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渟,(1728—1802),字圣泉,号寿雪。安徽桐城人。 张若渟(tíng),张廷玉七子。生于1728年,由贡生纳资为郎,乾隆十四年(1749年)捐刑部湖广司主事,授刑部主事,入值军机处。以郎0为云南知府,升四川建昌道,入为太仆寺少卿,历通政使,内阁学士,补工部侍郎。1800年晋兵部尚书...[详细]
张若澄,[清]字镜壑,一字链雪,自号款花庐主人,安徽桐城人。若霭弟。乾隆十年(一七四五)进士,官至内阁侍读学士。乾隆乙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他是三朝宰相张廷玉的儿子。张廷玉深得皇帝信任,因此在他年老时,把张若澄叫去南书房给他当助手,就这样一步一步升官了。 能写...[详细]
张松(1952,8—)安徽桐城人。擅长中国画。1986年毕业于安徽教育 学院艺术系国画专业。曾在安徽省军区、黄山军分区、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化部任美术创作员 。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二级美术师。《蜀乡春水》、《逆流而上》、《山雨欲来》 等入选第七次全国新人新作展,《野山居》入选首届全国中国山水画...[详细]
张旺清(1941.6—)安徽安庆人。擅长中国画、版画。先后毕业、结业于安庆艺术学校、广州美术学院,历任安庆京剧团舞美设计,安庆群艺馆美术创作组组长,现为安庆市书画院副院长,二级美术师。作品《接班》、《水歌——棹江南去》、《山民》、《小镇》、《绿韵》参加第四、六、七、八届全国美展,《真理之火》、《...[详细]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详细]
陈乔年,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人民的忠实的儿子。1928年6月6日,陈乔年和郑复他、许白昊在上海龙华的枫林桥畔英勇就义。牺牲前,监狱中的战友为他即将被害十分难过。陈乔年却仍然乐观地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 陈乔年,安徽怀宁人,陈独秀次子,生于1902年。陈乔...[详细]
方大铉,生卒年不详,字君节,号玉峡,安徽桐城人。方学渐次子、方大镇弟,方以智叔祖,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授刑部主事,父丧归里,起补户部。不久,卒于京邸。大铉工诗歌古文,著有《听峡斋草》、《搴兰馆集》六卷行世。 有子方孔一、方文、方孔矩、方孔性,另有一女方维则。...[详细]
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原名孔文,字尔识,明亡后更名一耒,别号淮西山人、明农、忍冬,安徽安庆府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方大铉长子。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靠游食、卖卜、行医或充塾师为生,与复社、几社中人交游,以气节自励。方文之诗前期学杜,多苍老之作;后期专学白居易,明白如话...[详细]
方子哥,1950年1月4日出生于北京,籍贯安徽桐城,内地影视男演员。 1986年出演由演员王秉林执导的《父与子》开始出道,1987年主演《死去活来》中饰演李清远,1990年出演《警门虎子》中饰演老帅克,1994年以《无人喝彩》获得第十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提名奖,1996年凭借《混在北...[详细]
韩再芬 ,女,1968年3月20日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安徽文联副主席、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五届、六届、七届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五届全国...[详细]
郝兆先(1896—1978) 化名天柱、宣,安徽省潜山县黄泥镇人。 郝兆先毕业于日本法科大学。曾参加过上海留日学生救国会,全国学生联合会。民国13年(1924)初在上海受到毛泽东、林伯渠的启发,后到日本,在东京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共产党作华侨、华工和左派国民党工作。民国16年(1927)3月,...[详细]
龙慕韩(1898—1938),字汉臣,安徽怀宁人。国民革命军陆军陆军中将。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父从政界,经济中等。怀宁县立中学毕业。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回皖入安徽教育团学习结业。充任长江上游总部暂编步兵第三旅五团排长。1924年春由茅延桢介绍投考黄埔军校,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一队学习。在学...[详细]
施中诚(1898—1974),字朴如,安徽省桐城人。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四期,抗日名将,曾任国民党嫡系王牌军——国民革命军第74军第三任军长、100军军长、第十一绥靖区副司令、台湾中部防守司令部副司令等职务。 施中诚,安徽省桐城人,字朴如。施中诚的祖父是农民,兼做豆腐买卖。四叔施从云参加滦川...[详细]
章雨苍(1874~1916)号那夫。安徽桐城人。同盟会会员。曾在日本法政大学留学六年,归国后受业于章太炎门下,与吴樾、徐锡麟等为莫逆之交。1911年武昌起义时,他在安庆一带响应。民国成立后,任宁国县知事。“二次革命”失败后避居陕西,与陈树藩、张钫过从甚密,1915年寓居西安。是年冬袁世凯称帝,...[详细]
陈履谦,化名梁兔如、陈缺,1911年出生在安徽省岳西县响肠镇一个农民家庭。 1928年春,陈履谦在夹山私塾就读时,感于四书五经之类束缚青年思想,乃经常至吴介唐执教的自强新塾请教,并借阅《向导》《新青年》等进步书刊,思想上受到很大启发。同年暑期他在无愁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他考入当时由共产党...[详细]
储汉仪(1896-1935) 又名有方,岳西县中关乡人。1927年入党,任中关湖响支部书记、区委书记。1930年2月参加请水寨-,任红三十四师党委委员、湖响区农会主席。红军三十四师失利后,坚持游击战争,任舒、霍、太游击大队长。1931年被派往江西、皖南等地,历任中共石青太中心县委书记、苏维埃...[详细]
储余(1905-1931) 名胜金,号阜民,化名余伴农,岳西县温泉镇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2月,参加请水寨-。先后任中共潜山县委委员、红三十四师政委、中央独立二师师委书记。独立二师失利后,坚持皖西斗争,任中共英潜工委委员、中共红山(英山)中心县委委员、红山县苏维埃政府秘书等...[详细]
李庆宁(1917~1999) 安徽省桐城县人,南京军区原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民国27年(1938)8月入伍,翌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支队政治部服务团组长、连文化教员、连政治指导员、学兵连政治指导员、师直属队政治处组织干事、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华中党校第二队学员、淮南军区医...[详细]
刘会根,安徽岳西县人,1961年11月出生于岳西县姚河乡香炉村竹山组。自小随父母制茶,1979年7月高中毕业后回乡,全身心投入到茶叶制作技艺的学习钻研中。 80年代初期,已熟练掌握地方传统名茶“小兰花”的制作。凭借出类拔萃的小兰花制作技艺参加了县农业局组织的岳西地方名茶恢复、研制工作。在传承小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