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猷 [公元1927年-1949年]

  • 林大猷(1927-1949),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西门人。1927年1月15日出生。1945年考入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为应用化学科学生。期间积极参加学生民主-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调闽中福长林(福清、长乐、林森即闽侯)游击根据地工作,曾任福长林游击队交通员、中共(长乐)坑田区委书记,参加了...[详细]

林蕙芳 [清]

  • 林则徐的六妹,沈葆桢的母亲.沈廷枫的夫人 ...[详细]

林福泉 [公元1940年-1967年]

  • 林福泉(1940-1967),福建省长乐县潭头乡克凤村人。入伍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昆字第902部队34大队战士。1966年赴中越边界地区执行援越抗美的交通保障任务,时任后勤六支队34大队战士。1967年5月7日在抗击美军轰炸的战斗中牺牲。安葬在越南奠边府中国抗美援越烈士纪念陵园。...[详细]

林拱枢 [清][公元1827年-1880年,林则徐第三子]

  • 林拱枢(1827-1880),字心北,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林则徐第三子。1842年,林则徐遣戍新疆,林拱枢随往。道光二十五年(1845)七月,林拱枢随林则徐到到西安,冬天回福州参加童试。道光三十年(1850),林则徐病逝。三年后,林拱枢丧服期满,由吏部引荐,以县学生赏举人,补内阁中书,升刑部坐...[详细]

林拱枢子 [清]

  • 林拱枢子,姓名不详。父亲林拱枢为民族英雄林则徐第三子。 子林步随是晚清最末一代翰林,孙凌青是中国著名外交家。 ...[详细]

凌青 [公元1923年-2010年,新中国外交元老]

  • 新中国外交元老。高祖父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福建福州人。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学习。1942年,日本特务侦破了地下党活动,掌握了名单,并开始抓人。党组织及时通知转移,他转移到晋察冀根据地后,为不影响北京家人的安全,改名凌青。7月到北方分局组织部工作,同年12月任晋察冀军区政...[详细]

林光耿 [公元1928年-1949年]

  • 林光耿(1928-1949),福建省平潭县澳前镇斗垣村人。1928年10月出生,1948年参加革命,任闽中游击队侦察员,参加了解放长乐、福清、平潭等县的斗争。1949年8月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任第29军87师侦察营副班长,参加了解放泉州、厦门等战役。1949年10月24日金门战斗发起后,随部渡海...[详细]

林海梅 [公元1944年-1968年]

  • 林海梅(1944-1968),福建省闽侯县青口乡青圃村人。1965年3月入伍,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昆字902部队战士。1967年赴中越边境地区执行援越抗美的交通保障任务,任后勤六支队34大队战士。1968年1月17日在抗击美军轰炸的战斗中牺牲。安葬在越南奠边府中国抗美援越烈士纪念陵园。...[详细]

林涧青 [公元1922年-2008年]

  • 林涧青(1922~2008)福建连江人。原名林孝楚。曾任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副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投身当地的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连江县特别支部书记、桂林文化供应社,主编通俗刊物《新道理》、《青年生活》。 生平年表1922年1月22日出生在福建连江县(今归...[详细]

林家枝

  • 林家枝(?-1966),福建省连江县丹阳乡旺庄人。入伍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136部队战士、班长。为稳定东南沿海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祖国统一,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从1958年8月23日开始,对金门国民党军发起惩罚性作战行动,打击国民党军的骚扰窜犯活动。这场战斗一直...[详细]

林镜桐 [公元1928年-1953年,革命烈士]

  • 林镜桐(1928-1953),福建省闽侯县南屿镇南旗村人。早年辍学,到福州一家商店学当徒。1949年8月福州解放后回乡务农,1950年参加土改工作,同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当选为南屿镇第一届团支部组织委员,并担任南屿镇公所文书。1951年10月积极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毅然报名...[详细]

林可鸿 [公元1920年-1948年,革命烈士]

  • 林可鸿(1920-1948),福建省连江县东岱镇人。出身城书香门第,1942年秋考进福州英华中学,学生时代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3月国民党 无故拘捕福州第一中学的学生引起公愤,林可鸿受命串连英华、省福中等学校的学生,率先走上街头举行反破孩的 ,斗争持续了七天,...[详细]

林良能 [公元1931年-1953年,革命烈士]

  • 林良能(1931-1953),福建省闽侯县祥谦乡岐尾村人。1951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9月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四军第七十三师担架队战士。1953年在朝鲜“三八”线谈判区执行任务时间失踪。1962年3月闽侯县人民政府追认林良能为革命烈士。...[详细]

林霈霖 [清][公元1796年-1839年,林则徐四弟]

  • 林霈霖(1796-1839),又名元抡,字雨人,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林则徐四弟,出生后即出嗣其三伯父林孟典(原名天策)。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入泮,道光五年(1825年)八月中举,官光泽县(今属福建)县学训导。 ...[详细]

林立香 [公元1918年-1949年]

  • 林立香(1918-1949),福建省闽侯县南屿乡双龙村人。1918年4月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47年7月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纵队闽中游击支队队员。参加了福长林(福清、长乐、林森即今闽侯)游击区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清剿”的作战。1949年6月在南屿乡溪西村执行任务时被敌杀害。...[详细]

林毛牙 [公元1908年-1948年]

  • 林毛牙(1908-1948),福建省闽侯县青口乡青圃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纵队闽中游击支队队员,参加了福长林(福清、长乐、林森即今闽侯)游击区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清剿”的作战。1948年5月,福长林游击支队在闽侯青口阻截敌军运送物资的车队,林毛牙在这场战斗中牺牲。...[详细]

林妹弟 [公元1922年-1951年]

  • 林妹弟(1922-1951),福建省罗源县洪洋乡曹营村人。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时为闽侯军分区独立二营战士。1951年9月17日,为歼灭盘踞在霞浦沿海西洋岛的国民党军海匪,福建省军区发起解放西洋岛的战斗。林妹弟随所在部队乘木船渡海参战,在罗源县吉壁澳海域突遇暴风雨,因翻船落水不幸牺牲...[详细]

林命同 [公元1916年-1938年,新四军战士]

  • 林命同(1916-1938),福建省罗源县中房乡林家村人。1933年参加革命,任林家乡苏维埃政府宣传委员。1934年秋,国民党调集重兵“围剿”连罗苏区,林命同随红军游击队转入山区开展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时任新四军三支队六团干部。1938年3月在随军北上途中失踪。...[详细]

林坡 [公元1927年-1949年]

  • 林坡(1927-1949),又名如心,参加革命后,曾化名老胡,福建省闽侯县尚干镇人。林坡的父母均为中共地下党员,林坡从童年开始就受到革命教育与熏陶。1945年还是高中学生的林坡就投身革命,194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组织-。同年底调福长林(福清、长乐、林森即闽侯)中心县委开展农 动。1948...[详细]

林普晴 [清][公元1821年-1873年,林则徐的女儿、沈葆桢的夫人]

  • 林普晴(1821年-1873年),女,字敬纫、俊兰,林则徐次女,嫁沈葆桢。清咸丰五年(1855年)葆桢守九江,六年摄广信,太平军自吉安陷贵溪、弋阳。葆桢筹饷河口,郡城空虚,普晴飞书乞援于驻玉山之饶廷选。兵至围解,民心大安,普晴以此名闻。 林普晴是林则徐的女儿、沈葆桢的夫人。她的父亲、丈夫皆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