中学肄业,民国25年投考福建省公路局。后因抗战,公路遭破坏,又到泉州新峰、南安县京山等校和泉中中学担任音乐教师,参加救亡歌咏队和抗日演剧社团。抗战胜利后,再到泉中中学任教。由于他倾向革命,民国3...[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