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德银(1918~)原名石德瀛,金寨县槐树湾乡人。民国20 年(1931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24 年10 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25 年10 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红二十五军七十三师二一九团战士,红四方面军第九军政治部通讯队长,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特务连排长,三八五旅警七团...[详细]
舒传贤(1899~1931),字揖堂,名公甫,化名夏唯宁,霍山县团墩乡舒家庙村人。其父舒家燮曾教私塾和开中药铺,舒传贤7 岁时父即去世,由寡母撑持度日,家境艰难。传贤15 岁才开始读书,勤奋好学,成绩优异,一年后,由户族资助至县城高小就读,民国8 年(1919 年)考取安庆省第一甲种工业学校。“...[详细]
宋承志(1917~)金寨县古碑人。民国20 年(1931 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22 年(1933 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通讯排长,连指导员、营政委等职。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二、三、四次反“围剿”和反“三路围攻”、“六路围攻”斗争。民国24 年参加长征...[详细]
宋孟邻(1913~1976),又名孟兆祥,生于霍邱县长集乡余老庄一个贫农家庭。宋孟邻少年时代读过2 年私塾,因家贫辍学,到河口集刘松盛药店及袜厂当学徒。民国18 年(1929 年)秋返乡参加农会活动。是年大旱,粮食歉收,农民挨饿,霍邱党组织引导群众开展了向富豪借粮、扒粮的斗争。宋孟邻积极参与。同...[详细]
宋维栻(1917~)金寨县古碑人,民国21 年(1932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红军,翌年由团转党。民国23 年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组织干事、股长、苏鲁豫支队一大队一营教导员、一大队政治处副主任,新四军第三师七旅二十团政治处主任、政委等职。参加了平型关...[详细]
宋维舟(1919~1995)金寨县古碑镇人。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民国20 年(1931 年)7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鄂豫皖苏区参加了第三、四次反“围剿”斗争。 民国21 年10 月,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失利后,红四方面军实行战略转移。参加了长征,途中任看护队二排排长,看护队副...[详细]
宋文(1914~1995),原名宋丞塘,民国3 年(1914 年)10 月出生于金寨县南畈乡一个贫农家庭。幼年由堂兄资助读私塾一年。少年参加革命活动,民国19 年6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后在红十二师三十五团当传令兵、班长,红十师二十九团政治处专职团委,参加了鄂豫皖革0据地4 次反“围剿”和苏家...[详细]
苏焕青(1909~)霍山人,民国17 年(1928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19 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后方医院政委、军委总政治部巡视员。曾参加鄂豫皖苏区反“围剿”斗争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新四军第三师副官主任、师供给部代...[详细]
孙珂(1936~)霍邱桥店人。1955 年毕业于北京水力发电学校工民建专业,分配到北京水电设计院工作。1958 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系工民建专业,毕业后调电力部水电总局(1988 年改名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工作。现为国家能源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高级工程师、北京市建筑学会、中国水利学会会员。...[详细]
孙业安(1895~1933)金寨县人。民国18 年(1929 年)参加赤卫队,任队长。民国20 年编入红四军十一师三十二团。民国21 年秋,任红二十五军七十三师二一八团团长。民国22 年7 月,率部转战于河南固始乌冲时,与敌遭遇,在突围中壮烈牺牲。 同年(公元1895年)出生的名人: 张...[详细]
孙仪之(1906~1986)六安城区人。民国22 年(1933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2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卫生学校教员、教务主任,-总部卫生部卫生学校副校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卫生处处长,-卫生部副主任、主任、副部长、代理部...[详细]
台静农(1902~1990),名传严,字伯简,霍邱叶集人,小学毕业后考入汉口大华中学,未毕业。民国9 年(1920 年)去北京大学中文系旁听,并加入青年文学团体“明天社”,发表新诗《宝刀》、小说《负伤的鸟》及搜集整理《淮南民歌》167 首。民国14 年4 月会见鲁迅后参加未名社。民国18 年始,...[详细]
汤光霖(1922~)舒城县城关镇人。民国33 年(1944 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民国37 年转入北京大学数学系,1950 年毕业。分配到中国矿业学院工作,先后任副教授、教授。 汤光霖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达40 多年,曾进行过《阳泉贵石沟特大型矿井施工组织设计》的科研设计工作。还主编《...[详细]
汤烈风(1935~)舒城县孔集镇人。1960 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1960~1962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从事“陆相生油”和“煤岩相”研究工作。1962 年至今,在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又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从事海洋地质和海洋环境保护研究工作。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海洋局...[详细]
唐明春,1912年出生,河南省商城县丁家埠区南溪乡(现属金寨县)人。1929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唐明春历任鄂豫皖红1军2师4团战士、宣传队长、红四方面军红31军91师医院指导员、217团连指导员。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至...[详细]
唐晓光(1912~1968)原名庆甫,舒城县舒茶镇人。幼读私塾。民国18 年(1929年)考入贵池乡村师范。民国20 年毕业,先后在舒城县乌沙、六安县毛坦厂、南京等地小学任教。民国27 年,任六安县财政科长。11 月任六安县长。在职期间,积极发动民众开展抗日活动,镇压汉奸、剿灭匪盗。他思想进步,...[详细]
陶国清(1911~1992),原名陶明和,金寨县丁家埠人,出生贫苦,童年读过3 年书。民国16 年(1927 年)参加农民协会。民国18 年参加立夏节起义任游击队中队长,后编入红军,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的反“围剿”斗争。民国21 年10 月随红四方面军西征川陕。民国22 年3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详细]
陶若存(1903~)舒城县阙店乡人,早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九路军任职。“七·七”事变后,任国民党第二十一集团军政治部宣传科长。民国27 年(1938 年)2 月,任舒城县长,在任期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积极支持新四军四支队,曾保护中共地下党员李竹平、石雪书等人。民国34 年,任安...[详细]
陶因(1894~1952),字寰中,舒城县阙店乡人。17 岁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帝国大学攻读经济学,刻苦自励,以优异成绩列全班第一名。毕业后,转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民国13 年(1924 年)回国,同时受聘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法大学和中国大学任教授。民国15 年,因向往革命,偕同史维焕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