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颐 [清][公元1894年-1967年]

  • 李健颐,字孝仁,号梦仙,人称桃仙、海山生,候均区(今平潭县潭城镇)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十一月三十日生。父李绍明原籍晋江,清末携眷来平潭从商兼医。健颐幼年熟读经典医书,16岁即随父应诊。民国元年(1912年)应聘平潭广德-店挂牌行医。民国7年坐堂安兴药铺。民国13年,赴上海求学,毕业于上...[详细]

李良 [公元1918年-1969年]

  • 李良 (1918~1969年) 原名林曾同,字同甫,闽侯县人,林则徐五世孙。生于北京。民国23年(1934年)考上北京大学外文系,攻读英国语言文学,并自修德、法语。民国27年毕业后,在德通社等处担任翻译工作。民国34年,李良在北京参加中共华北城工部。民国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详细]

李骆公 [公元1917年-1992年]

  • 李骆公(1917~1992) 又名英、立民、黑沙驼,福建福州人。受父亲影响,自幼爱好绘画。民国29年(1940)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承刘海粟、关良、王个簃、诸乐三等著名教授。同年举办《黑沙驼油画展》,轰动一时。30年入东京日本大学专攻文科,学习现代油画。归国后,历任哈尔滨美协会长、辽...[详细]

李弥大 [宋][公元1080年-1140年]

  • 李弥大(1080~1140年),字似矩,连江县城人,李撰长子。生于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崇宁五年(1106年)中进士,任兴仁府宛亭县主簿。后入京都召对,授校书郎,累官至监察御史。宣和四年(1122年),徽宗命童贯为统帅,领兵伐辽,时弥大任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兼修国史。他上疏反对轻率对辽用兵...[详细]

李铭玉 [公元1920年-1991年]

  • 李铭玉(1920~1991年),原名宝祥,满族,长乐县人。10岁被卖入福州协民社闽剧班当学徒,艺名铭玉。师从叶开发学文戏,从名武生陈春轩学武艺。先学旦角,后改生行。民国24年(1935年),转入闽剧三赛乐戏班,向张江水学小生。在《梁天来》剧中饰苏佩之,崭露头角。与林芝芳同台配戏,演出《蔺相如》、...[详细]

林岊 [宋][公元1168年-1249年]

  • 林岊(1168~1249) 林岊,字仲山,号苍林子,沙堤人,慎思十二世孙。少颖悟勤奋好学。六岁诵诗书,八岁通九经,九岁赴京,中奇童科。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中解元。淳熙十四年王容榜进士。两应宏词。京镗丞相以其连中三大科,特授福州睦宗院教授。 宋嘉泰元年(1201),谢深甫丞相因其词...[详细]

林峣 [南北朝][公元535年-54年]

  • 林峣,字仲高,号东斋,连江县城北郊钦平上里人。约生于南朝梁大同年间(535~545年)。祖上颇为殷富,广有田产。峣承家业,富有爱心,常疏财仗义,济人之急。县城北郊为一片冲洪积平原,地势平缓广阔,土地肥沃,为县内重要水稻产区。惟因上游尚无水利设施,常遭干旱威胁。农民全恃时雨,谓之“靠天吃饭”。每遇...[详细]

林泮 [明][?-1524年]

  • 林泮 (?~约1524年) 字用养,闽县人,家住西门西园里。明成化八年(1472年)进士,授南京大理评事,历寺副、寺正。任上对屈打成招案件,反复审查,冤案大白,升广州知府。府治省城有元伯颜灭宋纪功刻石,林泮将其铲除,刻作“宋太傅枢密院使张世杰死节于此。”不久,升广西参政,兼总理粮储和屯田...[详细]

林葆怿 [公元1863年-1927年]

  • 林葆怿 (1863~1927年) 字悦卿,侯官县人,家住南后街酒库弄。清光绪六年(1880年)考入福建船政学堂第九届驾驶班。光绪十二年(1886年),派赴英国学习,回国后在北洋水师任职。宣统二年(1910年),任向英国际摩士庄船厂订购“肇和”舰监造员。民国元年(1912年)9月,任海军部...[详细]

林佶 [清][公元1660年-?]

  • 林佶 (1660~?年) 字吉人,号鹿原,侯官县人,居光禄坊。幼好学,曾跋涉千里,往吴中拜汪琬(尧峰)、王士礻真(渔洋)为师。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中举。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九月,圣祖北游,归驻密云,献《五星联珠赋》,并以御制诗《野静知民乐》为题赋五言排律八韵,又以手书御制诗...[详细]

林瑭 [明][公元1446年-1496年]

  • 林瑭(1446~1496年) 林瑭,字廷玉,号西园,侯官县洪塘瓦埕村(今福州郊区建新镇瓦埕村)人,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生。 成化元年(1465年),林瑭同兄静庵上京会试,至鹅湖,静庵疾发,林瑭送兄回福州。静庵逝世后,林瑭也无意功名,唯在乡里教读静庵子林文缵(后文缵成进士)等人,直到...[详细]

林燫 [明][公元1524年-1580年]

  • 林燫(1524~1580年) 林燫,字贞恒,号宗伯,闽县林浦乡(今福州郊区城门镇林浦村)人,明嘉靖三年(1524年)生。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林燫成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擢修撰。嘉靖三十二年充景恭王讲读官,升司经局洗马兼侍讲官,参与校录《永乐大典》和纂修《承天大志》,志成后,上...[详细]

林玭 [明][公元1434年-1506年]

  • 林玭(1434~1506年) 林玭,字廷珍,号云室,侯官县洪塘瓦埕村(今福州郊区建新镇瓦埕村)人,明宣德九年(1434年)生。 景泰四年(1453年),林玭以乡荐赴京会试,不第。天顺元年(1457年)第二次会试,又不第,入太学。天顺七年,会闱火灾,移试,八月揭榜,林玭,居第三,为《易经》...[详细]

林璧 [明][公元1503年-1568年]

  • 林璧(1503~1568年) 林璧,字茂东,号云溪,侯官县洪塘瓦埕村(今福州郊区建新镇瓦埕村)人,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生。 林璧幼时即岐嶷不凡,嘉靖八年(1529年),登进士第,授浙江松阳县令,剖决如流,事有经年不决的,一旦他经办,就迎刃而解。嘉靖十五年改维阳(扬州)郡博,致力于讲...[详细]

林坣 [明][公元1491年-1570年]

  • 林坣(1491~1570年) 林坣,字茂贞,号云山,侯官县洪塘瓦埕乡(今福州郊区建新镇瓦埕村)人,明弘治四年(1491年)生。嘉靖五年(1526年)成进士,授浙江淳安县尹。他在淳安县建清溪桥,创南山书院,以德治县,颇有政绩。嘉靖十一年(1532年)转知随州(今湖北省随县),正逢干旱,为百姓徒...[详细]

林安上 [宋][公元1085年-1133年]

  • 林安上(1085~1133) 林安上,字民瞻,号归愚,慎思八世孙,屿头人。宋大观四年(1110)释褐,官授将士郎、饶州司法。当年改授常州教授。政和五年(1115)任国子博士。六年任宣教郎。七年兼高丽博士、特授承议郎。八年任江东路提学事,十一月转任监察御史。 宣和元年(1119)五月任吏部...[详细]

林白 [公元1911年-1971年]

  • 林白 (1911~1971年) 原名威廉,化名林泉、林二泉、老张、老李、王先生等,闽县人,家住玄坛庙街(今贤南路)。民国12年(1923年),入尚友堂旧制中学,后入私立福州东瀛学校日语专修科。民国17年,入海军陆战队第二独立旅三团学员连,后在晋江 局、霞浦海军陆战队工作。民国21年,到十...[详细]

林炳章 [公元1874年-1923年]

  • 林炳章 (1874~1923年) 字惠宁,侯官县人,林则徐曾孙,家住宫巷。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恩科进士,特点翰林;后累迁至翰林院编修。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委为钦差大臣,回闽考察-,行辕设于文忠公祠,极一时重振门风之盛。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投资10万元,兴建福州电力公...[详细]

林长民 [公元1876年-1925年]

  • 林长民 (1876~1925年) 字宗孟,号苣芩子、桂林一枝室主,晚年号双栝庐主人。是才女林徽因的父亲,林觉民烈士的哥哥,福建政法专门学校(福建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和福州二中的创办人,第一任校长。 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学习研究政治、经济。1909年回国,执教福州法政学堂。...[详细]

林昌荣 [公元1916年-1941年]

  • 林昌荣(1916~1941年),生于民国5年(1916年)12月,罗源县杨家墩(今中房乡林家村)人。民国25年7月毕业于省立三都中学师范班,先后在宁德县三都小学(后更名松岐中心小学)任教员、校长。抗日战争爆发后,林边教学,边参加抗日救亡工作,组织晨呼队、歌咏队、话剧团等带领学生上街、下乡宣传,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