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来许(1870~1946),字炳昭,湖寮镇下沥村人。他17岁往星洲启发号打金店当学徒,经20多年苦心经营,克勤克俭,增开3间金饰店,又加设3间钻石店,遂成星洲有名气的商贾。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来许由星洲同盟会骨干徐统雄(三河人)介绍加入同盟会。不久又由徐统雄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并...[详细]
蓝尚涛(1977~1996),丰溪林场溪上村人,大埔县机动车辆驾驶员培训学校学员。 蓝荣浙(1980~1996),丰溪林场坪华村人,大埔县机动车辆驾驶员培训学校学员。 1996年2月10日下午1时多,湖寮镇岭下管理区村民陈△△到赤狗窠铲田坎草,点火烧草导致山火。下午2时40分,当山火蔓延...[详细]
蓝寿麟(1891~1955),号燮明,又号蓝蔚,湖寮镇古城村人。南京讲武堂毕业后,他支持孙中山辛亥革命。民国期间,历任粤军第一军第二师警备司令,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六军、四十八军参谋,渤海舰队参谋,民国25年(1936)3月授少将衔。之后,他相继任茂名县县长、汕头警备司令、长江江防司令部航警处少将处...[详细]
蓝松南(1928~1986),大埔县湖寮镇新寨村人。 民国35年(1946)虎山中学毕业后往香港万隆公司任职。1955年创办经纶制衣厂,1976年创办国强布庄。 蓝松南事业有成,不忘桑梓。参与大埔县旅港同乡会筹建工作,历任第一届至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副理事长、理事长等职务,同时兼任香港嘉属...[详细]
兰天民,1920年生,广东大埔人。1938年入抗大二分校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一二0师旅政治部股长,第四野战军营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参加了辽沈、衡宝等战役。建国后,任团政治处主任。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团政委。回国后,历任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军政治部副主任、...[详细]
蓝文博(1908~1985),字显昆,湖寮镇古城村人,毕业于国立湖南大学经济系。当时罗卓英、吴奇伟两总司令过往武汉时,常去造访,文博凛遵救国救民之大义,值国民革命军北伐,遂投笔从戎,先后隶第十八军、九十九-战南北,历经北伐、抗日、国内战争。他曾任九十九军军需处上校科长、处长,随后奉调长沙办事处上...[详细]
蓝啸声(1907~1982),号鹏翔,湖寮镇下沥村人。他因家庭贫困,工读中学肄业后,旋往南洋。 民国14年(1925)秋,啸声毕业于汕头英华中学,后考入潮州陆军分校二期。翌年革命军出师北伐,他受革命思潮影响,未毕业即参加东路军总部工作。7月,在广东加入中国国民党。民国16年,他在南京考取中央...[详细]
蓝锡芳(1914~1993),字百流,湖寮镇龙岗村人。省立第四中学毕业,民国21年(1932)考入航空部,毕业后担任飞行员。 抗日战争期间,锡芳曾在武汉、重庆等地多次与日本侵华飞机交战,击落日机多架。一次空战中,他身负重伤后仍驾机返回基地,因功擢升为飞行中队长。赴台湾后,晋升为空军中将。 ...[详细]
蓝逊(1903~1983),又名箓干,字师尹,湖寮镇高道村人,出生于马来亚槟城,幼年回原籍受教育。及长负笈北平,晋朝阳大学,攻政治经济系,毕业后,民国19年(1930)起任福建晋江、江西广丰县县长。民国26年12月至民国28年5月,先后任广东惠阳、五华县县长。 民国28年秋,蓝逊追随罗卓英,...[详细]
蓝迅云(1908~1988),又名新运,湖寮镇新寨村上寨人。少时,他在湖山官学读书,后从南京政工养成所毕业,又进入广州黄埔军校学习,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连长、营长。抗战期间,曾任暂编第二军上校团长,在湖南一带抗击日军入侵。抗战胜利后,历任广东省警卫团少将团长、潮梅(韩江)警备司令部少将司令。...[详细]
蓝裕业(1902—1928),原名蓝钦彝,又名李仁杰、陈兴仁,湖寮镇古城村人。民国6年(1917)7月至民国10年7月,在潮安县金山中学读书。喜爱文学,善写文章。 民国10年(1921)7月,考进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此后,他受进步报刊影响,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他曾写一信给陈独秀,提出自己对社会及...[详细]
兰增寿,1917年生,山西平原县人,汉族,1937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东北军政大学副教导员,齐齐哈尔步校一大队政委、六十八军二十六师政治部主任,山东省泰安军分区副政委,长春市委财贸部部长等职务。(享受副省长级医疗待遇),因病于2015年10月14日在长春逝世,...[详细]
蓝萼洲(1908~1997),字晓澜,湖寮镇新寨村人。 民国15年(1926)秋,萼洲投笔从戎,参加东路军北伐,任宣传员。民国19年,任江苏省政府一等科员。民国22年,任福建省晋江县政府秘书,次年5月受任“剿匪”军北三路总部秘书兼办庐山军官训练团筹备。 抗日军兴,萼洲随陈诚赴苏、沪,旋奉...[详细]
李炤,字伯明,号少白。维新甲百叶村人。嘉靖三十四年举人,四十四年署获嘉县教谕,四十五年擢华容县知县。以缺积仓谷调判泗州。寻调广西都司经历,再擢南安府通判。其任华容也,县遭水患,民生凋敝,炤至,筑堤捍灾,给种劝农。在南安府时,息刑罚,却商例金,治状甚伟。归休里门,凡有利地方者,直言于当事,乡人怀之...[详细]
李昶(1203-1289)字士都,元,东平须城人,父世弼,兴定二年,与父同时考中进士,授温县丞,再调漕运提举。元兵南下,奉亲回故里。行台严实居东平归元,升行军万户府经历。时昶杜门教书,一时名士皆出其门。元世祖闻昶名,召见问治国用兵之要,“甚嘉纳之”。因昶知无不言,皇帝对他越来越信任。一日,世祖宴...[详细]
黎铎(1895~1992),番禺县人,出生于广州中医世家,自幼在父亲的医学知识熏陶下,钻研医学书籍。20岁便继承父业,为民治病。后受当时新思潮的影响,考人广东公医专门学校(今中山医科大学前身)攻读现代医学。民国5年(1916)毕业,并以优异成绩获留任舍监兼助教及公医院研究班委员。民国10年受聘为...[详细]
李蕃,日照县后马庄(今日照市山区后村镇后马庄)人,明万历进士。 清康熙十一年《日照县志》卷之六载:“李蕃,万历癸丑科周延儒榜进士,官太仆寺卿”(注:周延儒,江苏省宜兴人,明历万癸丑科一甲一名进士,因其为状元,位于榜首,故称周延儒榜,意即与周同榜进士)。又,中华书局2006年3月版潘维荣主编《...[详细]
李灏,1926年12月生,广东电白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10月参加革命。中山大学肄业。曾任桂边纵队营教导员。建国后,历任电白县人民政府科长,1953年起,先后在国家经委、计委、建委等单位工作,曾任国家计委农林局、国家经委农林局组长,国家建委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工交小组办公室副主...[详细]
李瑜,字梅若,党溪人。弱冠遍通群籍,受知学使惠士奇。雍正七年(己酉,1729)举人,八年联捷成进士。用知县分发广西,署思恩府同知。旋署象州知州。讯结十余年仇杀大案。详免捏报荒田千余亩,民累以除。补北流县知县。清勤自矢,杜绝私托。凡四载悍俗悉变。分校棘闱者二,所得皆佳士。旋擢宁明州知州。宁明改流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