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琛,(?-524年)字思伯,北魏中山毋极县人。汉太保甄邯后裔。甄琛少年聪敏颖悟,放荡不羁,在家与兄弟们嬉戏玩笑,不拘礼法。通晓经史,著文有“刀笔”之称。甄琛身材短小,其貌不扬,举秀地后入京候考,常以围棋通宵达旦,令仆人素烛供奕,仆人偶有困盹,即遭杖罚。天长日久,仆人受苦不迭,与甄琛论讲道理:...[详细]
郑金(生卒年月不详),字汝励,号良南,广平县人。明万历四年(1576年)举人,历任山西平陆县、寿阳县知县、山东充州府同知、周王府长史。在任期间,廉洁自持,不媚权要,创建书院,注重农耕,有政绩。晚年辞归,常对人说:“我在外做官不知官,只知把自己治理的一方看作和自己的家乡一样;我回家不知家,只知把家...[详细]
甄济(?-766年)宇孟成,唐代定州无极县人,自幼丧父,性沉静好学,住青岩山10余载,人皆以文士相赞。天宝十年(751年),以左拾遗征召不就,安禄山入朝向玄宗请求授其范阳掌书记,并亲赴卫州遣太守进山拜甄济。甄济不得已就赴仕途,在衙中论议正直,秉公办事。后发现安密谋反唐,便告知卫令齐纪,同时暗自备...[详细]
甄像是魏国四位伏波将军之一,魏明帝曹叡之母甄后的亲侄子。 曹魏立国后,任命过四位伏波将军:满宠、甄像、孙礼、卢钦。其中甄像是魏明帝曹叡之母甄后的亲侄子。青龙二年(公元234年),曹叡派他以伏波将军的印信持节监诸将东征孙权,大军方至,而孙权已退,甄像返还复命,仍任射声校尉,前后才两三个月,大概...[详细]
支仲元:凤翔人。工画人物,有《老子诫徐甲》、《萧翼赚兰亭》、《商山四皓》等图传于世。支仲元[五代·前蜀]凤翔(今陕西凤翔)人。工人物故实,多画道家与神仙像。又喜作棋图,松下林间率有思致。笔法师顾、陆,紧细有力。人物清润不俗,高宗题作晋六朝高古名笔者,多仲元所作。有老子诫徐甲、箫翼赚兰亭、商山本皓...[详细]
仲殊 北宋僧人、词人。字师利。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本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苏轼称仲殊能文善诗...[详细]
钟惺(1574~1624) 文学家。字伯敬,一作景伯,号退谷、止公居士,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钟一贯任武进(今属江苏)学训。万历三十八年中(1610)进士,授行人,掌管诗诣及册封事宜。后历任南京礼部祭祠司主事,南京礼部仪制司郎中等职。在南京时,简淡自持,于秦淮河畔租一楼...[详细]
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国(今湖北汉阳)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历史上记载俞伯牙在汉江边鼓琴,钟子期感叹说:“巍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水。”两人就成了至交。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身不再鼓琴。 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的...[详细]
生卒年不详,籍贯未详。唐代诗人。唐末,曾任国子直讲。著有《咏史诗》八卷,《全唐诗》将其编为二卷,共一百九十三首。附,周昙诗一首舜妃苍梧一望隔重云,帝子悲寻不记春。何事泪痕偏在竹,贞姿应念节高人。 ...[详细]
周昂(?~1211) 金代诗人。字德卿,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人。21岁进士及第。章宗时,任南和县主簿、良乡令,有政绩,迁监察御史。因作诗赠无辜遭贬的谏官路铎,以谤讪时政罪罢官。后来起用为龙州都军,以边功召入翰林。又因言事遭忌,出佐三司。卫绍王大安三年(1211),权行六部员外郎,从军随宗室完颜...[详细]
挽大清于危难之中———周培公 周培公(公元1632—1701)名昌,字培公,掇刀区麻城镇官堰村人,康熙皇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中国历史上明末清初人物,文武兼备,刚正毅勇,才智过人,恪尽职守,深谙治世之策,深得为人之道,是康熙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平定察哈尔和吴三桂叛乱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详细]
周世选(1531年-1606年),字文贤,号卫阳,明朝官员,军事家、诗人。明直隶河间故城人,今故城县故城镇周庄人。嘉靖壬戌进士,任常州推官,有明断之誉,后任南京兵部尚书。世选亲临海上巡防,指挥常州郡传檄拒敌,大破日本倭寇。世选一面谨防,一面上疏朝廷,条陈御敌建议。其弟子传曰“东南半壁,终恃公以无...[详细]
周为民,汉族,1954年11月生,平泉镇人,1972年毕业于平泉一中,同年12月入伍。1974年5月入党,研究生学历。现任广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正军职,少将军衔,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先后有200余篇研究成果在《人民日报》、《国防大学学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出版《军人心理训练》等1...[详细]
周文乐 周文乐(1923年-1985年),武强县周家窝村人。0党员。 周文乐15岁时因生活所迫辍学,到东北学做木工。民国36年(1947年)10月参加人民解放军。在部队历任战士、给养员、连长等职,先后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1955年,部队安排其转业北京工作,但他为改变农村贫困...[详细]
【周玉山】 (1859-1937),字德基。濉溪县临涣周圩孜人。 家室殷富,幼读诗书。1903年捐候补道台,曾做过安徽省盱眙县令。1905年用3万银元从袁大化手中买下烈山煤矿矿产权,改烈山煤矿公司为普利煤矿公司,自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周氏经营烈山煤矿期间,先后集资10余万银元,开大井7...[详细]
朱翊镠(1568——1614)安徽凤阳人。明穆宗第四子,第一代潞王。生母孝定太后李氏,与万历帝同母。隆庆四年【1570】二岁时受封潞王。居京师二十年,朱翊镠受尽恩宠,万历帝曾赐其田地万顷。万历十七年【1589】二十二岁时就藩卫辉府。在藩二十六年,在王位三十五年。万历四十二年【1614】孝定太后崩...[详细]
庄静皇贵妃,他他拉氏,主事庆海女,道光十七年二月二十七生,比咸丰帝小六岁,比慈禧太后小两岁,与慈安同岁。咸丰元年选秀女时url]慈禧url]同时被选中,二年五月初九,她俩同时由家中被送入圆明园,同日被封为丽贵人,慈禧太后被封为兰贵人。四年十二月二十四,丽贵人被封为丽嫔,比慈禧太后封嫔晚十个月;五...[详细]
楚康王(?―公元前545年),芈姓,熊氏,名招,楚庄王之孙,楚共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559年―公元前545年在位。 即位五年,担心“国人谓不谷主社稷而不出师,死不从礼”,出兵伐郑。 楚共王三十一年(鲁襄公十三年,公元前560年)秋天,楚共王去世 ,熊招继位,是为楚康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