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铭勋(1865~1918),字砚香,博罗柏塘石花山人。光绪初年任提标中营尽先补用分府,钦加五品衔。1884年(光绪十年),统领马介棠,调用管带介字营后哨。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时自动统率民军,由同盟会派员杨耀指挥,联合平陵刘济乾民军共数百人,呼噪攻入龙门,击溃清兵,又三昼夜,攻克长宁...[详细]
张墨溪(1907—1976),山东安邱人,青岛市先进工作者。 张墨溪17岁拜同族祖父为师,专攻医事。1938年来青居住普集支路12号。1948年开墨溪诊所,并考入天津国医函授学院和青岛中医进修学校。1957年参加泰山路联合诊所,1958年随诊所并入青岛市北区医院,任中医科医师、市北区中医学校...[详细]
张睦群(1911—1991)感恩县感城镇(今属东方县)布磨村人。父亲是村中德高望重的私塾先生,因有父亲指教,加上天资聪颖,小小年纪便熟读四书五经,学业日渐长进。后来,以优异成绩考进广州深中会计学校。苦读两年,学成荣归故里,在村中同父亲执掌教鞭,培育英才。1938年底,参加抗日自卫队,担任感恩县第...[详细]
张煜南(1851-1911),号榕轩,广东梅县松口人,张鸿南兄。清末民初印度尼西亚著名华侨实业家、侨领。 清咸丰元年(1851)生。少年时,因家贫中途辍学经商,在松口镇做米谷生意,后因经营亏损,便告别双亲,只身漂泊,抵达巴达维亚谋生。起初,投奔张弼士门下,后自立门户,转到当时荷兰殖民者开始经...[详细]
张凝生卒年不详,宋初沧州无棣(今山东庆云)人,北宋名将,《宋史》279卷有传。张凝少时勇武过人,节度使张美非常器重,把他安排在自己帐下。宋太宗任藩王时,闻其名声,调他当自己的亲兵。宋太宗即位后,让其担任殿前指挥使。宋淳化元年(990年),张凝任绣州刺史,被赏赐给裘衣金带,调任天雄军驻泊都监,后改...[详细]
张朋:(1918——2009)字锡百,山东高密人,自幼受家庭薰陶,酷爱绘画及书法。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纺织工学院教授、青岛画院副院长、青岛画院名誉院长,与黄秋园、陈子庄、陶博吾并称为“在野派四大家”,他又被评论界称为“二十世纪末最后一位中国画大师”而饮誉画坛,终成一代画坛精神领袖。人民美术出...[详细]
张泼,字孝泉,号念山,别号悔庵,乐陵城东东关村人,万历丁未进士,明末朝廷肱股重臣。《明史》有传。 张泼入仕,时值明王朝危机四伏,已经临近风雨飘摇的境地:后宫、宦党干政,地方自然灾害连年不断,辽东努尔哈赤部进逼,民众暴-动频频发生。他主张以疏导的策略,平息各地军民的哄乱和起义,减免农商赋税,严...[详细]
张其淦(1859-1946),字汝襄,号豫泉、寓荃,晚号罗浮豫道人,又号岭南迂叟。广东东莞篁村人。清末官员、著名学者。 清咸丰九年(1859)生。出身书香门第。父张端,同治元年举人。幼曾就读于石龙龙溪书院。 光绪十八年(1892),会试中式,因开花未进行殿试,后补试为二甲进士。同年五月,...[详细]
张谦(1888-?),字公撝,广东新会双水豪山乡人。中华民国外交官,提出中国应当收回澳门第一人。 清光绪十四年(1888)生,出身官宦世家。其祖父张蓉光为清代浙江海防水师总兵;父张荫棠、伯父张荫桓均为外交官;岳父唐绍仪曾任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 张谦早年赴美国留学,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律系...[详细]
张谦宜(1646-1728),字稚松,号山农、山民。清胶州(今胶南松山子)人。少年时曾以诗才闻名,中年潜心于程朱理学。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中举人。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中进士,此时,年已60岁,无心仕途,仍以读书著述为乐。清代翰林宋弼称其为胶州三大文人之一。同乡法坤宏在评其著作时说...[详细]
1.人物简介张庆峰,男,斋号“清风草堂”,70年代出生,山东宁津人,从事过地毯图案设计,广告装璜,现为中国书法艺术协会会员,宁津县清风画院院长。 2.成长经历他自幼在家庭熏陶下开始迷恋上 书法及绘画,1988年在宁津县高中始系统学习书画理论及创作,并研习诗词及写作傍及篆刻。因从小酷爱书法艺术...[详细]
张庆平(1875-1935),字耿娱,上海市川沙县小湾人。 清德宗光绪元年(1875)生。 光绪十一年(1885),11岁,父母俱亡,孤苦好学,旋弃儒习贾。 民国四年(1915),闻湖南水口山矿砂,可炼锑铅银,乃曰:“此其为吾立业之机乎”。创办华宝化炼厂于小湾镇北市,经营渐有成绩。 ...[详细]
北魏武城人,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著有《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专著。 自幼聪明好学,酷爱算术。一生从事数学研究,造诣很深。“百鸡问题”是中国古代关于不定方程整数的典型问题。张丘建对此有深湛和独到的见解。著有《张丘建算经》3卷。后世学者北周甄鸾、唐李淳风相继为该书作了注释。刘孝孙为算经...[详细]
张秋银(1951-1976),女,曾用名张吉云,山东省郓城县人。 张秋银是石油化工总厂催化车问的司泵工,1972年9月进厂,工作一向任劳任怨。1974年3月,突然感到左臂肿胀疼痛,有时竟疼得抬不起手来。她咬紧牙关,强忍着钻心的疼痛,坚持工作。医生让她休息,她把病假条揣在兜里,带着药上班。实在...[详细]
张仁奎(1865-1944),字锦湖、镜湖,祖洪洞县,祖上迁居山东滕县城头乡东荒沟村,高祖张廷献再迁居滕县山亭乡张山湾村。中华民国军事将领,上海青帮大字辈人物。 清同治四年(1865)农历十一月二十五日生。父张海兰,弟兄三人,仁奎排行老大。自幼家贫,为人放牛,稍长便到沈庄村沈姓地主家当长工。...[详细]
张任湛(1732-1808),字锡白,号柏麓。张如榜之曾孙,张行简之高祖。湖北省汉阳县柏泉(今属东西湖区柏泉农场)人,郡庠生。能世诗学,文名洋溢江汉。著有《二铭堂诗文钞》,其《月湖闲咏》尤脍炙人口。录诗25首。...[详细]
张荣清(1915—1949)乳名寒弟,昌江县四更镇(今属东方县)四更村人。他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9岁进入昌江县小学读书,在学校里,刻苦学习。毕业后,考入昌江县第一高小学校读书。后因没钱继续读中学,只好回家一边租田种地,一边做些卖盐的小生意。当时四更村的地主恶霸倪保三购买0 回村里挑起宗派斗争...[详细]
张荣重(1902—1986),东营区牛庄镇东张村人。幼习京剧,后师谭明伦学唱化妆扬琴,主攻青衣、小生。他功底深厚扎实,唱做俱佳,嗓音俏拨响亮,调门高、音域宽,索有“小谭明伦”之称。张荣重的戏路子很宽,青农、花旦、小生、老生皆通。他一生演戏甚多,代表剧目主要有《小姑贤》、《坐楼》、《水漫金山寺》、...[详细]
张如榜(1600-1690),字宪卿,号云琦,湖北省汉阳县丰乐里人。三异兄,仲璜伯父。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8月生。早年苦志下帏,督学水公拔列第一,获廪生,为汉庠名士。 清顺治三年(1646),登贤书(中乡试),因服丧未赴京试。 五年(1648),同弟三异一起赴京会试,中举人,...[详细]