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元辅,1927年生,山东省福山县人,1944年12月参加革命,194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胶东军区海军支队战士、副班长,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副排长,东北民主联军牡丹江军区一团副政指、军官教导大队政治干事,东北军区政治部干部教导团政指、青年干部教导团教育干事、副政教,东北国营农场管理...[详细]
于忠福,男,汉族,1956年7月出生,山东莱阳市吕格庄镇马家夼村人,上将军衔。1964年后在小学、初中、高中读书,先后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政历系、中央党校领导干部基础科、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学历。1974年12月应征入伍,历任空军雷达兵第四十九团司令部战士、宣传教育干事、政治指导员、政治处组...[详细]
曾伯瑶(1907-1988),号冠英,水寨镇七一村人。1925年10月就读于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毕业,后参加北伐。历任国民党军排、连、营、团长、处长。抗战胜利后调国民党中央训练团兵役班第三期受训。1947年调任海南岛琼东团管区司令部少将司令。后赴台居住。 同年(公元1907年)出生的名人...[详细]
曾彩香,女,汉族,1971年9月生,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芦洲镇青塘村村民。 2008年,曾彩香的丈夫因病去世,欠下20万元债务。从此,“给公公养老、养大子女、还清债务”成为曾彩香的人生目标。为了还债,曾彩香一人最多时耕种25亩田地,农闲时就去打散工,拌水泥、搬砖、卸饲料,不仅养活家人,还将欠款...[详细]
曾广鑫(1901~1992),字晃星,茶阳镇广陵村魏沙人。他9岁失父,依靠母卢氏教养成人。13岁在汕头市回澜中学读书,毕业后考入广东省立工专仅就读半年。时值黄埔军校第五期招生,他应考入炮科,民国16年(1927)毕业,奉派第四军二十五师教导团任排长。部队由武昌开赴赣州,继回师广东,教导团改编为七...[详细]
曾磊(1909-1978),河东镇牛石村人。广东警官学校第六期、德国慕尼黑 学校毕业。1934年回国,历任南京中央宪兵学校教官、警训处长,军事委员会防空总监部上校科长,中央训练团高级警训班第四期训导处长。1948年返粤,任广东保安司令部上校科长、少将警务处长兼特勤团长。1949年到台湾。 ...[详细]
曾庆申,男,汉族,1935年1月生,广东兴宁市人。高中文化。1951年3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1951年3月至1951年广州市银行训练班学员。1951年8月至1956年11月任广州市人民银行人事科办事员,南华东分理处办事员、南华东分理处副主任。1956年11月至1961年9月任广州市南区区委手工...[详细]
曾琼琲(1758-1845),字荣锦,号宝圈,今棉洋镇洛阳村人。幼读诗文,长习武艺,十九岁为武科邑庠生。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赴省乡试中武科举人,五十五年(1790)上京会试中武科进士,殿试钦点榜眼,授蓝翎侍卫。三年后出任江西下历都司、九江游击,河南卫辉营参将,河南省中军府中军大将,诰封四世...[详细]
曾三利(1808-1894),原名贯万,号鸣翱,字奕贤,水寨镇员瑾村人。少年时家贫,同其兄步行六昼夜,转入香港九龙,受雇于某石厂为伙夫。后为厂主爆破巨石,独自设计,试爆成功,被厂主任为工头。1842年,他在筲箕湾独资创办石场,又利用屋后天然泉水,筑池蓄水,以供商舶需求。嗣后兼营商业,开设“三利”...[详细]
曾天节(1906-1995),原名志文,后改名曾勣,华城镇维西村人。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即回乡投身五华农民运动,曾任中共五华县委书记、中共东江特委委员。大革命失败后,在国民革命军中历任参谋、队长、主任、少将高参等职。抗战时,支持-工作。广州沦陷时,他从清远亲...[详细]
曾雄,男,汉族,1972年7月生,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四脚光华修配厂厂长、南澳县华祥食品厂总经理。 他主动停车把摔倒的老人送医院救治,他帮助停车场管理员擒拿小偷,他将挥刀相向的歹徒扭送至派出所,他作为街道“义务消防员”,先后参与扑灭50多起大大小小的火灾。曾雄以一颗炽热的心,被邻里群众称为“英...[详细]
曾友仁(1888-1961),字伯君,岐岭镇柯梅村人。广东陆军小学毕业,历任师长、副军长。后任第七战区办公厅中将主任。1949年定居香港,1952年赴台湾。 同年(公元1888年)出生的名人: 何寿田 (1888~1948)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傅翼 (1888~1952) ...[详细]
曾月根(1872-1931),周江镇峎头村人。早年喜习中医,善治内科疾病,对伤寒、温毒和中风痹症,尤有独到之处。清末开设“信孚药店”,1920年改称“通泰庄药店”。1929年《全国名医验案汇编》先后发表其医案四则,刊行全国。曾月根为人谦逊,从不贪富贱贫,对贫者慷慨解囊。兴宁水口钟伯运母病危,无钱...[详细]
曾昭科,又名曾约翰,男,满族,1923年6月18日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教授。香港华仁英文书院肄业。小学毕业后来港,跟兄长入读九龙华仁书院,毕业后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后转到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经济学部攻读经济。1947年毕业回港。加入皇家香港 并屡受重用,曾派往英国苏格兰场受训。先后任职政治部、九龙刑...[详细]
曾昭科,又名曾约翰,男,满族,1923年6月18日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教授。香港华仁英文书院肄业。小学毕业后来港,跟兄长入读九龙华仁书院,毕业后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后转到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经济学部攻读经济。1947年毕业回港。加入皇家香港 并屡受重用,曾派往英国苏格兰场受训。先后任职政治部、九龙刑...[详细]
曾志民(1897-1964),字锡安,岐岭镇龙岭村人。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德国柏林大学医学博士。1923年回国,任同济大学教授。1925年后任粤军总部军医处处长、岭南医学院院长、汕头市立医院院长。抗日时期在梅县设曾志民诊所。新中国成立后,任汕头专区医院及梅城卫生院医师。 同年(公元...[详细]
曾卓元(1903~1951),原名文越,别号天立,古野镇三洲村人。 卓元幼年读私塾,9岁丧父,11岁丧母,家庭生活陷于困难境地。他16岁在乡间设私塾从事教学活动,乡间人们都以“小先生”称呼他,没人叫他的名字。民国15年(1926),眼看国事纷繁,他毅然离开家乡到上海东南大学经济系读书,毕业后...[详细]
张辂(1851—1904),字振笙。百侯南山人。工书法。光绪七年(1881)辛巳科岁贡,十五年(己丑,1889)参加浙江省乡试中举人。二十四年(1898)四月成戊戌科进士。五月以知县即用,授直隶清苑县知县。于光绪三十年遇害殉职。 张辂曾为进士张觐光姊丘张氏作像赞。 祖:荣联,邑廪生。以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