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毓隽(1876~1967年),字以烺,号云潭,祖籍长乐县,迁居闽县(福州市区)孝义巷。早年就学于福建船政学堂,后被选送出国留学。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参加乡试,中举人,任知县。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奉邮传部委派,勘测川汉铁路线。宣统二年(1910年)冬,为段祺瑞幕僚,颇得赏识,被...[详细]
张澄寰 (1938~) 笔名清宇、放天。福建闽侯人。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解放军文艺》,总政宣传部文艺处干事,总政文化部文艺理论研究处研究员,总政文化部文艺局副局长,大校军衔。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中国文学简论》、《中国文学发...[详细]
张亨嘉(1847—1911),字燮钧,一字铁君,福建侯官人。生于清宣宗道光二十七年,卒于逊帝宣统二年,年六十四岁。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年)举人,光绪九年(公元一八八三年)进士,值南书房。官至礼部左侍郎,当拳匪祸作,极谏董福祥骄纵不可用,几罹祸。督湘、浙学政,尤励节爱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四年,视...[详细]
张红桥,闽县(今福州市)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明朝初年。因家居红桥西侧,故自号红桥。红桥自幼聪敏,文才过人,享有盛名。当地豪绅争着与之结亲,但红桥都不答应,说:“要嫁给像李白那样有才华的人。”于是知名文人纷纷寄诗为媒。号称才子的王恭和长乐的王筜,都未能得到红桥的芳心。福清才子林鸿路过福州,看见红...[详细]
章世添 (1939~2007) 笔名姜磊。福建连江人。毕业于水产学校。历任船员、教员、剧团编剧,福建画报社、海峡杂志社,《中篇小说选刊》、副主编、副社长,编审。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集《枫叶思》等,另外发表中短篇小说、评论数十篇。同年(公元193...[详细]
张思鉴 (1940~) 笔名张诗剑。福建长乐人。196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1978年定居香港。为龙香文学社创办人之一,历任常务副社长、社长。同时任香港作联理事、诗歌组组长、《香港文学报》执行主编、《当代诗坛》副主编、世界华文诗人协会理事。曾兼任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福建作协理事。1992...[详细]
郑伯农 (1937~) 福建长乐人。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历任中央音乐学院教师,中央戏剧学院兼职教师,文化部政策研究室干部,中国文联研究室理论组组长、研究室负责人,《文艺理论与批评》常务副主编,中国作协党组成员、《文艺报》总。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会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名...[详细]
郑朝宗 (1912~1998) 笔名-。福建福州人。民盟成员。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历任北平师大教务处秘书,中学教师,厦门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英国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研究生,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福建省文联副主任,厦门市文联主任。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详细]
郑忾辰(1876~1953年),原名德元,号慨尘,福清县人。24岁中秀才,后东渡日本留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东京首批参加同盟会,从此终生追随孙中山,忠贞不渝。回国后,从事革命活动,随郑祖荫等在福州成立社团、创办学校,还在福清创办铺前学堂,以教育掩护革命。宣统三年(1911年)十一...[详细]
郑公盾 (1918~1991) 原名郑能瑞。福建长乐人。中共党员。先后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广西大学政治系、协和大学历史系,1949年又毕业于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研究生。历任杭州第一中学校长,杭州市文教厅研究室主任,《学习》杂志部负责人,《红旗》杂志文艺组组长,科普出版社总,研究员。194...[详细]
郑民钦 (1946~) 福建福州人。中共党员。196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亚非系日语专业。1973年参加工作,历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协处长,中日友好协会副秘书长,日本庆应大学访问研究员,北方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理事。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详细]
郑敏 (1920~) 笔名晓鸣。女。福建福州人。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哲学系。1948年到美国布朗大学留学,获英美文学硕士学位。1955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助理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寻觅集》...[详细]
郑效洵 (1907~1999) 笔名孝嵩、郑岱。福建闽侯人。中共党员,民进成员。1929年肄业于北京大学。1937年后历任外国文学翻译、教师、,三联书店及人民文学出版社主任、副总、学术顾问,编审。北京图书馆图书资料采选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全国第五、六届政协委员、学习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详细]
游击队的老交通员 郑笑妹,福清阳下镇西郑村人,出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六月二十六日(1906年8月15日)。家贫,16岁出嫁到音西埕底下村一贫农家庭。不久,丈夫因贫病逝世,遂招赘雇农曾吓姆为夫婿。 1932年冬,笑妹夫妇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农-动,组织秘密农会,发展10多位贫苦农民参加革命...[详细]
周榆瑞 (1915~1980) 笔名宋乔。福建福州人。大学文化。1939年参加工作。历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助教,清华大学外文系教员,桂林英国新闻处编译主任,重庆美国新闻处编译,《大公报》驻南京记者,香港《大公报》。195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侍卫官日记》等。相关院校: 清华大学同...[详细]
藻类科学家 周贞英,平潭县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出生于渔民家庭。 1925年,周贞英毕业于福州华南女子大学生物系,到福清毓贞女子中学任教并兼教务长。1927年,转到平潭县毓贤女子中学执教并兼教务长。1928年至1929年,任平潭县农村小学督学。1929年夏,赴美国密执安大...[详细]
卓如 (1934~) 女。福建福州人。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51年参加解放军。历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现代文学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秘书长,冰心研究会副会长。195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详细]
卓钟霖 (1933~) 福建福州人。中共党员。1949年肄业于福州英华高中。1950年参加工作,历任《福建青年报》编委,福建人民出版社文艺室副主任,海峡文艺出版社副总,《海峡》、《中外电视》及《中篇小说选刊》副主编、主编,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省出版总社副社长,编审。福建省文联第三届委员,...[详细]
陈发炎,男,汉族,福建连江人,生于光绪七年(1881年),1911年4月27日参加在广州发起的黄花岗起义 而壮烈牺牲,葬于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生卒时间: 1881——1911-4-27 陈发炎(1881~1911年),出生于连江县丹阳镇新洋村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务农,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