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俊彪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 孔俊彪 兰州军区原副政治委员。 孔俊彪同志是福建省宁化县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班长、宣传员、干事、俱乐部主任、科长等职,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股长,团政治处主任,分区政治部副...[详细]

孔仕安 [公元1907年-1934年]

  • 孔仕安,又名书安,福建省建宁县溪口乡杨林村巧洋人。1931年6月参加革命,193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冬在保卫澎湃县战斗中牺牲。 孔仕安出生于贫苦农家,7岁丧母,10岁上私塾。1920年因父亲重病卧床,停学回家参加生产劳动,协助兄长筹款医治父病。父亲病愈后,孔仕安到渠村街学做裁缝...[详细]

赖德明 [公元1903年-1977年]

  • 赖德明,又名金和,宁化县湖村镇城门村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七月出生。童年就离家到泉上巷岭上当小长工。 民国20年(1931年),德明加入城门村赤卫队,同年10月参加工农红军。民国2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身经三、四、五次反“围剿”。次年10月,随主力红军长征。后调入新四军,经历抗日...[详细]

赖其芬 [公元1927年-1950年]

  • 赖其芬(1927~1950年),大湖乡坑源村人,民国16年(1927年)出生于贫农家庭,个性刚强,为人忠直。1949年他妻子刚生下孩子就患病而亡。家中父母年老,生活非常艰难。1950年2月,人民解放军和共产党的干部,到大湖乡建立人民政权,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和穷人翻身解放的道理,他告别双亲,把孩子托...[详细]

雷鋐 [清][公元1696年-?]

  • 雷鋐,字贯一,号翠庭,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生于宁化城关。17岁补县学生,肄业鳌峰书院,深受教师蔡世远的器重。雍正元年(1723年)中举,雍正十一年中进士。朝考第一。朱轼认为雷鋐“践履笃实,才识明通”,推荐为庶吉士。馆师方苞赞许雷鋐能成为天下第一流人物。乾隆元年(1736年)授翰林院编修。...[详细]

雷焕猷 [公元1870年-1924年]

  • 雷焕猷,字子嘉,号退庵,清同治九年(1870年)生于宁化城关。幼孤而家贫,刻苦读书。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中举。曾主讲禾口道南书院。后赴京应试,中选,分发广西后补知县。未几,辛亥革命爆发,由京返闽。时福建已成立都督府,而宁化尚未易帜,他请派省防军一小队随同回宁,升起五色国旗,号召县人剪辫放足...[详细]

雷鸣 [公元1914年-1963年]

  • 雷鸣,原名雷必发,参加红军后改今名,民国3年(1914年)11月出生在宁化县城郊乡连屋曹家屋村一个贫农家庭。父亲早死,为生活所迫,母亲招赘江西省宁都人氏兴作老为夫。后由兴作老领着他母子二人迁回宁都居住。雷鸣17岁参加红军。开始分配在红军一方面军一兵团一纵队部当公务员。民国22年2月调红军一方面军...[详细]

雷寿彭 [公元1886年-1952年]

  • 雷寿彭,字肖篯,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九月生于宁化城关。自幼聪颖好学,考中清末最后一科秀才。光绪三十二年在日本经纬中学毕业,升入日本明治大学专门部商科。毕业回国后,清政府授他为商科举人。 民国2年(1913年)当选为省参议会参议员。民国9年8月~15年9月,选任省参议会副议长。民国18年...[详细]

雷臻璧 [公元1902年-1980年]

  • 雷臻璧,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5月生于宁化城关。 臻璧小学毕业后,因家境贫寒,18岁起边教小学边学中医。掌握基本医术后,便由刘镜波老师介绍到下东门吉祥昌药店实习,开始临床实践。民国10年(1921年)始在禾口新街开设同仁济药店,并行门诊。民国33年迁回城关大桥头开业。1955年并入健康...[详细]

梁□ [清][公元1778年-1845年]

  • 梁□(1778~1845年),字维韬,号月山,将乐县竹舟都良地村人。他幼年进私塾就学,青年时闭门读书,无所不读,读必详细分析它的源流,分辨及于毫芒。梁认为,读书不应以制艺科名而满足,对学问应在道德养成上下功夫。他对理学研究较深,对“心性”之学的研究尤为独到,曾作《洗心图》,对人的心理和体状进行描...[详细]

廖逢卜 [公元1928年-1948年]

  • 廖逢卜(1928~1948年)尤溪县中仙乡竹峰村人。 廖逢卜出生在一个农民家里。家有薄田10余亩。父亲廖克好,种田为业,农余从事屠猪,收入尚能维持生活。廖克好为人朴实,待人和气。廖逢卜幼年资质聪颖,父母十分宠爱,8岁时进入竹峰初小,成绩优秀,继而升入井门小学,毕业后又以优异成绩考取尤溪县立初...[详细]

廖国英 [公元1895年-1990年]

  • 廖国英,乳名观音仔,又名彦信,将乐县高唐乡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幼时入高唐乡私塾,宣统三年(1911)进南平私立流芳中学,民国4年(1915)考取南京金陵神学院,民国8年毕业,回南平流芳中学任教。民国27年赴美国杜鲁神学院学习,获神学硕士学位。民国29年回国,在福建协和大学道学院任...[详细]

廖居素 [五代十国]

  • 廖居素,将乐人,仕烈祖元宗之间,为人坚正,不为当国者所喜,困校书郎二十年,始得大理司直,后主嗣位,稍迁至林光庆使,检校太保判三司。 后主孱昏,而群臣方充位保富贵。国益削,居素独慷慨骤谏。冀后主一悟,终不见听,乃闭门却食,服朝衣冠立死井中,已而得手书大字于筐笥中,吾之死,不忍见国破也,徐锴为文...[详细]

廖前 [唐]

  • 廖前(生卒不详),字胜后,将乐县人。唐咸亨三年(672年),因其父隆平侯的功勋,被荐任真州判官,后到建州为官。廖亲临将乐,安定社会,朝廷特敕“总督平章加封二千石,记牧兹土”。 廖在任期间,鼓励发展农业,建造庙宇,修整街道,兴办学校。他发动百姓在将乐龙池垦荒造田,辟龙池团,修建新区道路,并建仓...[详细]

廖蓉花 [公元1966年-1983年]

  • 廖蓉花(1966~1983年) 廖蓉花,女,1966年出生于大田县湖美乡仁美村,从小勤劳实干,协助母亲做家务。她心地善良,小时就帮助五保户挑水、砍柴、拔兔草,深受乡邻赞扬。 仁美村大河上有一座木桥,两岸人们往来必经此桥。1983年4月18日中午,河水猛涨(离桥面只有尺余),放学后的6名小...[详细]

廖棠 [晋]

  • 廖棠(生卒不详),字实卿,将乐县人,为东晋(317~420年)知名隐士。他品行高洁,性格朴实坦诚,不妄交游,隐居云盖山(今泰宁),以教书为业,闲暇时常以读书自娱。到他门下请教的,大多学业出众,被朝廷录用,其中高官显位者不少。内史王羲之得知廖的品德才学,十分钦慕,特遣使聘请他出山。廖坚辞不就,仍以...[详细]

廖腾奎 [清][公元1641年-1716年]

  • 廖腾奎(1641~1716年),字占五,号莲山,将乐县人。清康熙八年(1669年)中举。历任知县、府尹、监察御史、太常寺少卿、光禄寺正卿、左右通政史司、通政使丁、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户部侍郎等职。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廖出任徽州休宁知县,针对当地时弊,集中力量打击扰乱治安的“斗杀”者...[详细]

廖彦举 [明][公元1381年-1462年]

  • 廖彦举(1381~1462),建宁城关人,幼年父亲去世,随母投靠外祖父。遇到灾荒年,给人做工以养活母亲。不久母亲去世,尽力抚养九岁的弟弟。长大后带着弟弟回到家,以做生意为业,经营有方,逐渐成为富户。生平尚义乐施,明永乐年间捐巨资造龙星、镇安(即今万安桥)二桥,又出资砌四门官道,建预备仓、县堂。正...[详细]

李宝焌 [公元1886年-1912年]

  • 李宝焌(1886~1912年),字馄甫,乳名汉佬。永安洋畲(今属贡川镇)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生于一个商绅家庭。他年少志高,聪明好学,14岁时就对人说:“我将来要做一个有出息的人。”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李宝俊到福州,入全闽师范学堂读书,光绪三十二年毕业。因成绩优异,和刘...[详细]

李宝浚 [明][公元1886年-1912年]

  • 李宝浚,中国航空领域先驱之一,飞机设计师兼试飞员,福建省永安市贡川镇深峰村人。 制造中国本土第一架飞机 1910年8月清政府拨款委任留日归来的刘佐成、李宝浚在北京南苑修建厂棚制造飞机,并利用南苑驻军操场修建了中国第一个机场。· 1911年6月,李、刘合作试制飞机成功,这是中国在国内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