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尚 [三国]

  • 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字号不详。生年延熙七年(公元244年),卒年炎兴元年(公元263年),诸葛亮之孙。 诸葛尚博览兵书,多习武艺,炎兴元年(公元263年)出任先锋抗拒魏国大将邓艾,与其父诸葛瞻同战死于绵竹,时年十九岁。个人资料生卒 246 — 263(18岁) 终属 蜀 家族资料父亲 ...[详细]

朱观喜 [公元1891年-1980年]

  • 朱观喜 (1891~1980),平山镇百丘田村人。1923年春组建百丘田村农民会并任会长,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平山区农会会长,惠阳县第届农民协会委员会长,广东省第一、二届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东江革命委员会委员等职;1927年至1928年先后率领农军参加平山三次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详细]

明宣宗朱瞻基 [明][公元1398年-1435年,明朝第五位皇帝,宣德]

  • 明宣宗朱瞻基(1398—1435),汉族,明仁宗朱高炽长子,仁宗病故后继位,明朝第五代皇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二月三日生于燕王府。永乐九年(1411)十一月十日立为皇太孙;二十二年(1424)仁宗即位,十月十一日,立为皇太子。 洪熙元年(1425)六月十二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详细]

明武宗朱厚照 [明][公元1491年-1521年,明朝第十位皇帝,正德]

  • 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年10月27日-公元1521年4月20日),汉族,明朝第十位皇帝,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在位期间年号正德,后世称为正德帝或明武宗。 明武宗朱厚照是位顽童皇帝。他只活了31年,但给历史却留下了三大疑团:一是他的身世之谜,二是他只想做大将军而不愿做皇帝,三是纵情...[详细]

明宪宗朱见深 [明][公元1447年-1487年,明朝第八位皇帝,成化]

  • 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初名朱见濬,汉族。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1464至1487年在位。 朱见深本为太子,土木之变后其父朱祁镇被瓦剌掳去,叔父朱祁钰即帝位。到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钰将朱见濬废为沂王,改立朱见济为太子。景泰...[详细]

明神宗朱翊钧 [明][公元1563年-1620年,明朝第十三位皇帝,万历]

  • 明神宗万历皇帝名朱翊钧,嘉靖四十二年(癸亥,1563年)八月十七日生。明穆宗隆庆皇帝第三子,母贵妃李氏原为裕邸宫女。因前二世子夭折,隆庆二年(1568年),朱翊钧被册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1572年)即皇帝位,改元万历。 万历初年,得内阁首辅张居正的鼎力辅佐。张居正一方面指导万历帝读书,为...[详细]

朱伦翰 [清][公元1680年-1760年]

  • 朱伦翰:字涵斋,先世为山东历城人,隶汉军正红旗,曾任正黄旗汉军副都统。善指画,画法细致,故宫博物院藏有其《芙蓉双鹅图》轴。 《采芝图》朱伦翰(1680~1760),清代画家。字涵斋,号亦轩、一三。康熙五十一年武进士,官至正黄旗副都统。高其佩甥,其指画技法得于其舅。亦工诗。作品有《指画采芝图轴》等...[详细]

朱炎

  • 朱炎(?—1933年),湖北省人。苏联军校毕业回国后,分配在红四军工作。1929年冬,红四军到达广东丰顺后,朱德派朱炎等30多位军事骨干留在东江地区,加强东江地方武装力量。1931年,朱炎被派到潮普惠边革0据地大南山,任东江军事学校校长,为东江特委培养了一大批军事指挥员。1933年1月,东特...[详细]

朱乙 [公元1864年-1928年]

  • 朱乙(1864—1928年)又名赞昌,紫金县苏区乡永坑村人。出身佃农家庭。1924年2月,年届花甲的朱乙往炮子乡见到了县总农会会长钟—强和龙窝区农会会长张子玉,请示组织农会工作问题,得到县、区农会的大力支持。回到家乡,深入发动,成立了坪塘乡农会,担任农会长,并组建了20多人的农民自卫军。19...[详细]

朱以海 [清][公元1618年-1662年,南明监国鲁王]

  • 朱以海(1618——1662)。安徽凤阳县人。明太祖第十世孙,鲁肃王朱寿镛第五子。崇祯十七年(1644)二月嗣鲁王位。清顺治二年(1645),钱肃乐、张煌言等起兵浙东,拥以海监国于绍兴。次年,颁监国鲁王元年大统历,六月,定西候张名振等保以海至舟山,支持唐王朱聿键的参将黄斌卿不肯接纳,由永胜伯郑彩...[详细]

朱应昌 [明]

  • 朱应昌(约于明代中期在世)字会期,号敬斋。今夏津县城东南小朱庄(今属夏津镇)人。明成化丁未科进士,官至浙江道监察御使。 朱应昌天赋颖慧,黾勉好学,乡试名擢“经魁”。1487年(明成化二十三年)登进士第,授元城(今河北大明)知县。到任后,劝农兴学,兴修水利;剖理狱案,明允无冤。以官绩卓著擢为浙...[详细]

明孝宗朱祐樘 [明][公元1488年-1505年,明朝第九位皇帝,弘治]

  • 明孝宗朱祐樘 (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 ),汉族,年号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 ,生母为孝穆纪太后。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即位 ,朱祐樘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言路大开,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详细]

崇祯皇帝朱由检 [明][公元1611年-1644年,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崇祯]

  • 明思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 ),汉族,大明第十七位皇帝 ,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 天启二年(1622年)被册封为信王,天启七年(1627年)登基,改元崇祯(1628年—1644年),后世称为崇祯帝。 ...[详细]

明熹宗朱由校 [明][公元1605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天启]

  •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生母选侍王氏,明思宗朱由检异母兄。16岁即位,在位七年。 朱由校在位期间,客氏与魏忠贤专权,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狱,残酷破孩企图改良明朝政治的东林党人。魏忠贤阉党对东林党人的破孩不断激起民变。其时,国...[详细]

明英宗朱祁镇 [明][公元1427年-1464年,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正统天顺]

  • 明英宗明英宗(1427-1464)朱祁镇,汉族,明朝第六位皇帝。年号正统、天顺。明宣宗长子。9岁即位。初大事权归皇太后张氏,以累朝元老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政务 ,继续推行仁宣朝的各项政策,社会经济也有所发展。 张氏死后,三杨去位,宠信太监王振,振遂广植朋党,启明代宦官专权之端。十四年,瓦...[详细]

明穆宗朱载垕 [明][公元1537年-1572年,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隆庆]

  • 明穆宗隆庆皇帝名朱载垕,嘉靖十六年(丁酉,1537年)正月廿三日生。明世宗嘉靖皇帝第三子,母康妃杜氏。因哀冲太子朱载基和庄敬太子朱载壑早逝,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明世宗崩,朱载垕入承皇位,以次年为隆庆元年。 因生母杜康妃失宠,又非长子,朱载垕小时很少得到父爱。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详细]

闵子 [春秋战国]

  • 闵子 名损,字子骞,春秋末年鲁国人(今山东济宁人),孔子弟子,四科十二哲之一,以贤、仁、孝闻名。...[详细]

宓子 [春秋战国]

  • 宓子 名不齐,字子贱。春秋鲁国(山东济宁)人。为孔子七十二贤弟子,排位十四。 字不齐,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鲁哀公时任单父宰,为政三年,单父大治。《史记》中说:“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宓子贱治单,善于用人,功绩卓著,为后人传颂。 访贤问能。宓子...[详细]

冉季 [春秋战国][公元前498年-?,孔门七十二贤]

  • 冉季(前498-?),冉氏,名季,字子产。为春秋末年学者,鲁国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冉堌镇)人。孔子的学生,七十二贤之一。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言少孔子五十三岁。(《孔子家语》作六十三岁)。生于鲁定公十二年(前498年)。 在孔门年最少,昂昂有大志。初见孔子,孔子知其有成,遂收为弟子...[详细]

子贡 [春秋战国][公元前520年-前456年,中国历史上二十大富豪]

  • 端木,字子贡,(前520~前456)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且列言语科之优异者。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相传,孔子病危时,未赶回,子贡觉得对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