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英(1929-1959),女,中共党员,山东省莘县人。 1956年,张秀英响应党开垦荒原的号召,说服丈夫,从山东省莘县来到黑龙江省青冈县新村。她战胜了气候不适应、生活不习惯、生产不熟悉的种种困难,带领家乡父老搞生产,旗帜鲜明地 了返籍风,赢得了群众信任。从1957年开始,她担任新农管理区...[详细]
张希贤(1904-1961)原名张则昔。诸城县人。1922年考入济南正谊中学。1926年加入国民党。曾任国民党诸城三区区长兼常备队队长,国民党团长、旅长等职。1942年9月投降日军,任皇协军第一支队司令等职。1943年6月后,经八路军山东军区滨北办事处艰苦细致的工作,于1945年1月率千余名官兵...[详细]
张锡瑶(1919-1943)淄博市临淄区郑家六端村人。中共党员。1938年1月参加革命,曾任泰山军分区直属队队长。荣立二等功1次。1943年8月牺牲于莱芜。 ...[详细]
张旭(1913-1941)原名孔宪廪,又名孔实卿。曲阜市城北程店村人。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曲阜一带组建中共地方组织。1939年任五县边区区委书记。1940年调任临、郯、费、峄四边联县委书记。在筹集0武器中被告违犯党的政策,被撤职审查。1941年3月被错杀。...[详细]
张序登是山东荣成人,1940年投身革命,1942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八路军战士、副班长、班长、副排长、干事、副政治指导员等职,参加了胶东“反拉网大扫荡”和解放文登、荣成、威海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政治指导员、参谋、营副政治教导员、营政治教导员等职,参加...[详细]
张雪舫(1917-1975),女,山东清平县人。幼年丧父,随伯父闯关东,定居哈尔滨。9岁拜河北梆子艺人孙金钟(艺名筱金种)为师,习青衣。12岁登台演出,艺名金香水,在哈尔滨、沈阳、天津、北京一带演出,颇有声誉。她洁身自好,以“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演戏”为人生信条。1931年,东北沦陷,她不愿为...[详细]
张学弟(1911-1975),清光绪3年11月29日生,山东省黄县马亭王家庄人。童年读过3年小学,尔后至青岛学木匠、做小工。1931年于黄县被国民党抓兵。1934年跑回家,做贩鱼生意。1938年3月,参加革命;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张学弟当时在山东省龙口八路军当战士。1939年在掖县八路军五支队六...[详细]
张延川(1919-1947)原名孙远修。蓬莱县(今蓬莱市)孙家庄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入伍。1945年,任师长。他英勇善战,身先士卒。1947年,在摩天岭战斗中牺牲。被记一等功。 ...[详细]
张艳霞(1919-1982)河北梆子演员。女。河北东光人。父亲张万福(艺名小松树),工河北梆子刀马旦,功艺不凡。艳霞自幼从父学艺,工青衣花旦。12岁登台,在山东惠民、商河、临邑一带演出。至17岁艺术接近成熟,活动在济南、聊城、德州以及北京、天津、沧州等大中城市。经常演出的剧目有《王宝钏》《蝴蝶杯...[详细]
张亚忠男,1956年5月出生,江苏如东人,汉族。1995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九三学社河南省第七届委员会主委。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国家注册化工工程师、国家注册冶金工程师。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第十一届政协副主席。河南省耐火材料行业协会...[详细]
张毅(1865-1911),字仁府、壬父,直隶省天津府(今天津市)人。清末官员。 清同治四年(1865)生,出身官宦世家。父张梦元,官福建布政使,护台湾巡抚,以清廉著称,卒后,赠太子少保。 张毅青年时期由荫生官部曹,改道员(知县);分山西补用道,领三品衔;改署山西冀宁道、河东道。 光...[详细]
刘震西(1895—1940.3) 沂南县张庄村人.系东北军着名抗日将领刘震东之弟."9.18''事变后,震东拥护共产党反对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对震西影响很深."七·七"事变后,刘震东被李宗仁任命为第二路抗日游击司令,震西即回老家招兵筹晌以协助震东,发展游击队员40多人,成为震东扩军抗日的得力助...[详细]
张茵,东莞玖龙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用10年时间成为美国废纸回收大王。曾是中国第一位女首富,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女白手起家者,荣获2008年“中华慈善奖”。2012年,获世界莞商大会“杰出莞商”。 张茵简介中文名:张茵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广东韶关出生日期:1957年职业:东莞玖龙纸业有限...[详细]
张觙(1734-1803)字虎子,一作虎人,号雪鸿、芷园、木者等,晚号止止道人。清代济南历城人。祖籍江宁(今江苏南京),其父于清康熙年间在山东为官,迁至济南。张觙乾隆二十七年(1762)中举人,官湖北房县知县。天姿高迈,幼从师读书顽皮,老师曾以手指点其额呵斥,张觙偷偷地将此情景画图一幅,神情逼肖...[详细]
张英(1916-1948)蓬莱市安香丛家村人。1938年参加蓬莱县大队,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蓬莱县大队排长。1943年离开蓬莱,先后任胶东军区五旅十三团七连连长、十三纵队三十八师营长等职。张英素以作战勇敢著称,1944年荣获胶东战斗英雄称号。1948年任营长时,率领全营指战员参加解放海阳城战...[详细]
张帼英,生于1937年3月,广东东莞人。大专学历。全国妇联第五、六、七届副主席,第五、六届书记处第一书记,现任广东省关工委主任。 1951年4月参加工作,195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1年后,任广东省邮电管理局学员,海南邮电局报话员、人事干事、团总支书记;1957年后,任海南自...[详细]
张映汉(1753-1830),号筠圃,清海丰县城里村(今无棣县无棣镇城里村)人。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中举,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中进士。先后出职任户都四川司主事,广西司员外郎,后升云南司郎中。 张映汉任现审处总办时,有一满人要谋夺民产,张映汉审理清楚后,把民产判归原主。总理偏袒...[详细]
张应桓(1909—1949)又名亚发,感恩县板桥镇(今属东方县)南港村人。小学五年级时因患病致使左眼失明而辍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革命。1939年春,担任感恩县民众抗日自卫团中队长,参加打响被称为感恩县人民抗日第一 的黄流阻击战。是年,动员并组织了20多名青年参加抗日自卫团,筹粮2400多斤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