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荣汉(1935~)歙县溪口乡溪口村人。1957 年考入北京大学生物系,1963年毕业分配到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及流行病学研究所细菌生理生化研究室工作,1978 年转业到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所 研究室工作,先后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员,获安徽省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1 项,发表论文20 余篇。199...[详细]
余新民(1912~)黟县碧阳镇人,教授。民国23 年(1934 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后出国深造,先后获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商学院硕士、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研究生院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天津南开大学工商管理系主任、工业经济系教授、天津财经学院教授、天津财经学院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兼任天津市企业管理...[详细]
曾再生(1931~)黄山市黄山区永丰乡洪田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林业生产先进工作者。1950 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1 年退伍回乡务农。1982 年在家乡带头承包集体荒山进行绿化造林。到1990 年,共承包乡、村两级荒山6897 亩,完成造林5922亩,负责幼林抚育3 年,第四年献给乡、村...[详细]
张逢铿(1922~)歙县岔口乡庐山村人。美籍华人学者,地球物理年家。后在美国国家水利实验中心从事科研工作。早年就读休宁万安省立徽州中学,民国29 年(1940 年)毕业被保送入国立湖南大学,民国33 年毕业。先后在甘肃玉门油矿和东北鞍钢等地工作。50 年代初,到美国圣路易大学学习地球物理学、地震...[详细]
张曙(1909~1938),我国近代优秀的作曲家、革命音乐活动家和歌唱家,字恩袭,别号绍裘,歙县坑口乡柔山村人。其父张履贞很小就外出谋生,由于善理财、能吃苦,学徒师满后不久就掌管了浙江衢州一家首饰铺,家境逐渐富裕起来。张曙的母亲知书达理,善良贤慧。她给孩子们讲过许多优美的民间故事,也教会许多动听...[详细]
章昭薰(1932 ~)屯溪区隆阜乡人,祖籍绩溪县。民国38 年(1949 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3 年7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二野十二军军政干校学习,参加大西南战役,任军司令部见习参谋。1951 年随军赴朝参战,任参谋。1954 年回国。1956 年出席南京军区先进分子代表大会,并...[详细]
郑昌仁(1935~)祁门县渚口乡清溪村人。1958 年7 月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59 年9 月至1962 年1 月赴上海复旦大学高分子教研室进修,此后曾在安徽大学化学系任教。1964 年夏调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教研室,历任讲师、副教授。1987 年任硕士生导师,1992 年晋升...[详细]
郑家琪(1917~1989)祖籍歙县岩寺(今属黄山市徽州区),中-员,曾任安徽省政协副主席。 郑家琪出生于歙县的一户富裕人家,民国21 年(1932 年)至上海华丰印刷铸字厂当学徒,后回故乡。民国26 年(1937 年)在岩寺青年抗日救亡干部训练班学习,次年入党。在歙县做地下工作,任区委书记...[详细]
郑吉人(1877~1952)原籍青阳县,生于屯溪黎阳村。清末,继承祖业,经营屯溪郑景昌南货店。他破陈规,创新路,确立经营方针:“深购远销,薄利多销,着眼零售,带动批发”。扩大杭州老庄;增设上海、宁波座庄、兰溪寄庄;并在鄱阳、汉口、广州及东北等地设挂庄。还在港口、茶园两镇分设“泰源昶”酱园和“同茂...[详细]
郑颖荪(1893~1950)黟县碧山乡石亭村人,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后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回国后,在北京大学任教,对于古代乐器,有精深造诣,是著名的古琴专家。 郑颖荪在北京执教期间,北京国乐改进社为了引起社会人士对国乐的重视,于民国17 年(1928 年)1 月12 日,在北京协和学校大礼堂...[详细]
郑曾祜(1914~)黟县碧山乡石亭村人,教授。早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1949年去台湾,任台北市电力公司工程师。后在美国宾州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在日本、美国等大学任教和兼任工程设计多年。精通英语、法语,后任台湾师范大学工业教育系教授。 相关院校: 清华大学同年(公元1914年)出生...[详细]
郑曾期(1912~)黟县碧山乡石亭村人,华侨。建国前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系本科,先后在上海交通银行、重庆太平洋保险公司工作。民国35 年(1946 年)到菲律宾,兴办中国交通银行并任行长,曾获菲律宾政府多次嘉奖。1976 年退休,移居加拿大。 相关院校: 清华大学同年(公元1912...[详细]
郑曾同(1915~1980)黟县石亭村人。清华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昆明西南联大、厦门大学、重庆中央工业专科学校、中山大学、重庆交通大学任教。民国35 年(1946年),赴美国留学,获硕士、博士学位。民国38 年回国,任岭南大学、中山大学教授、中山大学数力系概率统计教研室主任、数力系数学专业委员会副...[详细]
周贻春(1883~1958 年),字寄梅,休宁县南塘乡周村人,清光绪九年(1883 年)生于汉口。为民国时期教育家,行政管理家,政府官员。 父亲周聿修为徽帮茶商,在他少年时即为之请教师专授英文。后考入上海圣约翰学院,光绪三十年(1904 年)毕业,自费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选读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详细]
周诒春(1883~1958),又名贻春,字寄梅,休宁县北乡周村人。光绪九年出生于汉口,为民国时期教育家。 他的父亲周聿修,以经营徽帮茶叶为业,曾开设泰昌源茶庄于天津,颇具规模。是卓有见识的民族资本家。鉴于当时国家内忧外患,他决心培育其独子成才,特延聘老师专授英语。庚子前后,周诒春考入美...[详细]
周忠良(1876~1957)又名亮,字良卿,号宗良,歙县昌溪周邦头人,出生于浙江宁波。初在宁波海关任职,后入德国的爱礼司洋行宁波经销行美溢颜料号任译员。后与人合资开设通和纱厂,独资开设谦益顺号,经营贝士富牌靛青兰染料和糖、棉花、鱼酱、鱼胶等土产的进出口贸易。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赴上海,入...[详细]
朱师辙(1878~1969)字少滨,生于黟县,祖籍苏州,教授,文字训诂学家。祖父朱骏声为清代著名学者,于道光年间任黟县训导。民国初年,朱师辙与其父朱孔璋相继任清史馆编修,与名学者缪荃孙等先后以15 年时间汇集清代史料,成书536 卷,定名《清史稿》。其中《列传》出于朱师辙手笔的有100 多篇。史...[详细]
朱政德(1928~)歙县县城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52 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森林系(今南京林业大学林业系)。历任河北省黄村林校教师,南京林业大学林学系主任。参与编写《中国植物志》、《中国树木志》,发表论文多篇。其中《中国植物志》第七卷于1982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林业部一等奖,竹亚科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