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飞(1914.5.7—1999.4.18),原名叶启亨,曾用名叶琛,军事家、政治家。祖籍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镇,生于菲律宾奎松省,是中国惟一具有双重国籍的开国上将。 叶飞幼年回国求学,求学期间开始参加秘密革命工作,1932年3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详细]
张厚进(1925.12—) 福建永春人。擅长水彩画、美术教育。1943年入永安师范艺术科,1951年入福建师范艺术系。曾任厦门集美大学教授。作品入选第七届、第八届全国美展,第一、三、四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作品有《海味》、《蟹》、《 桂鱼》、《鲜果》、《荔枝》、《鲈鱼与虾》、《龙虾》、《葡萄与柿子...[详细]
张美莉,1945年生,福建省泉州市人,1968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彩画家学会会员、世界书画艺术家研究会副主席、世界金奖艺术家。现迁居深圳。 二十多年来,张美莉的水彩画频频入选参加中外重要美术大展,屡次获奖,并被美术馆收藏,选送美国、日本、香港等地展览...[详细]
郑捷克(1940.11—)福建永春人,擅长油画、水彩画、舞台设计。早年就读于厦门鹭潮美术学校,后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 曾任广西艺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作品有舞台美术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家》、《葛蓓莉亚》、《长城》、《爱的足迹》、《飞向新世纪》等,油画《三角梅》、《功夫茶》、《难舍粉墨》等...[详细]
郑景贤,福建惠安人,毕业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后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全国师资研修班学习,现任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书画研究会理事、国家人事部中国书画人才专业委员会委员、厦门市国花鸟画研究会会长、福建省政协画室画家。 作品曾多次参加由文化部、中国美协举办大...[详细]
白巨森,民国32年(1943)12月13日生于安溪县龙门乡寮山村的一个贫农家庭,兄弟3人,居长。巨森从小热爱劳动,拾粪积肥。小学毕业,升学蓝溪初中,转读安溪一中,高中毕业后,因家贫辍学,代课一年,后辞职,用自行车载客谋生。又任寮山公社文化干事。 1964年初,巨森入伍当战士,经常利用午休刈草...[详细]
蔡鼎常(1895~1985年),又名其楷,字敬五,号静芗,泉州南门外紫坂乡(今晋江市紫帽镇园坂村)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八月生。父亲蔡翔文在泉州经商,举家迁居南门横街。民国元年(1912年),蔡鼎常进泉州中学,毕业后到上海立信会计学校学习。两年后考入天津大学商学系。民国12年,加入中国国...[详细]
蔡光华(1900~1966年),泉州大隘门内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生。父亲蔡锋在泉州水巷(今名万寿路)开设瑞裕行,因代理亚细亚火油公司的石油成为泉州巨贾。蔡光华青年时进北京国立工业专门学校,毕业后帮助父兄经商。他采取进步的经营管理方法,不仅扩大代理业务,还进口蜡烛、肥田粉、水泥、烧碱、...[详细]
蔡俭,本名懋俭,号懋能,晋江东石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十二月初十生。 蔡俭天生壮健骠勇,从小喜欢舞刀弄棍,后入武馆学艺,练就一身好功夫。性豪侠,好打抱不平,在东石盐场做工时,见盐馆吏目、团丁欺压盐工,常挺身而出与之争较,团丁见其勇猛,亦自慑让几分,因此得到盐工兄弟和乡里青年的尊崇和...[详细]
蔡联芳(1865~1922年) 蔡联芳,名然惜,字联芳,以字行世。石狮容卿人,清同治四年(1865年)出生。幼失怙,曾就读乡中私塾。10余岁随叔父南渡菲律宾,协助叔父经商。业余继续攻读中文,并刻苦学习西班牙文,成为贯通中西,且善筹箕的人才,为甲必丹陈谦善和中国历任驻菲领事所器重。 联芳于...[详细]
蔡派铿(1934~1987年),祖籍晋江祥芝莲塘前埔(今属石狮市蚶江镇),民国23年(1934年)3月24日生于菲律宾马尼拉。父亲蔡奕政旅居菲律宾经商,任马尼拉北区商会理事长,爱国爱乡,热心教育。 民国26年,派铿随父母回乡,在村中小学接受启蒙教育。1958年,在菲律宾国民大学文学系就读,获...[详细]
蔡培火(1889~1983年),号峰山。祖籍晋江容卿,后移居石湖(今属石狮市蚶江镇)。其父早年往台经商,全家遂迁居台湾。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培火出生于台湾云林北港。他从小聪明好学,初就读于台湾日本总督府办的国语学校,后又进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深造。毕业后回台湾,初任台湾阿公店学校教员,继...[详细]
蔡浅,名资深,字永明,号安亭,“浅”是乳名,清道光二十年(1839)生于南安官桥漳里村。16岁时随父蔡启昌到菲律宾岷里腊经商,翌年因父亲年老回乡,他继承父业。经十多年惨淡经营,资产从原有几千元,迅速增至百万元,到晚年,资产积累至数百万元,成为岷里腊屈指可数的巨商。 蔡浅在南洋获得巨大成就后,...[详细]
蔡清(1453~1508年),字介夫,号虚斋,泉州曾井铺人,明景泰四年(1453年)生。成化十三年(1477年),福建省试第一名,成化二十年举进士。 弘治初,蔡清受任礼部主客司主事,吏部尚书王恕奏请改授吏部稽勋司主事。从此两人时相往来,关系融洽。蔡清上呈三札,其一为请振纪纲,又疏荐名士刘大夏...[详细]
蔡维作(1921~1969年),又名蔡汉源、陈坚。民国10年(1921年)出生于晋江县石狮容卿村(今属石狮市灵秀镇),家境清贫。8岁入容卿小学读书,品学兼优。因家中劳力缺乏,完成初小课程即辍学务农。维作禀性刚强,是非分明,敢于反抗邪暴,干活伶俐勤快,熟悉各种农活。 民国26年秋,为逃避国民党...[详细]
蔡文坛(1913~1963年),出生于永春。4岁父母双亡,被一个老和尚收为学徒,两年后老和尚去世,又跟一帮道士打钟鼓、学吹拉,开始在各戏班混饭吃。15岁以后,又到傀儡班和布袋戏班为演员、乐员,逐渐精于南曲的演奏。20多岁即被誉为戏曲才子。他特别擅长文鼓,一点一敲(介)都有名堂,在剧目《伤别》的“...[详细]
蔡孝固(1908~1984年),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生。晋江石狮塘边村(今属石狮市宝盖镇)人。 孝固小时在家乡读私塾,民国13年(1924年)往台湾,以叔父蔡种来处学习经营布业。民国15年,回大陆家中;翌年往菲律宾,初半工半读。民国19年,返乡结婚;婚后重往菲律宾,在马尼拉市创办义成...[详细]
蔡孝忍(1893~1954年),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出生。晋江石狮大仑(今属石狮市凤里街道大仑村)人。孝忍少年时南渡菲律宾,帮其父经营“源顺昌”商店。民国元年(1912年),其父病逝,遂承父业。历经商场奋斗,改营进口面粉业务,创办源泰昌公司,开办面包加工厂。孝忍热爱家乡,当其事业初具规模、...[详细]
蔡衍吉(1909~1980年),字警若,晋江深沪人。小时就学于金井毓英小学,其后在泉州私立培元初级中学就读,未毕业就南渡新加坡,投靠其兄蔡衍念,未几转往菲律宾谋生。 民国21年(1932年),由菲律宾返回故里,担任山西南小学校长,后改任东垵小学校长,开始参加社会活动。民国28年因经济困难,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