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芑洲 [公元1893年-1972年]

  • 陈芑洲 (1893~1972年) 一名纪周,侯官县人。福州、福建两级师范学校毕业,后在福州西湖小学和私立福州女中执教。民国7年(1918年),参加普通文官考试合格,到北京盐务署任职,拜名师学医,潜心研究医理及针灸医术。民国16年,辞职返闽,任闽侯县海斌小学校长。民国19年,在福州城内开业...[详细]

陈珠梯 [公元1949年-1981年]

  • 陈珠梯(1949~1981),生于福建省平潭县中楼乡。1968年,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1年复员后被安排到邵武铜冶炼厂当炉前工,并担任武装基干民兵排长。1978年入党。 陈珠梯在部队时曾被评为五好战士。到铜冶炼厂后,在艰苦的炉前岗位上,吃大苦、流大汗,把工作当成战斗。有一次出炉时,一...[详细]

陈遵统

  • 陈遵统 (约1876~?年) 字易园,闽县人,家住城内北后街。早年负笈东瀛,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回国后,在福建法政学堂执教,后历任私立福建国学专修学校校长,北京大学、福建学院、福建协和大学教授多年,主讲《中国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中国诗学》、《中国词学》、《法学通论》、《行政法...[详细]

德锜 [公元1913年-1981年]

  • 德锜(1913~1981年) 尤德锜,民国2年(1913年)生于福州兰荷里的商人家庭。曾祖尤孟彪于清嘉庆年间,在福州南街安民巷口开设“尤恒盛”丝线店。后经祖辈努力经营,增设钱庄、百货、棉布、颜料、药材、南北货、土特产、进出口等10余家商业企业,到清末民国初,尤家资产达200余万元成为福州巨商...[详细]

邓家骅 [公元1867年-1921年]

  • 邓家骅(1867~1921年) 邓家骅,字肖良,闽侯县竹屿乡(今福州郊区台江镇竹屿村)人。光绪十一年(1885年),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奉派为第三期出洋留学生,光绪十六年学成回国,在北洋舰队“康济”号任二副。光绪二十一年参加中日甲午海战,侥幸生还,但因败绩被遣返家乡。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详细]

邓萃英 [公元1885年-1972年]

  • 邓萃英(1885~1972年) 邓萃英,字芝园,福州郊区台江乡竹屿村人。 萃英先毕业于全闽师范学堂,后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读书,与林觉民等人过从甚密,并一起参加同盟会,曾担任东京同盟会福建支部长。毕业后又到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深造。辛亥革命后回闽执教,任福州师范学校校长。孙中山到福州视...[详细]

邓原岳 [明][公元1555年-1604年]

  • 邓原岳 (约1555~1604年) 字汝高,号翠屏,闽县(今鼓楼区)人。世居东门外竹屿乡,后移居城内于山之麓。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取经魁;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监崇文门税,多所减免,未尝滥索商人一文,而税收比过去增加;后监浙税,对当地豪强偷税漏税,一一明察。后奉...[详细]

董祯 [元][公元1330年-1335年]

  • 董祯 元至顺到至元初(约1330~1335)任闽清县尹。其籍贯、履历和生卒年月均无从稽考。 董德高望重,为政和易,清廉简朴,恩威并济。在任六年,政通人和,许多-者纷纷回归故里重建家园,县境到处出现新垦农田,学宫面貌也焕然一新,使久乱后的闽清一度展现升平景象。人民因感其德政和恩惠,在他逝世...[详细]

董必骧 [公元1928年-1954年]

  • 董必骧(1928~1954年) 董必骧,又名必湘。民国17年(1928年)生于台江上杭路小商人之家。民国25年至民国30年在福州南郡小学读书。民国31年至民国37年就读福州英华中学。他勤奋好学、各科成绩优异,并广泛阅读课外各种进步书刊。民国35年6月,必骧参加校内中共地下党举办的读书会。通过...[详细]

董廷钦 [明]

  • 董廷钦,字仲恭,号海门,闽县琅岐乡(今福州郊区琅岐镇上岐村)人。明万历七年(1579年)举人,授江西省金溪(今抚州县)教谕,代理金溪、乐安、东乡诸县事,后升任南京国子博士,极力为太学生姜某人辨冤,因此得罪勋臣,调为钦州(今广西自治区钦县)知州,建平南浮桥,繁荣商业;招集-,发展生产;创办社学,初...[详细]

董应举 [明][公元1557年-1639年]

  • 董应举(1557~1639年),字崇相,号见龙,连江县琯头镇塘头村人。应举生逢乱世,历经明朝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面对明王朝日趋衰落,虽未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但在其从政期间,尽职尽责,克己奉公,不畏权贵,忧国忧民之心,历历可见。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应举中进士,授广州...[详细]

杜锡珪 [公元1874年-1933年]

  • 杜锡珪 (1874~1933年) 字慎臣、慎丞,闽县人,家住道山路。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毕业于南京江南水师学堂驾驶班,派赴英国见习海军。回国后历任“汉圻”快艇驾驶、三副、二副、大副和-大副,“辰字” 艇哨官,代理“建安”兵船管带、海-卫队管带、“江贞”舰舰长等职。宣统三年(191...[详细]

方伯谦 [清][公元1853年-1894年]

  • 方伯谦(1853年-1894年),清朝福建侯官县人,字益堂,北洋水师将领。福建船政学堂首届驾驶专业毕业生。方家兄弟四人,方伯谦居长,父亲是个私塾教师。1867年,十五岁的方伯谦考取福建船政学堂,从此开始学习海军。1877年—1880年,在英国学习驾驶军舰。 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毕业回国,任济远号管...[详细]

方尔灏 [公元1904年-1927年]

  • 方尔灏 (1904~1927年) 乳名四四,又名尔浩、一号、方号,化名草、方草、符樵草。祖籍浙江,闽县人,住城内北后街泰山巷口。“五四”运动后,投身-。民国11年(1922年),在省立二中同陈任民等发起组织“民社”,创办《冲决》周刊;还在校内创办“福建工学社”,出版《工学报》,引导青年学...[详细]

方纲 [公元1913年-1981年]

  • 方纲(1913~1981年),闽侯县人,生于北京。民国22年(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民国26年毕业后,进协和医学院细菌免疫学系进修两年。抗日战争爆发,辗转西南,在昆明、贵阳、重庆等地任助教、讲师、检验室主任、细菌研究室主任等职。民国31年,赴印度哈夫金研究所专攻鼠疫研究。民国37年赴...[详细]

方徽石 [清][公元1834年-1886年]

  • 方徽石,字世培(1834-1886),福清县茶山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幼敏而好学,尤嗜技击,力练鹤法,受教名师,均惊其为禀异。练拳技20余年,在白鹤拳基础上创立了纵鹤拳法,为清末闽中鹤拳之翘楚。 方世培早年拜于永春二十八英俊之李姓门下,学习永春白鹤拳。李师逝世后'师母遵夫遗言,将珍藏的白鹤拳古...[详细]

方君璧 [公元1898年-1986年,东方杰出的女画家]

  • 方君璧 (1898~1986年) 女,闽县人。方声洞胞妹。民国元年(1912年),随姐方君瑛等赴法国求学,喜美术,后在波尔多、巴黎学画。民国14年,随夫曾仲鸣回国,由于仲鸣与汪精卫夫妇过从甚密,君璧夫唱妇随。民国28年3月21日,君璧同仲鸣随汪精卫逃至越南河内,仲鸣遇刺而死。君璧辗转-国...[详细]

房利贵 [公元1903年-1981年]

  • 房利贵,闽香东岳威虎堂堂主,香店拳第五代掌门人 房利贵,字国栋,号登云山闪电手,福建省福州市东门外登云山上山村人,1903年~1981年,房利贵一生均致力于研究民间传统武术,尤其对香店拳这一福州本土少有的民间武术情有独钟,深得其真传,学得精华,无人可比,民国中期房利贵决定打破传内不传外的门规...[详细]

方莹 [公元1889年-1965年]

  • 方莹 (1889~1965年) 字琇若,闽县人,父辈由宫巷迁居朱紫坊。先后就读闽县高等学校、北京闽学堂、上海南洋中学。民国2年(1913年),考入吴淞商船学校高等班;民国4年,转入南京海军 -学校。民国7年毕业,任“海筹”舰航海候补员。民国11年,历任“建威”军舰-官、“普安”运输舰上尉...[详细]

傅汝舟 [明][公元1476年-1557年]

  • 傅汝舟 (1476~1557年) 初名舟,字远度,又字木虚,号磊老、丁戊山人等。侯官县人,其家初住朱紫坊,后迁丁戊山(嵩山)登龙巷。与高同游学于吏部尚书郑继之门下,通天象、堪舆,兼晓炼丹术,曾遍游桂、湘、鄂、齐、鲁等地,求仙访道。好为画,工行草,与高齐名,诗为文学家王世贞所推崇。明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