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才(1912-1940),又名涛,安徽六安人。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六霍起义,后随红七十三师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随红四方面-战到川北,任中共亦北县委书记。1933年任中共绥定道委书记。1935年红四方面军主力长征后,任红军巴山游击队司令员,留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详细]
李肖峰名灼华,霍邱城关人。幼年丧父,母在王人鹏家做工,肖峰就读于王宅私塾。塾师及学东见其勤奋学习,又常常挨饿,学膳费均免,从此他更刻苦攻读。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优贡,十七年,举人,二十年,进士。后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二十四年会试同考等官,二十五年起,历任山东、福建、两广道监察御...[详细]
李彦芷,字品仙。1910年,入高等巡警学堂。1911年武昌起义,彦芷奉电回故乡,安徽省城志士如失左右手,而淮上军则得一臂助。淮上起义,随司令张孟介到颖州,杀敌传捷报。当时南北未统一,倪嗣冲驻防毫州,攻太和,犯颖州。淮上军研究作战方针,愤怒说:“颖州当皖西北,颖失东南危,金陵未可下也。倘张勋遣一师...[详细]
李养泉原名丕廉,又名宋丕廉,曾名李侠,霍邱白莲乡人。自幼聪颖,父请塾师教读。后进河口敦本小学,因闹 被开除,转入县城高等小学。“五四”运动波及全国,养泉与同 合各处小学生,成立霍邱县 ,并致电北京声援。民国11年(1922)考进南京七家湾中学,毕业后转入国民党左派创建的武昌黄土坡“安徽省党务干部...[详细]
罗固城(1900~1960)原名罗宗强,沙堰乡人。民国5年(1916)考入商城乙种蚕桑学校,民国8年就读于武昌政法学校,并参加五四运动。民国1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董必武、陈潭秋等人的领导下,从事学生和工人运动。民国15年与漆禹源等人在斑竹园创办共进小学。民国17年春荒,他组织数乡农民在商城-,...[详细]
罗益甫(1885~1953),名福谦,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出生在城关太平巷的一个书香门第。幼年崇拜戚继光、霍去病等英雄人物。光绪29年,冲破家庭和社会阻力,投笔从戎,报考“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成为该校首届学生,也是本县在新式陆军军官学校学习的第一人。在校期间,参加攻打张勋战投时,荣立...[详细]
罗银青生于1894年,金寨县斑竹园镇沙堰村人。《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词作者。 罗银青生于1894年,幼年随叔父罗师源读私塾。1926年,他去武汉,与从事 的共产党员李梯云一道,鼓动工人 。1927年3月,罗银青进入毛泽东在武昌创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直接受到毛泽东、恽代英、方志敏等人的培...[详细]
芦舒(1906—1931),安徽六安人,出生于诗书门第。1926年考入安庆安徽省立第一甲种农业学校。曾参加了学校进步师生组织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春,受党的派遣,回到家乡从事农 动,发动农民组织“老农会”,与地主豪绅展开斗争。是年7月,参加了中共六安县委(亦称...[详细]
卢宜庆(1901-1988),六安城关(今六安市)人。早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教育系,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60年。先后在蚌埠、贵池、合肥、安庆、芜湖、桂林、上海、休宁、六安等地中学、师范任教员、教务主任、校长,安徽学院讲师、副教授。建国后,历任徽州中学教导主任、屯溪女中校长、芜湖师范专科学校副校长。曾...[详细]
马承志(1886——1977),艺名金标,安徽霍邱县周集区人。出身贫苦,11岁帮人放牛,拜黄树生为师,空闲时习练少林拳术,后逃荒至县城帮工,此时已初步掌握少林拳术和长、短、软兵器。 清宣统三年(1911年),马承志应募入北洋军第六师当兵,教习拳术。六年后离队,到山东德州王屯庄拜王兴隆为师,学...[详细]
査茂德(1919~1947),民国8年(1919年)出生在石家河乡瓦背冲。父亲查知凯是共产党员。18年冬,石家河暴-动成功,茂德参加了童子团,12岁参加红军,随-战鄂豫皖苏区。历任皖西北道区保卫局通讯员,红四方面军三十八师班、排长、副连长、团委书记、红四方面军指挥部一科参谋等职。参加长征到达陕北...[详细]
毛绍成(1903~1932)女,又名展旗,吴家店人。1927年参加革命,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妇女运动,曾任中共赤南县委妇女部部长。在红军攻打英山的战斗中,她带领一支由50多名妇女干部组成的慰劳、宣传队,深入前线,护理伤病员,开展阵前宣传,受到红军领导人的表扬。1932年10月,红军...[详细]
潘镗,字宗节,六安人。弘治九年进士。有孝行。为满城知县,忧归。继知滑县,擢御史,陈时务大计四事。孝宗嘉纳之。正德初,以论高凤为中人所恶,传旨镗党太监王岳,除其名。八年起广东佥事,谢病归。 ...[详细]
潘承银(1901-1932.9),安徽省霍山县人。幼读私塾,后给地主放牛当长工,家境极为贫苦。1927年春,秘密加入农民协会。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在柳塘冲发动农会,吸收党员,宣传革命,同年冬成立柳塘冲乡苏维埃政府,任乡苏维埃执行委员。1930年随红军退却到河西,经闻家店、百道河、...[详细]
潘荣初(1902-1931),烈士,安徽省金寨县人,又名乾泰、肇华,船板冲人。出生豪门家庭。1925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5年(民国14年)在南京金陵大学读书时参加革命。积极投身-,后经蒋光慈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变卖部分田产,在家...[详细]
潘锐,字宗鲁。明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初授行人。上疏力谏皇帝南巡,帝怒,捕入狱。时盛夏,械系跪阙下,晒十日,杖五十,降南京国子监学录。世宗继位,复原职。后复入狱。不久,放归里。 ...[详细]
潘子正,字汝中。明嘉靖十一年进士,任行人、兵科给事中。因弹劾吏部尚书汪鋐专恣,降为西平县丞。不久任户部员外郎,兴革漕政数十事,迁汝宁府知府、湖广兵备副使。曾镇压苗民起义,斩其首领倪延儿等。改任贵州布政司参政,致仕归。与修嘉靖《六安州志》。 ...[详细]
裴伯谦(1853—1930),名景福,字伯谦。1879年举人,1886年科考为光绪年进士,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物鉴赏家和收藏家,著有《睫暗诗抄》十六卷、《河海昆仓录》四卷,记录与考订《壮陶阁书画录》二十卷。同为清光绪年进士的李肖峰,成为翰林院大学士,著有《移孝轩疏稿》四卷、《林泉隽语》二卷。还有清...[详细]
彭九如(1901~1985)姜河乡人,名中医。早年随当地名医习中医,后办同仁药房,热,心为贫困农民施医。1952年,他在当地首先组建联合诊所,身兼医生、药剂、会计三职,尽力勤学,对来者有求必应,深得四方乡邻和同行的尊敬。 他十分重视祖国的中医、中药遗产,边从医,边从事中药收购、培植。见当地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